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說”之(231)
鹽山百歲老人的傳奇人生
(河北鹽山縣孟店鎮 潘 家 棟 )
(作者)
伯父潘浩,離休幹部,1921年出生在鹽山縣夏莊村。
老人家今年已103歲高齡了,除聽力略有些遲鈍外,仍是精神矍爍,鶴髮童顏。離休後,代步工具一直就是一輛鳳凰牌老式26型自行車。就眼下,騎行5公里以內不氣喘,中途也用不著歇息。
伯父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據瞭解,上學時每次考試幾乎都得滿分,尤其擅長語文,他寫的作文常常被老師當作範文拿到課堂去讀。
伯父少年思想激進,追求進步。通過看了一些進步書籍,耳聞目睹了信仰共產主義的賢士散發傳單、張貼標語等秘密活動。朦朦矓矓地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由此滋生了追求革命的理想和願望。所有這些,亦打開了他立志參加革命的心靈之窗。
1938年七八月間,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蕭華,親率大部隊沿205國道向冀魯豫邊區挺進。
此時的伯父正在望樹鎮前太平店村就讀,寄宿在一個叫楊琴瑞的遠房親戚家(注:此校屬鹽山縣第四高等學校,太平店村緊臨205國道)。
“天賜良機,報國有門”。適逢八路軍正日夜兼程向南開拔,某天傍黑伯父便瞞著房東、學校及家人,偷著跑到205國道悄悄尾隨在了川流不息的隊伍中。當部隊行進至樂陵才被發現。首長見他還是個大頭孩子,況且又是偷著跑出來地,便苦口婆心地勸他回去,伯父毅然決然,無論說啥都聽不進去。無奈,首長了解到他有些文化,便讓他當了話務員。至此,伯父背起報話機參加了革命·········
戰場上,電臺就是首長的耳目。前線要隨時彙報戰情,指揮部需及時發佈作戰命令,一刻都離不開電臺。據伯父介紹,當時全團僅有一部電臺,光是保護電臺的就安排有一個排的兵力,可見當時其電臺的重要性。即使如此,伯父也曾多次與敵人正面對峙。
據伯父回憶,有一次拂曉時分,日軍糾集大批偽軍突襲伯父所在部隊,因事先沒有點滴信息,一點防備都沒有,加之敵我兵力懸殊,戰鬥打得異常激烈、殘酷。最後,團長犧牲了,連保護電臺的兵力都衝上了上去。在這生死攸關的緊要關頭,伯父背起電臺,騎上團長的戰馬,冒著槍林彈雨突圍。突圍中,子彈擦著他的頭皮飛了過去,軍帽被打掉了,戰馬也中彈倒了下去·····此時,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人在,電臺在!終於,伯父揹著電臺從死人堆裡衝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1944年春,受黨組織派遣,伯父同另一名女地下黨喬裝一對商人夫妻,碾轉潛入北平、天津等地開展地下工作。是年冬季的一個下午約5點多,伯父頭戴禮帽、身著長衫、戴著墨鏡、手拄文明棍,同另一女地下黨出現在滄州火車站出站口,正欲攬黃包車去旅館時,不料被嫡親舅父(注:憲兵隊)認出,其舅父朝周邊巡警歪頭呶了呶嘴:“壞啦,咱滄州進來共產黨啦。”伯父與‘女友’雙雙被捕。
在獄中,敵人軟硬兼施,妄圖把地下黨組織一網打盡,先用美言、美酒、美色拉攏腐蝕。見軟的不行,便灌辣椒水、烙鐵烙、老虎凳—-敵人對伯父用盡了各種酷刑,但他寧死不屈。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敵人將特務裝扮成囚犯安插進牢房,妄圖接近伯父竊取情報。伯父一眼就識破了敵人的詭計,便將計就計,向特務循循善誘地滲透解放區的戰況,宣傳共產黨必勝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結果,沒過多久,倒把特務給策反了過來。
一年後,在黨組織的周密策劃下,伯父被營救出獄。
1946年春末,伯父擔任鹽山縣文教科科長。
是年秋季,轟轟烈烈的僱工增資、減租減息、土地改革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
伯父受黨組織派遣,任海興縣趙毛陶區區委書記,領導著那兒的土地改革運動。當時,土改運動的開展異常艱難,老百姓心有餘悸,怕得是國民黨捲土重來,有些地區出現白天分、晚上退;白天鬥、晚上道歉的現象。也就是說,人們都不清楚、也不理解共產黨到底是幹什麼的。所以,需要大張旗鼓地宣傳貫徹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當時宣傳的方式即貼標語,發傳單,各房山頭上安排接力廣播(注:整條街的房山頭上按間距安排人喊口號,每一句口號由第一站點發出,相繼傳給第二、第三、第四站,類推。)
後來,據一位在趙毛陶土生土長的李老先生介紹,他當年親歷了趙毛陶區的萬人大會。“當時的潘浩書記年輕、身矮,面對那黑壓壓的萬人大會場,他索性站到桌子上宣講黨的土地法大綱和土改運動的形勢和任務。多少年來,潘書記那鏗鏘有力的演講風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李老先生如是說。
同期,鹽山北鄧村的楊春茂、鄧光亮分別擔任盧莊管理區的區長、區委書記。
隨後,伯父先後轉至樂陵、德州、惠民城工部工作,後調至山東濟南,在省民政廳任上離休。
幾十年來,伯父一直要求我們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要低調做人,遵紀守法,熱愛祖國和人民,堅定不移跟黨走。
(2021年值建黨百年,滄州報社攝製組一行,赴山東濟南對伯父做了專訪,並以“百歲黨員傳續紅色家風”為題,在滄州日報作了報道。)
++++++++++++++
開設“聽我說”窗口,歡迎大家參與
【編者按:微信公眾號“用相機說話”開設“聽我說”窗口,內容包括有價值的新聞、正能量故事、回憶往事、鄉愁記事、金點子、好建議、女性消費、旅遊、房產、家電、汽車、家居、徵婚、美食、服飾、購物等,也可以講自己的故事(包括生活或者學習上的困惑或者困擾,也可以是你通過自己努力創造的一點小幸福、小成就等,你的故事將默認允許我們公開發布),歡迎大家參與。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