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在於,大學裡那個我,畸形扭曲的思想觀念和抑鬱痛苦的心理世界”。
“我從小到大都是第一名,最優秀的那一個。我總能讓爸爸媽媽為我驕傲,可現在我就要以這麼個最可恥的罪人劃上句號嗎?我不甘心啊!我才27歲,我真的還可以做很多很多事啊!”
有人覺得這不過是二審前最後的掙扎。鱷魚的眼淚,求饒罷了。
相比之下,我倒是更願意去挖掘吳謝宇犯罪背後的成因,以此洞悉人性的複雜面。
吳謝宇是1994年生人,老家在福建仙遊縣。
父親有5個兄弟姐妹。其中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症,還有一個是智力低下。
圖:通往吳謝宇老家的公路
知情人士說,在吳謝宇父親葬禮上,謝天琴沒說話,也沒哭。但在沒人的時候,就會哭的很傷心。
截圖:極晝新聞工作室
鄰居說,從小到大,吳謝宇見人就叫“叔叔阿姨”,一回家就拿著小板凳寫作業,特別乖。
進入重點高中後,每次大考基本都是年級第一,且甩出第二名20多分。
吳謝宇自己在獄中的回答是:我只有考出好成績,才能讓媽媽開心,讓媽媽驕傲。這是我唯一的意義。
吳謝宇獄中來信
可吳謝宇不同。大學期間,他居然每天都要跟媽媽打電話。
吳謝宇跟他媽媽聊得都是一些很細的事。每次考完試都會對卷子的答案。
平時還會報賬,今天在食堂吃了東西,幾塊幾,在超市買了什麼,幾塊幾,報得特別細。
當這些因素碰撞在一起,吳謝宇的人格便開始變得扭曲。
意外的是,原來在同一時間,吳謝宇給十幾個同學發了這一條短信。
不管是誰,熟不熟,他總是會走上前,很熱情的拍一拍對方肩膀。然後點頭問好。
其好友高健評價:我不覺得他是有天然親和力的人,倒是覺得他一直在討好別人。
小時候,他跟媽媽相處模式就是“沒有自我,只有討好”。
成年後,他自然會本能用這一套相處模式,來投射到所有人際關係中。
我覺得我對媽媽的最後一點意義都消失了,大學裡我一天天活得越來越累,越來越痛苦,越來越覺得沒意義。
吳謝宇獄中來信
吳謝宇作為高材生,遇到困惑,本能會從書籍上尋找答案。
比如《紅樓夢》、《卡拉馬佐夫兄弟》,以及歐洲一些晦澀難懂的哲學書。
遺憾的是,他沒有從哲學中尋得有益答案,而是越走越偏。
“只有像爸爸那樣死了,才是到達那個世界的唯一途徑”。
有一天,吳謝宇回到老家,試探性問媽媽:如果我自殺了你會怎麼辦?
謝天琴說:你想自殺?那我也活不下去,我也想死。如果你要自殺,那不如我先死。
截圖來源:極晝工作室
吳謝宇趁其不備,舉起槓鈴,猛地砸向其頭部。然後,不斷重複……
吳謝宇再把屍體裹上床單,捲上塑料膜。接下再用活性炭等物資進行除臭。
房內還裝了一個攝像頭。萬一案發,吳謝宇第一時間就能知道。
據吳謝宇落網後講述:作案後,自己有跑到附近酒店天台,想自殺。但猶豫再三,還是放棄。
很多人都說,吳謝宇犯罪是高智商犯罪。
他還利用母親身份,問親戚朋友借款共144萬。理由是,“孩子出國留學”。
那麼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兇手,想逃避法律懲罰,應該怎麼做?
作案後,他瘋狂嫖娼。有一回,居然花4000元叫2個“小姐”陪侍。
吳謝宇工作過的夜店
據警方公開資料,吳謝宇被逮捕後,在他家(案發現場)的雜物間發現大量性工具。
這也側面說明,讀書期間,情慾這一塊,吳謝宇一直很壓抑。
截圖:極晝工作室
前後變化差異之大,也隱隱證明一個事實:吳謝宇的前半生看似完美,實則充滿壓抑。
我想說的,無非就是藉此提醒天下父母,之於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極晝工作室《吳謝宇案庭審細節,自稱按數學模型完成弒母計劃》
https://mp.weixin.qq.com/s/tyo6q4j4bxzjMxHEaROLlg
澎湃新聞《吳謝宇曾寫五萬字親筆信寄親友求“活路”,自述內心隱秘世界》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5571193872985125
https://mp.weixin.qq.com/s/Nlk2L0QsDmmf5DayB4Esbg
https://mp.weixin.qq.com/s/XFy_XypI-gMkGewQw6XEyA
作者:水木先生@卓絕,來源:水木先生說(ID:shuimujunshuo),剖析社會,分享教育觀,與500萬讀者一起成長。有溫度,有深度,有態度。每晚21:21,與你不見不散。讓我們的呼聲,成為推動世界改變的音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