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桌共食是國人的傳統飲食習慣。
但在你來我往寒暄熱鬧間也給了各種細菌、病毒傳播的機會。
目前已經有很多城市興起“文明用餐,使用公筷”活動,讓安全、健康、文明的用餐方式惠及每個家庭、每位居民。
01
小公筷 大文明
《禮記.曲禮》中記載:“羹之有菜用挾,其無菜者不用挾。”
中國人喜歡使用方頭圓身的筷子,使用公筷也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體現。
“一菜一筷,一湯一勺”。無論是家庭用餐還是單位食堂、酒店餐廳,使用公筷既乾淨衛生,又防止疾病傳染,是對自己和他人健康負責;用公筷為他人夾菜,更是對他人的尊重。
02
小公筷 大安全
防止交叉感染,減少幽門螺旋桿菌等病菌通過唾液傳播感染,降低胃病、胃癌、甲肝、戊肝等疾病發生概率。
倡導“長者先動筷、夾菜用公筷”,讓孩子從小懂得長幼有序,學會尊重他人,懂得文明禮儀要從小事和細節做起。
為自己和他人築起一道健康的屏障,讓就餐者沒有戒備地互相敬菜,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使用公筷可以放心打包,使光盤行動落到實處,減少食物浪費,倡導節儉惜福。
03
實行公筷公勺的建議
家庭就餐
家庭成員建議固定餐具,每人使用自己的餐具,可從外形、顏色、材質上加以區別。
在家中,當兩人以上合餐時,每道菜配備公筷或公勺,與其他餐具有明顯區分,便於識別,使用完公筷公勺後放回原處,家庭待客時應主動準備公筷公勺。
鼓勵孩子儘早獨立進食,或者為孩子準備專門的餐具。對不能進食的嬰幼兒,避免用嘴幫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對口餵食孩子。
外出就餐
提倡帶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館的餐具作為公筷公勺;使用餐館的餐具,主動要求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配備公筷公勺;餐後剩餘食物打包或分裝應使用公筷公勺。
餐飲服務單位應提供公筷公勺,公筷公勺隨菜上桌,隨菜撤離;服務人員應引導就餐者使用公筷公勺。
來源:五雲山醫院
點擊下方預約 直播開始前將提醒你↓↓↓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