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學習李振華先生治療腎結石的3個經驗方劑。
泌尿繫結石,包括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內形成的結石。
臨床以血尿,或尿中夾有砂石,或排尿有時中斷,腰部痠痛或突然發生腎絞痛等為主證,屬於中醫學“石淋”、“血淋”、“腰痛”等範圍。
病機主要為溼熱蘊結,傷津灼液,尿中雜質成為結石。結石日久,反覆損傷血絡,又可形成血瘀氣滯。
因此,治療上當以清熱利溼、活血排石為主,隨症加減。
方用清利排石湯:當歸15g,赤芍15g,牡丹皮9g,川牛膝12g,金銀花15g,蒲公英24g,川木通、防己、黃柏各9g,金錢草、石韋各30g,萹蓄24g,海金沙15g,滑石18g,甘草3g。
本方以當歸、赤芍、牡丹皮行血化瘀;川牛膝引藥下行;金銀花、公英消腫清熱;川木通、防己、黃柏、石韋、萹蓄苦寒燥溼清熱;金錢草、海金沙利下焦水而治砂淋;滑石、甘草清熱通淋。
共奏清熱利溼,活血排石的作用。如尿血,可加茅根30g、黑地榆12g;腰腹疼痛,可加烏藥12g。
加味硝石礬石散:硝石15g,白礬9g,滑石27g,甘草6g。共研細粉,每服3g,早晚各1次。如服藥後有噁心感覺者,可將藥粉裝入膠囊服用。
本方系在《金匱要略》“硝石礬石散”基礎上演化而來。
方中硝石苦寒無毒,治五淋,消積熱,破積散堅,能化諸石,為本方之主藥;白礬酸寒無毒,通小便祛溼熱;滑石、甘草,清熱通淋,故本方有消石、排石、清熱、利水的作用。和上方湯藥可同時並用。
如腎或輸尿管結石,經服上方結石下移至膀胱,同時下焦溼熱已清,可改用益氣健脾,通陽溫腎法以增強膀胱氣化功能,促使結石隨尿排岀體外。
方用益氣排石湯:黃芪30g,黨參15g,白朮9g,茯苓15g,桂枝6g,澤瀉12g,生薏苡仁30g,巴戟天12g,菟絲子24g,海金沙15g,甘草3g。
方中黃芪、黨參、白朮、茯苓、甘草、澤瀉、生薏苡仁益氣健脾,淡滲利溼;桂枝配巴戟、菟絲子,溫腎通陽,助膀胱氣化而增強排尿功能;海金沙利水而治砂淋。
故本方對於結石下移膀胱者有促使排出的作用。
如結石直徑較大,經較長時間服藥效果不顯著者,應採取手術治療。
注: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中國現代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李振華》,郭淑雲、李鄭生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2008.10。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