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健康長壽是每個人想要的。在大自然中,就有我們很熟悉的食物,吃了能強身健強,延年益壽。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研究表明,長壽者都愛吃這7種食物。只要我們合理搭配好自己的飲食習慣,身體才會越來越健康、才能長壽。一起來了解下是哪7種食物。
1、蘋果
蘋果中富含的果膠等有助排便,還具有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刺激腸內益生菌群的生長、消炎等功效。每日吃一個蘋果可以大幅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蘋果含有櫟精不僅具有消炎作用,還能阻止癌細胞發展。蘋果同時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
2、黃豆
黃豆被稱為是最佳植物性蛋白質,它本身含有豐富的異黃酮素,這種元素與人體分泌的雌激素功效相似。大豆富含異黃酮,可斷絕癌細胞營養供應,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降低血中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動肪硬化等。黃豆內含亞油酸,能促進兒童神經發育。
3、大蒜
大蒜不僅能夠防治感冒,還能降低胃癌、腸癌風險,增強消化功能。另外大蒜還能很好地淨化血管,防止血管堵塞,有效預防血管疾病。蒜的營養價值很高,民間有俗語稱“吃肉不加蒜,營養減一半。有益心臟健康、保護血管等等作用。
4、豆腐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隨息居飲食譜》謂:“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入葷饌。冬月凍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等功效,常吃豆腐有利於健康和智力發育。老人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5、蘿蔔
蘿蔔是地地道道的老人保健食品。以季節來說冬季吃蘿蔔最好。就一天來說早餐吃蘿蔔最好。冬天吃白蘿蔔有什麼好處 俗話說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白蘿蔔是冬季的美食,它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它能化積滯、消食積,療痰咳失音,治吐血、消渴、止痢、祛頭痛、利小便等;生吃可以止渴、清內熱、化痰止喘和助消化,蒸熟吃能消食健脾,並有補益功效。
6、喝粥
許多新聞報道老人長壽的事蹟,背後的相同之處就是飲食習慣,飲食習慣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健康,所以在飲食方面,許多老人都很喜歡喝粥,粥幾乎是他們能夠長壽的一個偏方。
粥熬好後,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裡叫做“米油”,俗稱粥油。很多人對它不以為然,其實,它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可以和參湯媲美。 中醫認為, 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
7、牛奶
奶類,現在不管是老人,小孩,年輕人都偏愛牛奶,早上一杯熱牛奶,晚上睡前一杯牛奶已經是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美國研究表明,能夠長壽的人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習慣喝奶的。牛奶是人所共知的營養飲料,有較好的保健和醫療價值,對於不同的人群,牛奶都能盡情的發揮它的好處。
除此,有好的飲食之外,適當的運動也是健康之道,活到老運動到老。即使年邁的人力氣比不上年輕的人,但他們仍愛運動,一刻也閒不住。生活起居、飲食習慣、日常運動、個人心態是長壽最基本的源泉,保持每天樂觀心態,你就會越活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