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十王圖 局部 南宋 陸信忠
不過,地獄之說乃是佛教傳入中土後的產物,在此之前的千年歲月裡,中華大地的先民怎麼安置人死後變成的“鬼”呢?
舊石器時代大部分時間沒有喪葬觀念,這一時期的人們也就不需要安置“鬼”。
“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
山頂洞人遺址發現有一青年婦女、一中年婦女和一老年男子的骨架,三具遺骨都配有裝飾品,屍身周圍撒著赤鐵粉,並放著生產工具。
這說明了喪葬興起,人們有了質樸的“死後生活”的觀念。
有了對死後世界的想象,先民自然就有了對於靈魂的構建,這可以在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陶器上得到體現。
例如,神秘的人面魚紋彩陶盆,實際上就是夭折嬰幼兒或是兒童葬具的頂蓋。
先民常在頂蓋處或葬具上打一個小洞,方便逝者的靈魂從甕中進出。
先民既然有了靈魂這一概念,那就得想辦法安置死後的靈魂。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理解何為“屍”、何為“鬼”。
然而,“屍”一開始承載的是先民對於先祖的追思,其甲骨文字形類似一個側坐的人,象徵著代替先祖接受祭祀的人。
《山海經》中就記載了受到先民敬重的“屍”,例如身為巫師被十日炙殺的女丑之屍、象徵奢比民祖先的奢比之屍。
而“鬼”字從字形上來看,下部分是人,頭部則是類似於“田”字。
實際上,“鬼”字的頭部是對佩戴面具的一種抽象描繪:
商代流行下葬時用方巾覆蓋死者的頭部,周承殷制,喜歡用玉覆面保護死者頭部。
同時,商周舉行祭尸禮時,與逝者有著血親關係的後代會佩戴面具,扮演祖先的角色接受後人的祭祀。
例如,《詩經·楚茨》描繪了周王祭祀先祖的全過程,其中有一段文字為:
“禮儀既備,鐘鼓既戒,孝孫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屍載起。鼓鍾送屍,神保聿歸。”
大意為祭祀結束,代表祖先的“皇屍”在鐘鼓之聲中起身迴歸,這裡的“皇屍”實際上就是活人帶著面具扮演逝者。
可見,商周時期的“鬼”作為祖先神是具有較高地位的,因此鬼也可以前往天帝的身旁侍候。
《詩經·文王》有載:“文王在上,於昭於天…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周文王因其自身的功績升入天上,光輝照耀,並且可以時刻陪侍在天帝的左右。
當然這也是商周時代祖先崇拜與天帝崇拜相捆綁的產物。
不過,商周時代,能夠昇天的鬼多數都是君王、大夫或是臣僚等統治階級,庶民死後化為的“鬼”大概率是跨不過階級鴻溝的,沒辦法隨侍天神的。
儘管祭尸禮體現了子孫對於先祖的懷念與崇敬,但其過程繁瑣,隨著禮樂崩壞,該制度在春秋時代就鮮有舉行。
隨著祭尸禮的沒落,鬼與神被分離開來,其地位也一落千丈,尤其是冤死之人更是化為所謂的厲鬼,加害人間的凡人。
《左傳》記載了六次厲鬼作惡,例如晉國爆發下宮之難後,趙同、趙括被殺,作為事件主謀的晉景公隨後就夢見趙氏的先祖化為長髮及地的惡鬼,雙手錘胸向他逼近。
“黃泉”是實行土葬的古人在挖掘陵墓時不慎挖到地下水,對所見的泥水混合物的稱呼,也是古人對於死後世界的直觀看法,因此是一語雙關。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載,鄭莊公平定公叔段的叛亂後,因厭惡其母偏袒幼子,故口出惡言:“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此處的“黃泉”代指死後世界——莊公決定活著的時候不再與老母親見面。
但當莊公冷靜後,又甚為思念母親,穎考叔便給他出主意:
考叔巧妙利用“黃泉”的雙重語義,挖了一條地下通道幫助莊公見母。
“北海之內,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鳥、玄蛇、玄豹、玄虎、玄狐。”
這裡的幽都是一個灰暗、陰鬱的世界,映襯了人們對於死亡的畏懼。
作為冥府主神(或怪物)的土伯,面目扭曲,頭長尖角,拇指沾染鮮血,恐怖異常,可見先秦時代對於冥界的畏懼。
春秋後期,基於“人死為鬼”的理念,魂、魄觀念產生,只是當時的魂魄尚未脫離人體存在。
到了秦漢之際,古人又想象出魂升入泰山、魄歸於蒿里的死後世界。
從西漢初期的馬王堆墓中出土的T形帛畫中可以一瞥這一風俗。
這幅辛追夫人昇天圖可以分為天上、人間、地下三個部分。
左為金蟾與月宮,右為金烏與太陽,中部人身蛇尾的應當為楚地的太一神。天界的下端,侍衛守衛在天門兩側,顯得莊嚴肅穆。
上端,辛追夫人的靈魂已經在侍者的陪同下邁向天界,她的身前有兩位跪地的使者迎候她,當是天界的使者。而人間的下部,侍從圍成一圈守候在逝者的屍身左右,當是為逝者舉行葬儀或祭禮,幫助其升入天界。
巨人托起世界,描繪的是地下世界,在其下方,左右各有一隻羊頭人身的怪獸,應為陰界的使者。
這一帛畫,清晰描繪了人死後,形魂與體魄的不同歸途。
當然馬王堆的喪葬習俗深受楚文化影響,漢代有著另一套完備的冥府體系——基於“生人屬西長安、死人歸東泰山”而產生的泰山收魂、蒿里收魄的說法。
周時,天子一年四次巡幸,祭祀名山大川,其中二月便是祭祀岱宗(泰山)。
秦漢時,漢武帝曾多此在泰山舉行封禪活動,所謂封禪,登泰山祭天為“封”、在泰山周圍的小山丘祭地為“禪”。
漢代信仰中,天帝及北斗、司祿、司命星神掌握生殺大權,可以裁定生死,作為五嶽之首的泰山,因在神話中是通達天地的所在,故而是人死後接受天神審判的必經之處,逐漸增加了冥府的功能,成為了魂的去處(昇天)。
而在泰山以南的小山“蒿里”,因是埋葬死者之處,就成了魄(屍身)的歸處,故而西漢雜言詩《蒿里》唱曰:
獨尊儒術後,儒家推崇國家祭祀制度化,對於五嶽的祭祀開始比照官僚體系,出現了“五嶽視三公”的說法。
而對於裁定生死之事的主神,則類比郡守,稱其為“地下兩千石”。
漢代出土的墓葬中有當地官員寫給該地地下官僚機構的公文,並稱其為“地下主”、“地下丞”。
秦漢居民外出、遷徙需要持有官府簽發的憑證,這種頒發給死者的公文實際上就是戶籍由陽間轉入陰間的憑證。
而陰間負責戶籍交接的冥吏可以類比漢代的亭長、獄卒等,其官職或是稱呼包括主墓獄史、墓門亭長、魂門亭長、蒿里君、蒿里父老等。
到了魏晉時期,這位治鬼的官吏還擁有了專有的名號,即“泰山府君”,其治所也類比秦漢的郡縣制,稱為“泰山郡”。
道教講究濟生度死,在其創立之初就開始架構酆都鬼神之地的概念。
傳統中,天干終於癸,有終結的意味,而癸代表北方,又象徵水,故而東晉的道經《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宿緣經》載:
“北帝大魔王之下治,在大北海……羅酆之山,高二千七百里,周旋三萬裡……鬼神之所宗處。”
酆都的設立也仿照了人界的權力架構,以酆都北帝君為鬼官之長,又遵奉夏啟、周文王、邵公奭、吳季札分別為東西南北四位明公,在春夏秋冬四季主管四方之鬼。
四明公手下再設賓友、右師晨、彈方侯等,並吸收正直之人為冥司官吏,負責對死者的審判。
不過道教的冥界思想已經受到佛教的影響,例如上清派的陶弘景認為人死後要經過六大天宮,猶如佛教所言的地獄。
而南朝道經《太真玉帝四極明科經》又言酆都山之上、山中以及山下各有八大地獄,並且獄中有十二位金頭鐵面的掾吏(輔助官吏)及手持錘頭的大力士二千四百人,他們負責對各自地獄中判罰的鬼魂用刑。
從屍體棄於溝壑,到喪葬興起,古人擁有了質樸的死後世界觀念;
酆都的出現,不僅進一步仿照了人間的權力架構,也吸收了外來的信仰。
冥界的出現既是生者對於死者的追思,也承擔了促進生者自我審視的教化功能,其目的是勸人向善,塑造安定社會。
王紅旗、孫曉琴. 2011. 全本繪圖山海經·海內外九經. 武漢大學出版社.
黃景春. 2015. 關於蒿里與蒿里父老. 民俗研究.
紀曉建. 2010. 先秦冥界神話考——兼論《楚辭·招魂》的神話學價值. 蘭州學刊.
鄧輝、陳華麗. 2020. 魂歸何處:馬王堆一號漢墓T形帛畫中的陰陽、神仙思想.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賈豔紅. 2003. 魂歸泰山——兼論秦漢時期的山神信仰. 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晁福林. 2018. 先秦時期鬼、魂觀念的起源及特點. 歷史研究.
濮文起. 2021. 中國人地獄觀的演變進路. 世界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