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世界衛生大會 | 為了“人人享有健康”,中國付出這些努力

世界衛生組織將2023年4月7日世界衛生日主題確定為“改善公共衛生的七十五年”,旨在紀念世界衛生組織成立75週年來改善生活質量的公共衛生成就,激勵人們行動,以應對今天和明天的衛生挑戰。國家衛生健康委將中國宣傳主題確定為“優質資源下沉,人人享有健康”。作為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為了實現“人人享有健康”,中國持續在努力。

促人民健康久久為功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

2022年7月,中國對外公佈了上一年全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這份公報顯示,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20年的77.93歲提高到2021年的78.2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6.9/10萬下降到16.1/10萬,嬰兒死亡率從5.4‰下降到5.0‰。這些關係人民健康的核心指標,均呈現了越來越好的變化趨勢。

與各項健康指標持續優化相伴隨,中國人民越來越健康已成了歷史的慣性。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衛生健康事業逐步發展壯大,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尤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堅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作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頒佈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開啟了健康中國建設新徵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之路。

在通往全民更為健康的道路上,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三級網不斷健全,衛生健康隊伍不斷壯大,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健康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基礎性地位和重要支撐作用更加凸顯。

這些成就看得見、摸得著: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更多百姓擁有了自己的家庭簽約醫生,多元化、多樣化健康需求不斷得到滿足;百姓看病就醫負擔明顯減輕,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持續下降;建成全世界最大、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公共衛生安全防控屏障織密加固,經受住了傳染病疫情的嚴峻考驗。

“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規模之大、速度之快、質量之高令人讚歎。世界衛生組織讚賞中國政府為促進全球健康衛生事業發展,應對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所作的貢獻。”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曾經如此評價。

向改革創新發力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大會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各方評價,這個要求是對歷史和現實的高度凝練和總結,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在衛生健康領域的體現,也是主動適應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戰略選擇。

一百多年的奮鬥歷史讓中國人民明白,在我國這樣一個大國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道路。唯有深刻把握國情,充分尊重規律,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才是正道。要始終以解決14億多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和可以承受的社會成本,滿足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

在14億多人口的大國,如何既突出醫院的公益性,又保證醫院的正常運營、保障醫護人員待遇?怎樣在不增加群眾醫藥費用負擔的同時,充分調動公立醫院開展服務的積極性?織密織牢全球最大基本醫療保障網的同時,怎樣協同推進醫保與醫療發展,確保基金安全運行、待遇及時給付,不發生系統性、全局性風險?答好每一道題,都是艱鉅的挑戰。

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新一輪醫改以基層為重點,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推動工作重心下移和醫療資源下沉,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佈局,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積極建設醫聯體,不斷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把中醫藥與西醫藥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建立健全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傳承創新體系和人才隊伍,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逐步縮小城鄉、地區、人群間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健康水平差距。

在這過程中,各個職能部門被充分動員起來,共同為了老百姓的健康而奮鬥。比如,深化醫改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一直以來,中國堅持改革系統集成,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針對不同階段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有重點地推進改革,重視相關領域協力跟進,促進全民健康制度體系更加完善。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用中國式辦法解決醫改世界性難題。衛生健康領域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沉澱凝練,提高了衛生健康領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2020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實施,為健康中國建設進一步提供了法治保障。

就“1歲”增量目標破題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場景鮮活展現在世人面前,中國對健康的投入愈加重視。2022年5月,《“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對外揭開了面紗。這份規劃提出,到2025年,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持續改善,醫療衛生相關支撐能力和健康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國民健康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人均預期壽命在2020年基礎上繼續提高1歲左右。

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加快,生活方式變化,面臨多重疾病負擔並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複雜局面等挑戰,也讓全社會看到,保障14億多人的健康,不能僅靠醫療衛生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綜合治理的“大處方”。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道路,全面建設健康中國,必須充分依靠人民群眾,這是中國促進全民健康的一條基本經驗。通過堅持政府主導與調動社會、個人的積極性相結合,中國將維護人民健康從疾病防治拓展到影響健康的各個領域,推動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使健康促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自覺行動,實現全民健康。中國也持續豐富愛國衛生工作內涵,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推進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活動,解決好制約國民健康改善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長期性問題。

“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正在生根。針對全人群、圍繞全生命週期,更多具體的工作被納入到工作鏈條中:強化“一老一幼”健康保障,優化生育政策,發展普惠式托育服務,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在理順體制機制、明確功能定位、提升專業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強健康優先發展制度保障,推動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推動將主要健康指標、重大疫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考核指標體系……

在既有成績的基礎上,實現人均預期壽命“1歲”的增量新目標,正引領中國人在新徵程上奮進。2023年上半年,國家層面先後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和《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對推動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提出了明確要求和重要舉措。

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人表示,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要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預防為主,堅持醫療衛生事業公益性,推動醫療衛生髮展方式轉向更加註重內涵式發展、服務模式轉向更加註重系統連續、管理手段轉向更加註重科學化治理,建設中國特色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