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媽媽自述:孩子突然抑鬱,是從這5個跡象開始的……

心理諮詢師媽媽自述:孩子突然抑鬱,是從這5個跡象開始的……

01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抑鬱、因為各種瑣事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的新聞,越來越多。


我跟身邊的媽媽們每次聊起這個話題,也是不勝唏噓。

很多朋友,也都聽說過或親眼見過被情緒問題壓垮的孩子。

我的一位資深心理諮詢師朋友就說,她接診過的青少年抑鬱患者,大多集中在初高中的年齡段。



而且從這些孩子身上,能夠明顯感受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負面情緒的不斷堆積,是導致孩子抑鬱自殺源頭之一。
她還提到,每次跟孩子父母溝通的時候,常常發現父母們常會認為孩子哪有什麼心事,他們物質條件這麼好,吃得飽穿得暖。再說上一代人也是捱打捱罵過來的,怎麼就不聽說誰抑鬱呢?
而她總是要花很多時間解釋,孩子的世界裡,同樣會遭遇到各種挫折、打擊,有失落、難過、不安、抑鬱等各種情緒都非常正常。
但是孩子的大腦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所以有時哪怕一點小事,內心都可能會天翻地覆、震盪不安。
而且孩子是會發送求救信號的,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讓父母感知到自己有了負面情緒。
今天這篇文章,是出自我的諮詢師朋友之手。她總結了5個孩子出現情緒問題的跡象。
如果父母能接住,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安全了,不會因為情緒下不去窮思竭慮、壓抑苦悶,也就不會輕易滑向抑鬱的深淵。

02

平白無故發怒、煩躁、耍脾氣
我身邊不少媽媽發現:孩子會在某個年齡段,無緣無故鬧情緒,或者因為一些小事大發雷霆,有點像叛逆期到了。
其實,這很有可能就是孩子內心出現抑鬱情緒的一個信號。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識別出自己抑鬱焦慮並表達給父母,是非常難的事情。
但是那種心裡不舒服,想要發火的感受是實實在在的。他們會通過一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發脾氣,來展示真實感受,表達失落、憤怒和難過。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刺激孩子。
當她生氣時,問她“你在氣什麼?”、“你怎麼了?”。
或者默默聽孩子發完脾氣,儘可能讓自己表現耐心,因為現在孩子心裡比我們更不好受,需要包容理解。
等孩子冷靜下來,可以告訴她:“每個人都有難受的時候,不要害怕這種時候,你可以發脾氣,也可以好好跟爸爸媽媽說。”
這種情況,每過一段時間我們就重複一次。孩子會把我的話記在心裡,再有情緒,應對方式就會平和許多。

03

冷不丁問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有些父母可能已經發現了:別看孩子還小,其實也會掩飾自己。

當孩子害怕說出真心話,會被父母否定、或者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就會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

比如“媽媽,人為什麼活著?”、“活著有什麼意思?”

聽起來莫名其妙,很多媽媽也會一頭霧水不知道怎麼回答。

但是孩子這個問題的背後,孩子內心真正在傳遞的可能是:

“我太累了,但是我怕我說出來‘我想休息’這件事,又得不到父母的允許。”

我從心理學角度,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爭取讓孩子的每個問題都有反饋。哪怕沒說清楚,只要有反饋,孩子就會感到“心裡的大石頭落了地”,感到自己被愛、被安撫。

這種處理方式會讓親子關係更融洽,就像英國心理學家布拉夫曼說的:“成熟的父母不會只想著去處理孩子的問題,而是先處理孩子的感受。”
比如,儘量回答孩子的每個問題,如果手上正忙沒法回答,就跟孩子說“等媽媽/爸爸處理完這件事,馬上就回答你。”
或者用一種比較節省力氣的做法:反問。當媽的不用多想,把問題拋回去,刺激孩子自己探索思考:
“為什麼你會問這個呀?”“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媽媽不知道,你知道嗎?”
其實孩子真正想要的不是正確答案,而是和父母互動過程中感到被愛、被關注。
有些問題,哪怕父母答不上來,只要有回應、有反饋,都會讓孩子覺得心裡舒服很多。

03

突然拉開距離,表現得很禮貌
本來很不見外的孩子,突然跟父母講禮貌,也是一種傳遞情緒的信號。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就是這樣,本來在家很喜歡嘻嘻哈哈的。有段時間就變得跟父母很禮貌。
在家裡像個客人一樣,給倒杯水,孩子也起來說聲謝謝。但是不會再嘰嘰喳喳說學校裡的事情,搞得父母也不知道說啥好。
圖片來源:電影《再見我們的幼兒園》
其實這種情況,孩子是在用“隔離”這種自我保護機制。
就像咱們有些成年人遇到了問題,也不願意總是跟親朋好友分享,有時候也想一個人靜靜。
孩子的這種表現,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從互動中抽離出去。看上去是孩子變冷漠了,但實際上是孩子在嘗試,看哪種方式最能幫助自己緩解負面情緒。
這種情形下,父母不用急吼吼的糾正孩子,逼孩子分享。
與其干涉,不如多給孩子多一些個人空間,讓她在安全的環境裡調整自己,不擔心自己會被打擾。
不用過多久,孩子自己就會恢復正常了。

04

突然對什麼都沒有興趣
注意力不集中
我接過的最小的抑鬱來訪者,只有3歲半。
3歲半的孩子都會抑鬱了,想想真是不可思議,但他身上的確有抑鬱的特質:
少言語、少情緒、少行動。
3點,在大一些的孩子身上體現更明顯:
l少言語:孩子失去說話、做事的勁頭,越來越少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感覺不到快樂;

l少情緒:大家都在笑時,他不覺得特別好笑;大家都在難過時,他也不覺得有多難過。

l少行動:集中不了注意力,不關注生活中發生了什麼,很多以前感興趣的事情,現在都不再感興趣。
是否具備這三點,也是一個孩子是否抑鬱的診斷標準。
如果孩子莫名其妙情緒低於、悶悶不樂。
可以鼓勵她去跟好朋友聊聊天,帶她去戶外轉轉,或者誇誇她以前畫的畫、做的手工藝品,孩子就會比較願意跟父母說一些心裡話。
這時,孩子無論說什麼,父母最好都靜靜聽著。
圖片來源:電影《西小河的夏天》
“聆聽”是一項非常珍貴的技能,如果父母能夠專注、耐心地聽孩子講心裡話,孩子就對抑鬱就會產生抗性。
而孩子有比較強的心理力量了,才能自己消化負面情緒,避免患上抑鬱症。

05

經常感到內疚,思考是不是自己錯了
把很多錯歸咎於自己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一些孩子有情緒時,會很“自責”。
比如,孩子有比較多的抑鬱情緒,就過度反省自己的錯誤,過度在意別人的認可。
像我一個青少年來訪者,總覺得自己很容易做錯事,一被否定就揣揣不安,白天被老師罵,晚上就失眠、厭學。
而自責這種情緒,經常能讓人感到“所有的錯都是我的錯”。
不去思考別人的錯,把所有問題都甩鍋給自己,能帶來一種掌控感:我掌控了我自己所有的錯誤。
很多孩子都喜歡自責,也是因為這種掌控感,一定程度上能減少不安全感,讓人重新感到安全。
如果孩子找不到其他方式滿足自己,就會陷在自罪情緒裡,總是跟自己過不去。
這種時候,我會建議父母: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幫他建構情緒。
比如對孩子說:“你現在覺得心裡很堵是不是?還有其他地方堵嗎?這種感覺像什麼?像不像一條小魚離了水,被扔到岸上?還是像早上沒睡醒就被叫起來,特別困特別沒有力氣的狀態?”
孩子具體、詳細地描述自己的狀態,這份對自己的洞察,能夠很大的緩解不安全感。
而擅長建構自己情緒的孩子,對情緒的把控力也會比其他孩子更好一些。

就像我自己長大成人後,回過頭來看,小時候思考最多的情緒,長大後最知道該怎麼駕馭、調整。

孩子傳遞出情緒信號那一刻,其實就是幫助他們培養情緒駕馭能力,最好的時機。

所以,我把這5條感觸寫出來,希望讓更多孩子也能有所獲益。

06

關於孩子的情緒問題,以上5項比較典型,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表現,由於篇幅有限,無法在這裡一一展開。
總結來說:父母用積極的心態去引導孩子,孩子也會積極地看待自己。
心理學教授李松蔚這番話就說得很對:
“父母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最大的誤區是沒有跟孩子一起面對問題,而是總覺得在面對一個有問題的孩子……
一些看上去的問題行為,其實是孩子用來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父母只是希望孩子不要再用這些方法。
想要真正讓孩子好起來,就要引導孩子用更好的方法,去更好的解決問題。
父母積極、正面的態度,就是在以身作則地教會孩子:負面情緒不可怕,我們完全可以學會駕馭它,而不是被它打敗。
如此一來,孩子就能理解“喜怒哀樂是生活常態”,做抑鬱情緒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

〖歡迎轉發、評論和點在看

最近公眾號推送機制變革,沒有星標的賬號,很容易被錯過推送,請及時⭐星標

操作方式很簡單:

點開公眾號名片,點擊右上角,再點擊“設為星標”即可~

感謝你的星標⭐,每天給你發送最新育兒資訊,與千萬家長共同成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