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半島南端與新加坡之間,有一道平均寬度不足兩公里的淺灣,那就是柔佛海峽。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同時也是一座島嶼,北部與馬來西亞隔柔佛海峽相望,南部隔新加坡海峽對望印度尼西亞。不過在東南亞各國獨立之前,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並不是本地人形成的勢力,而是分別被英國和荷蘭統治。儘管新加坡只是一處彈丸之地,但其優越的戰略地位,英國還是傾力將其打造成一座堡壘。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日本同英美的關係已經開始交惡,而新加坡剛好處在馬六甲海峽的東出口,鎖控著英美遠東航線的咽喉。為確保這處戰略要地的安全,英國將新加坡堡壘打造得如鐵桶一般,正如當時西方報紙所說:新加坡的海岸炮多得超過聖誕節布丁裡的葡萄,任何想要從海上進攻新加坡的艦隊都將被密集的炮火摧毀。按照英國人的設想,新加坡北部的馬來半島是英屬殖民地,敵人不太可能會從北方襲來,因此唯一需要防禦的就是海上。
然而日軍的行動卻出人意料,他們沒有用艦隊強攻新加坡,而是依靠陸軍從馬來半島北部登陸,然後自北向南一路平推。在今馬來西亞與泰國的交界有一處名為哥打巴魯的地方,再往北是泰國的宋卡和北大年,三座城市均是面向中國南海的優良港口。幾乎在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的同時,日本陸軍從上述三個地點登陸,然後馬不停蹄地向新加坡方向展開進攻。
此前英國已經預感到日軍有可能會對東南亞動手,但苦於深陷歐洲戰場無法抽身,能夠調配給遠東守軍的只有一些老舊的武器和設備,英軍貌似擁有多達14萬人的武裝,但多由印度人和當地人組成,戰鬥素養和作戰意志均不行。此時英國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駐紮在新加坡的Z艦隊,其主力由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和戰列巡洋艦反擊號組成,不過英國人高估了自己的戰力,也低估了日本奪取東南亞的野心。
面對日軍的瘋狂撲咬,英國陸軍幾乎一觸即潰,而Z艦隊為扳回局面開始主動北上尋敵,可惜鉅艦大炮的時代已經過去,飛機才是戰場的主角。英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陸軍也抵至馬來半島南端,只待一聲令下對新加坡發動最後一擊。此時新加坡堡壘尚有八萬守軍,英國指望柔佛海峽能夠成為阻擋日軍的最後屏障,可此刻才發現為數眾多的大炮都對準外海,而平均寬度才一公里多的海峽根本擋不住日軍橫渡。
當時新加坡島上沒有淡水資源,所有的生活用水都要從馬來半島補充,一旦日軍切斷供水管道,英國守軍不戰自潰。權衡利弊之後,英軍選擇投降,數萬大軍未做抵抗便走進日軍的戰俘營,而隨著新加坡堡壘的陷落,日軍不僅切斷了馬六甲航線,同時也獲得了進攻荷屬東印度的跳板。正如丘吉爾總結的那樣,忽視陸上防禦的新加坡就像一艘無底的軍艦,火力再強也註定沉沒。
有人將新加坡比做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新加坡的失陷導致日軍可以從容進攻荷屬東印度,掠奪用以戰爭的石油和橡膠,而塞瓦斯托波爾的陷落導致德軍可以突入高加索獲取油田,不過區別在於塞瓦斯托波爾堅守時間長達一年,而日軍圍困新加坡不過八週。
時至今日,柔佛海峽仍有一定的軍事意義,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用縱跨兩岸的新柔長堤來溝通彼此。
文:閆老師,北京大學 碩士 博士,專業 外國語言與外國曆史,某高校教師,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