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01
天真爛漫的笑聲,似乎讓田間地頭忙碌的大人們,也消解了不少疲憊。
她和小夥伴轉身去撿時,被一輛疾馳而來的貨車捲進車輪。
殘缺的身體,明媚的笑容,那個“長在籃球裡”的女孩,曾經讓無數人感動得淚流滿面。
但是誰又知道,一個4歲的小女孩,在失去雙腿之後,經歷了多少黑暗與恐懼,才能再次讓陽光灑在臉上?
被緊急送醫之後,錢紅豔的父親最多每隔半小時,就會收到一份女兒的病危通知書。
從下午一直搶救到第二天的凌晨4點,醫生傳來一個噩耗。
但是生活像一座大山,重重地壓到了這個貧困的家庭身上。
那些日子,這個中年男人幹遍了身邊所有能掙錢的活計,無論多繁重,無論多勞累。
只要能讓女兒能夠康復,只要能讓一家人整整齊齊,他在所不惜。
與此同時,從昏迷中甦醒過來的錢紅豔,年幼的心靈也漸漸感受到了命運的暴擊。
從醫院到家中,她不是躺在床上,就是被家人抱在懷裡。
直到有一天,錢紅豔看到小夥伴們從自己門前呼嘯而過時,終於明白一件事:
不過,從這一刻開始,活潑開朗的小紅豔,開始變得沉默寡言。
每天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強撐著身子,趴在窗口,遙望“外面的世界”。
雖然家境受限,但為了實現小紅豔“走出去”的夢想,一家人絞盡腦汁:
凳子、膽皮、水桶……只要是身邊有的,能夠承載孩子的物品,他們都嘗試了一遍。
可不是容易進沙礫,就是磕著碰著,皮膚常常磨得鮮血淋漓。
而且小紅豔還“不服輸”,每天都要用手支撐著身體慢慢移動,即使傷痕累累也要不斷練習。
於是,常常是傷口還沒癒合,又接著受傷,然後反覆感染。
我們很難想象,一個4歲的孩子是如何忍受痛苦的折磨的。
我們唯一能看到的就是,當錢爺爺用一隻塞滿棉花的破舊籃球,托起小紅豔的時候,女孩臉上的笑靨如花。
最後,還是交警總隊和殘聯出面協調,小紅豔才得償所願。
家到學校的距離,短短几百米,她卻要花費半小時才能“走”到。
短短一年,她磨爛了八個籃球,卻沒有開口說一句放棄的言語。
“我雖然是個殘疾人,但是我一定要努力讀書,不能讓別人瞧不起。”
正是抱著這樣的信念,那具殘缺的身體,那顆年幼的心靈,迸發出了遠超她年齡的力量。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籃球女孩”的名字從雲南的那座小鄉村,傳到全國各地。
甚至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的醫學專家們出手,突破了“大腿根以下什麼都沒有,無法安裝假肢”的醫學難題,讓錢紅豔有了一雙“大長腿”。
被關注得越多,被照顧得越多,她常常覺得自己是大家的負擔,尤其是辛苦操勞的父母。
她迫切地需要一些改變,這樣的改變遠不止她能站起來,能正常走路那麼簡單。
作為觀眾的錢紅豔,看到那麼多身殘志堅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在賽場上拼搏競技,心中有一扇緊閉的大門緩緩打開了。
在這裡錢紅豔遇到了一生的貴人:國家殘疾游泳隊主教練張鴻鵠。
於是,張鴻鵠在雲南創辦的游泳俱樂部裡,便多了一個沒有雙腿的女孩。
直到在父親和教練的一聲聲鼓勵下,她才慢慢走出更衣室。
等到她站在所有人面前,沒有同情,也沒有質疑,有的只是習以為常。
但是,回憶第一次下水的經歷,錢紅豔心有餘悸地說道:
這樣的情況,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游泳運動員,在很多人看來是“天方夜譚”。
尤其是動起來的時候,屁股後面永遠有一個漩渦,別說游泳了,就連漂浮在水面上都是一件難事。
這些年來,困難沒有放過她一天,她也沒有饒過困難一次。
為了追趕隊友的腳步,錢紅豔每天都要游泳超過一萬米。
然後,上百次仰臥起坐,上百個俯臥撐,各種器械訓練,重複重複再重複。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兩年後錢紅豔在雲南省第九屆殘運會囊獲3枚金牌;
同年又在全國殘疾人(18歲以下)游泳錦標賽中奪得1金2銀;
2016年,她更是成為國家隊的一員,成功殺進里約熱內盧殘奧會。
“每個月有固定的補貼,我可以養活自己,不給家裡添負擔,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泳池,就是錢紅豔在黑暗中尋得的那縷光,一點點刺破了命運編織的羅網。
最近,在央視《嗨!好久不見》的專訪中,錢紅豔回憶過兩段往事,讓人唏噓不已。
當時學校沒有無障礙設施,她想上廁所,老師不在,這時同學就會揹她去。
後來,她就儘量不喝水,這樣就可以在上學期間不去衛生間。
為了鍛鍊臂力,她時常給自己的訓練“加碼”,好幾次游到中途累到不行。
在教練和隊友眼中,錢紅豔從來不說苦,也不鬧情緒,是個懂事的姑娘。
只有她自己知道,不喊“疼”不是不怕“疼”,而是她不想麻煩別人,成為大家的負累。
如今,錢紅豔不僅是一名現役運動員,2017年她還在家鄉陸良縣的殘聯開始了另外一段新的人生。
“我現在的目標,就是以後在工作上能夠認真工作,接觸更多的殘疾人,以後對他們能有一些幫助。”
曾經在苦難中艱難跋涉的錢紅豔,哭過、笑過、被善待過,如今她終於可以做一位撐傘人了。
你會看到無數崩潰的人生,但是每個人又會不約而同地在結尾,寫上一句類似的話:
是啊,這世上,沒有誰活得比誰容易,只是有人選擇呼天搶地,有人選擇默默前行。
最後,和大家分享錢紅豔參加央視《向幸福出發》節目時,那首片尾曲《和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