小學初中怎麼銜接?從二年級開始,就可以讀這兩套書了

小學初中怎麼銜接?從二年級開始,就可以讀這兩套書了
隨著娃越來越大,不少小愛身邊的老母親,都開始為初中發愁。

“小學才語數外三門,就已經一點兒時間都擠不出來了,初中九門課,怎麼辦啊???”

初中九門課,是哪九門呢?

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再加一個道德與法制。
很多媽媽都知道“小四門”的說法,其實小四門不是說就學四門就考四門,中考是考九門課的!小四門的意思是隻選四門課計入成績,該學的還得學,該考的還得考,只是娃可以多用點力氣在自己擅長的科目上而已。

本來在小學只有三門主課,這一下子增加了兩倍,娃不懵是不可能的。

那有沒有必要在小學就提前學呢?對小愛這樣佛系的媽媽而言,提前學是不可能提前學的(不想讓娃太累,老母親也得有自己的生活),但滲透滲透還是可以的,尤其是比較好入手的歷史和地理,當課外書提前讀一讀絕對沒壞處。

今天小愛就給大家介紹兩套最近特別喜歡的好書,推薦8歲以上的娃閱讀,老母親自己也可以讀,提前做做準備打打基礎,每天讀一點兒壓力不大,卻有水滴石穿的效果!


-《百家講壇》閻崇年帶孩子讀明清正史-

點燃孩子學習歷史的熱情


對於孩子們來說,學習歷史有更輕鬆的打開方式麼?還真有!

從明清史入手學歷史,體量更輕、更好理解。

明清兩朝承前啟後,影響了我們今天的格局。
它既是帝制時代的收結期,是現代中國所由形成的直接背景和基礎,更是早期全球化和早期現代化發展的時代。
這段時期既具有中國性,又具有全球性,中國歷史上其他時期都不具備這個特點。

明清兩朝影響了中國至今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等,保留下來的文物古蹟、歷史資料多、又全面,很多相關的影視作品都在講明清史。
對於當代中國人說來,比早時期的歷史更易於理解,孩子不需要過多的背景知識,能用常識去理解這段歷史,學習起來不費媽。 
因此,通過學習明清史,可以帶孩子溯源古代史、瞭解近代史、對比世界史,是學習歷史的最佳切入點。
一座紫禁城,半部中國史,《講給孩子的故宮裡的明清史》,是由將明清學術研究成果面向大眾普及的“第一人”、央視《百家講壇》“開壇元勳”、已經90歲高齡的閻崇年先生歷時3年,專門寫給孩子的明清正史讀物,講述了明清兩朝500多年的歷史興衰。
用一套書學習明清史溯源古代史瞭解近代史對比世界史
整套書共有10本,完整梳理課本中明清史部分,涵蓋近代史內容,蘊含了閻老90年的人生閱歷與哲思。文字流暢,沒有說教,畫面感強,讀著彷彿重回《百家講壇》,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娓娓中道來。
書中講述了150個歷史故事、620位歷史人物,從歷史、文物、建築、商貿等多角度全面解讀。力圖把明清史講得鮮活、講得明白、講得透徹,其中很多內容都是課本的補充和延伸,知識量很足!
用故事讓孩子全面瞭解明清歷史與故宮背後的文化內涵,既可以培養孩子學歷史的興趣又能幫助孩子掌握年代尺法、史料解讀法、分析比較法、歸納總結法、提煉關鍵詞法等5大學歷史的方法!
超大開本,全綵印刷,字大圖美,版式舒闊,閱讀極其舒適養眼,非常適合8-15歲孩子閱讀
十幾年前,有這麼一檔節目,不僅收視爆火,還讓很多人在心底裡種下了對歷史的熱愛。
沒錯,那就是——《百家講壇》
看過這檔節目的人,一定也聽過閻崇年老師的大名!
作為著名的明清史學家,央視《百家講壇》“開壇元勳”,閻崇年深耕明清史五十餘年,口碑深入人心。
十幾年前,閻崇年先生頭一回上電視講課,就憑一己之力,讓《百家講壇》一夜爆紅,打破歷史類節目的收視率紀錄。影響50後到90後多代人群,可以說是將明清學術研究成果面向大眾普及的“第一人”。
閻老先生講歷史,堅持“有一分史料講一分話”《講給孩子的故宮裡的明清史》這套書打磨了3年,參考了200多部史籍,觀點論據紮實,保證孩子們學到的都是準確真實的歷史。

不過,詳實的史料和客觀嚴謹的表述可並不意味著這是一套枯燥、晦澀的歷史書!
事實上,這套書就像《百家講壇》這個節目一樣,兼顧了知識性和趣味性,能夠極大地點燃孩子學習歷史的熱情。
書中將很多歷史熱門話題進行創意解說,隨便點開一篇都會讓你感慨“歷史這麼有趣!”
比如,萬曆皇帝不上朝,究竟在宮裡忙什麼?
影視劇中所說的午門斬首,是真的發生在午門嗎?
在熱門影視劇《甄嬛傳》中,熹貴妃和弘曆到底是不是母子關係? 
書中的內容鮮活生動、引人入勝,讀完一章馬上又想讀下一章的內容,簡直停不下來!

這套書從「人物、史事、文化、哲思」四個維度去講解歷史,全方位立體展現歷史的魅力,讓孩子不僅能讀得通透、讀出深度,也能從歷史出發,瞭解通識知識、培養思辨能力。

①有血有肉的人

歷史不是乾巴巴的數字,而是由一個個有血有肉、豐滿立體的人物組成的。

書裡用620個歷史人物把明清兩朝重大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有條理地梳理出來,讓孩子讀得透、記得住。

這些人物中,有朱棣、玄燁、弘曆等26個明清皇帝…


有張太皇太后、孝莊太后、崇慶太后等72個奇女子……


有湯若望、沈荃、王陽明等31個行業翹楚,以及夏原吉、李統勳、李成梁等312個文官武將。



拋開對歷史人物的臉譜化印象,將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追求、良善、悲憫、氣節、道義、無奈等悉數展現,這是在一般的通史書裡讀不到的。


②對應考點的史事

10冊書完整梳理課本中明清史部分,涵蓋近代史內容。同時,講清、講透重要的考點,幫助孩子精準學習。

比如,在歷史教材中對鄭和下西洋的講述只有寥寥數語,孩子不瞭解前因後果的話,很難真正理解並記憶。

在這套書裡則對鄭和下西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包括七次下西洋的時間、地點、其他國家回贈的禮物等,對應課本,讓孩子真正把知識點弄懂弄透

③跨學科「文化」通識

這套書不僅從多維度講解歷史知識,同時也融合了23個跨學科知識,點燃孩子對各個領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歷史大格局觀,拓寬他們的視野。

比如,講到明朝成化皇帝的時候,還會講一講出自這個時期的“國寶文物”——鬥彩雞缸杯

再比如,講到清朝康熙皇帝的時候,仔細講解他所欽點的“文化工程”——經典的漢文字典《康熙字典》

文後還特設了“閻爺爺大講堂”欄目,將歷史故事背後的趣味典故、文化藝術、建築特色、政治制度等進行多維度解讀,共計55個歷史小知識,提升孩子的語文核心素養。

比如什麼是內閣?“傳臚”與“探花”都是誰,有什麼區別?“格格”在清朝什麼意思?清朝的皇子生下來為什麼不讓母親養?


甚至很多其他歷史讀物裡的疑問,在這裡都能解答了。

④歷史中的思辨

這套書中還包含了閻崇年老先生90年的人生閱歷與哲思,選取了弘揚正面、取其經驗,批判反面、記其教訓的故事,深刻地剖析歷史人物的經歷、成就,以及為人處世之道,是孩子“時看時新”的大家小書、文化之書、人生之書。

在很多故事的最後一段文字,閻崇年會根據史料,再通過人物經歷和結局,給予適當的價值判斷和人物評價。

比如,在講到《永樂大典》的編纂時,閻爺爺便通過兩位主編的命運,引發孩子思考為人處世的道理:

即便再才華橫溢,也切記不可剛愎自用,忘了自謙與謹慎……

這樣的點評和解讀,能讓孩子對歷史看得更透徹,深入到影響歷史事件發展的核心中去思考問題,培養起思辨的能力。從小學開始就掌握瞭解歷史的正確方法,到了初中自然事半功倍~


這麼好的書,還等什麼?

識別二維碼帶回家吧

👇👇👇



-1000多個日夜,30多道工序-

才有了這套寶藏級國民地理書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套適合娃的地理書,它是《這裡是中國》作者團隊星球研究所全新作品!歷時3年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寶藏級國民地理書——《少年中國地理》


這套書帶領我們穿越6500萬年、1萬年、100年的中國,從宏大的地質構造、山脈變遷、壯美生靈等視角著手,聚焦流動的華夏大地,著眼於百年大國工程。帶領我們瞭解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這套書用超過1200 張專業製圖與攝影圖片,28個篇章,36個知識專欄,讓我們看到一個朝氣蓬勃的中國,滿眼都是少年中國的模樣。

你能想象6500萬年前的中國是什麼樣子嗎?他們撐起了中國的大地脊樑。

他和山界之王——喜馬拉雅山脈息息相關。他誕生於古老的大洋,成長於大地的衝撞。他很高很長很深,他就是喜馬拉雅山脈——當之無愧的山之王者。

他是一座令人嚮往的深山,他挺起中國的大地脊樑。他就是崑崙山脈,從神話中走出的超級山脈。

有一座山,他阻隔東西,庇護眾多生靈,溝通南北,匯聚多個民族,與七脈六江共同演繹大地史詩。

講起秦嶺—淮河,書中是這樣寫的:一個山嶺逶迤,峰環霧繞中橫絕華夏大地。一個奔流不息,水波搖盪間分開徐揚荊豫。

雄偉壯觀的高山撐起大地脊樑的同時,也構築了大地的多彩地貌。

△冰川—不應消逝的大地之白

△沙漠—-被誤解的黃金大地

△喀斯特—水巖碰撞的灰白世界

△丹霞—一個萬山紅遍的國度

從哺乳動物的崛起

到可可西里的荒野

從繁榮的高黎貢山

到萌寵動物的成長

這樣的中國有著壯美的生靈你能想到1萬年前的中國是怎麼樣的嗎?他們讓中國變得靈動和狂野。從大興安嶺的林海草原,到西南山地的茂密雨林……

從東南沿海的碧波萬頃,到青藏高原的寂靜山川……

他們千變萬化,共顯神通,共同演繹著中國的野性之美。

古老而年輕的遼闊北方,山水靈動的秀麗南國,還有極致、多元的神秘西部……中國就是在這樣的野蠻和文明中不斷進化和迸發活力的。

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在推薦序中說:

《少年中國地理》別具慧眼,從地質構造演變、人類社會發展和當前國家建設三個時間尺度入手,探討地理現象的來源,用動態演變取代靜態描述,在四維時空裡展現活的中國地理,中國地貌本身就是一部移山倒海的活教材。


從歷史視角看地理,同時有對各地人文歷史的介紹,有助於我們理解中華民族壯大的過程。


正在因為祖先的凝聚力,將中原和邊陲的部族逐步融合為一,才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民族。

為了呈現極致的地理樣貌,星球研究所的製圖師用了3年時間,精心製作了400餘張專業製圖。
其中,240餘張可視化製圖,讓地理信息與知識一目瞭然。

180餘張精美科普插畫,讓地理知識直觀、生動、有趣。

在這些科普插畫中,又分為原理類插畫圖解類插畫場景類插畫
原理類插畫 直觀解讀地理原理,不再懼怕抽象的概念。

圖解類插畫 形象呈現地理場景,生動講解地理知識。


場景類插畫 沉浸式閱讀體驗,在場景中獲得真知。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500多位星球研究所合作的攝影師,走遍了中國的各個角落,用相機記錄了一個大美中國。
總計800餘幅高清攝影大片,讓青少年身臨其境感受中國山河之美。

極致完美的內容要有精緻的圖書設計,為此,星球研究所與出品方中南博集天卷、設計師經過兩年的打磨嘗試,淘汰了N個版本的裝幀設計,終於將最好的形態呈現給大家——2016年“中國最美的書”獲獎者魯明靜和星球研究所設計總監鄭伯容聯袂設計版。
高級精緻的禮品式函盒,採用3.0mm灰板,抽屜式結構,結實耐用。盒蓋與盒身採用磁吸方式開合,盒身取書口設有指甲位,方便取書。
外盒書名,內盒的中國版圖都採用UV工藝。整個盒子也便於圖書攜帶收藏,更方便作為禮物饋贈親友。
書本封面書名UV+起鼓工藝,凹凸有致更具質感,前勒口異形模切,打開呈現一個完整地球。

書本尺寸210*265mm,內文紙張精選100g超感,四色印刷力求圖片色彩還原度最佳,呈現一個清晰豐富又絕美的中國地理。
在裝幀上,該書採用裸脊鎖線裝訂,可以180°平攤打開,更方便閱讀,圖片、地圖完整呈現。
此外,該套書內含9張拉頁,最長達1.4米,展示一個遼闊的中國。

為了保證書稿內容的準確性與權威性,主創查閱了大量文獻,創作了約38萬字的書稿。


每一冊的參考文獻,都多達100+篇(本)。



主創團隊講:我們希望通過這套書,能激發每一位中國少年,由此親身走進廣闊的中國山河,做一個勇敢的中國地理探索者,這將是全中國最酷的事情之一!

以中國山河,致中國少年!

這麼好的書,還等什麼?

識別二維碼帶回家吧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