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說”之(229)
滄州鹽山:七旬老鐵匠的堅守
【用相機說話(河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抖音遇見鹽山錄製】
(視頻)
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過他。 16歲時開始和父親學打鐵,幹拉風箱的活,以後掄起了大錘;19歲時,走出父親的鐵匠鋪另立鍋灶,繼續從事打鐵營生。再後來,他動員老伴一同做起了鐵匠師傅。前些年,老伴因病去世,他自己一人仍孤獨堅守著鐵匠鋪,一直堅持到現在。他,就是祖傳四代的老鐵匠、73歲的劉長順老人。近日,我們再次來到鹽山縣韓集鎮前韓村村東頭尋找這位老鐵匠,順著“叮噹叮噹”鐵錘撞擊鐵器的聲音,很快就找到了這位老師傅。他的劉氏鐵匠鋪就在前韓村通往韓集中學的泊油路旁。
劉長順說,祖輩留下來的手藝,不能說丟就丟,孩子們不願意幹這差事,也只有我自己幹了,我能堅持幾年就幾年吧。
這天,一群學生來他的鐵匠鋪。劉長順向學生們介紹,打製一件鐵具,至少要經過五六道工序:選料、加溫、看火候捶打、淬火、磨口等,只要一道工序出了差錯,就得返工。
(顧客買他的鐵器。)
筆者看到,老手藝人劉長順把一塊普通的鐵,經過燒熔、鍛打、冷錘、淬火等流程,變成一把把有型鐵鏟、小鎬、鐵耙等。學生們認真觀察,聆聽老人介紹,體會勞動的艱辛與不易,感受工匠精神。
(注:“用相機說話”公眾號以前曾詳細報道過)
++++++++++++++
開設“聽我說”窗口,歡迎大家參與
【編者按:微信公眾號“用相機說話”開設“聽我說”窗口,內容包括有價值的新聞、正能量故事、回憶往事、鄉愁記事、金點子、好建議、女性消費、旅遊、房產、家電、汽車、家居、徵婚、美食、服飾、購物等,也可以講自己的故事(包括生活或者學習上的困惑或者困擾,也可以是你通過自己努力創造的一點小幸福、小成就等,你的故事將默認允許我們公開發布),歡迎大家參與。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