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存·記憶·觀念:博物館與都市文化

遺存·記憶·觀念:博物館與都市文化

整理丨黃想

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樑,是城市歷史文化記憶、積澱、展示的空間。上海是中國近代博物館重要的發源地,為推動上海博物館的發展、都市文化的宣傳,實現產學研的互補與共贏,上海師範大學上海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於2023年5月6日下午舉辦了“遺存·記憶·觀念:博物館與都市文化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有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馬軍、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馬幼炯、上海市委黨校王瑤、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馮志浩、中共上海市徐彙區黨史研究室刑琪、土山灣博物館朱春峰、上海師範大學蘇智良、上海師範大學博物館宋波、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張玉菡、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張如意、上海美術設計有限公司張克令、上海市檔案館張姚俊、“建築可閱讀”志願者聯盟張淳淳、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陳漢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段煉、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施穎傑、上海師範大學姚霏、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徐佩琳、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嵇姝姝、上海市城市建設檔案館曹偉、上海師範大學蔣傑、上海音像資料館虞偉紅、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黃輝等。發言的專家學者遍佈社會各界,從各自的角度回應了會議主題。會議共分三場,首先由蘇智良教授進行“關於博物館建設的實踐與思考”的主旨發言。

▲會議現場

蘇智良強調,博物館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和靈魂客廳,在文化建設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中國已經進入博物館高速發展的時代,應該更加重視博物館的建設。上海師範大學上海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近年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主要有三點。一是切身參與城市歷史類博物館的建設,如多年前的淞滬抗戰紀念館,再如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衡復風貌區展示館,各地一批慰安婦專題的博物館、陳列館、紀念館,乃至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參與建設城市歷史類博物館,難免受到商業以及其它因素的影響與限制,因此並非一帆風順,需要堅持。二是參與紅色歷史博物館的實踐,比如中共一大紀念館、迎接建黨百年一館五址、國家展示館等等,這些都需要專業人士提供專業意見,做出文化貢獻。三是目前正在推動保護“被遺忘的”建黨空間、革命會址,這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事,需要藉助大家的力量。最後,蘇智良表達了對將上海建設為“博物館之城”的期待。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第一場報告由中共上海市徐彙區委黨史研究室邢琪主持。

上海市委黨校王瑤結合自己在黨校日常教培過程中的觀察,闡述了關於文博紀念場館發展中“四對關係”的思考。一是都市與城鎮的關係,目前中國有2851個縣,330多個地級市,中國的博物館大部分集中在都市,縣域實體單位中博物館的覆蓋率偏低,都市與縣城之間存在落差,未來需要更好地把握城鎮博物館建造的發展走向與空間。二是政治文化和多元文化的關係,在進行文化建設時,將二者結合考量是必要的。王瑤認為,大部分地區未必能雙方發力、均衡把握,在這一點上需要借鑑上海經驗。三是教育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關係,二者未必不能兼容,可以通過文創產品的開發等手段,推進二者交融發展。四是單體發育與協調推進的關係,很多博物館或紀念館從屬於不同的管理機構,相互間的合作、交流或多或少存在問題。各單位既要處理好自己的工作內容,同時又要注意與其他行業、單位的協調推進。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陳漢鴻的發言主題為“博物館熱與都市生活”。他指出,自1990年代末至今,全國博物館的觀眾量總體處在迅速增長的階段,2016至2019年,每年都有超過10億的觀眾量。除了參展觀眾的迅速增長,博物館展覽數目、工作人員數目也在不斷增加。毫無疑問,社會中存在“博物館熱”的現象,上海地區博物館的發展趨勢也可以證明。陳漢鴻認為,“博物館熱”現象的出現,一部分依賴於外部因素,如高品質文博類節目的助推、各類學習教育的需求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同時更離不開博物館自身的定位轉變,既做精品陳列展覽,也推出一系列滿足廣大觀眾需求的特色活動,還能夠配合新的技術、理念以吸引觀眾。免費開放或低票價的優惠也帶動了這一現象的出現。從受眾的角度看,“博物館熱”的背後實際是公眾精神層面消費需求的迅速增長。不過,陳漢鴻強調,“博物館熱”也存在隱憂,如果沒有好的機制協調,中小博物館的長期可持續運營、發展或許會面臨不小的問題。

上海社科院歷史所段煉以“行業博物館與文脈傳承”為主題進行報告。傳統博物館或是以歷史、藝術、自然科技分類劃分,或是根據遺址類、數字類劃分,甚或根據高校類、公益類的屬性劃分。段煉認為,這些劃分方式有其合理之處,但有時亦會顯得雜亂無章。或許可以圍繞一條主線、脈絡,進行博物館設計。以上海為例,城市的文脈一般認為有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紅色文化三種,其中海派文化是上海獨有的、最能說明問題的文化。段煉從自己協助上海市文物局工作的實踐經歷指出,以海派文化為主線,經過學術研究與精心展陳,反映某一行業發展概貌,藉此呈現城市的歷史文化是可行的。不過,行業博物館仍存在著不少尚未解決的問題。一是定位不準確,二是管理不到位,三是資金一直缺乏。就此而言,將來還有很多值得著力的部分。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徐佩琳以淞滬抗戰紀念館為案例,討論了博物館與城市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的問題。徐佩琳認為,淞滬抗戰紀念館於2000年開館,20多年間經歷過一次改建、一次擴建,從反映兩次淞滬抗戰專題性的紀念館,發展成現在全面展示上海十四年抗戰的主題紀念館,其中有五個值得思考的方面。一是博物館需要深挖城市內涵,以城市本身為立足點,淞滬抗戰紀念館即以上海抗戰為基點,進行展陳設計。二是需要以全面系統、完善體系為突破點,淞滬館新館建設時就梳理了上海展示抗戰題材的紀念館,發現尚未有全面展示上海抗戰全歷程的紀念館或主題展覽,由此入手突破。三是多元多界融合,以博物館建設為著眼點,詮釋城市文化記憶,淞滬館新館一方面嘗試以大量的史料呈現內涵,另一方面試著用藝術創作昇華展覽主題,呈現其承載的城市文化記憶。四是不斷加強活化利用,以數字建設為發展點,推動歷史遺產保存與應用,淞滬抗戰紀念館目前就希望搭建具有上海特色、中國視野的上海抗戰專題記錄平臺,形成數據智庫。五是根植城市基因,以滋養人民為落腳點,匯聚精神力量。淞滬館即嘗試踐行這一新使命,激勵廣大的博物館人譜寫新時代的新篇章。

上海音像資料館虞偉紅結合近期技術進展,以“生成式AI與博物館的未來應用”為題進行報告。虞偉紅首先展示了一張圖片、一部短片、一組中國情侶的合照,這些音像資料均由生成式AI(AIGC)提取合成。相較於以前的分析式AI,AIGC可以處理更為複雜的任務,展現出超乎想象的可能性,意義或許是革命性的。虞偉紅指出,就博物館發展而言,AI在博物館場景的建設已經有所應用,如AI眼鏡。若以後能夠接入AIGC,展示內容會更加豐富立體,並大大縮減成本。博物館工作同人需要嘗試掌握這些工具,培養創新能力。不過,使用新技術也面臨著各種風險,需要警惕。

第二場報告由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館長馬幼炯主持。

上海美術設計有限公司張克令的發言主題是“淺議如何以城市文化角度切入博物館展覽”。張克令以“博物館展覽與城市文化”為引子展開發言,認為城市文化提供了博物館展覽所需的內容,而博物館又是城市文化的切口。但在實踐過程中,二者的配合常常存在問題,如展陳內容深度不足、展陳文字傳播性較差、內容與設計脫節。針對這些問題,張克令思考了破圈手段,即博物館展覽需要明確主題、標題與定位,明白展覽想要表達什麼,從什麼角度進行表達,最後,張克令強調,以“城市文化”為切入點,可以在源頭上摸清思路,解決展覽的潛在問題。在博物館展覽之外,抽象的“城市文化”,實際可以應用在城市建設的各個方向。

上海市城市建設檔案館曹偉的發言題目為“見證城市變遷過程:城建檔案與上海城市歷史風貌研究”。曹偉介紹說,城市建設檔案館在研究上海歷史風貌的過程中,利用了大量城建檔案,包括建築執照類檔案以及城市規劃類檔案。在使用檔案的過程中,他感受到這些檔案在歷史風貌研究中的兩大價值。一是歷史風貌復原層面的價值,即為歷史建築修繕、復建提供相關的佐證,提供反映歷史事件、歷史背景的重要信息。二是理解當時建築過程、脈絡的價值,即理解城市變遷中的因果關係,過程性的檔案文件能夠回答以前城市規劃何以如此的問題。

上海師範大學姚霏以“用CITY WALK串起館際‘最後一公里’”為主題發言。姚霏舉例介紹說,中共早期組織誕生的老漁陽裡二號到團中央紀念館,館際間存在最後一公里的距離,進行實際教學活動時,如果這一公里中沒有可以講述的內容,將會非常尷尬。引入“CITY WALK”的方式,即通過介紹一路上的紅色舊址,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思路。紀念館、博物館當然是很重要的幫助瞭解城市文化的觸點,但需要最後一公里的輔助。行走既是教學方式,也是文旅紐帶。姚霏希望通過行走建立起館際、館與舊址遺址、館與課堂之間的聯繫,最終把上海城市文脈打通。

▲盧浮宮,1893年。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黃輝嘗試從中西比較的角度理解博物館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黃輝首先以法國為例,呈現了巴黎博物館的發展脈絡。首先,巴黎大部分的博物館建立與法國大革命有很大的關係。大革命導致大量皇室貴族和僧侶階層的收藏全部被徵收,由此18世紀末建立起五家博物館,但當時是將一般老百姓拒之門外的。到19世紀中葉,博物館發生變化,此時城市基礎設施更加現代化,文化機構眾多,消費型文化領域已經向大眾開放,只是力度不大。至1900年前後,巴黎城市旅遊經歷了從外部觀光到內部參觀的變化,博物館本身也不斷制度化,已成為文化娛樂的中心,同時也成為巴黎中西部旅遊區域的核心要件。反觀北京,1924年,故宮成為北京第一家博物館,初創的博物館並不是向所有群體開放,尚未成為城市公共文化的場所。建國後的1949年至1979年,北京市大概有12所博物館,當時建館的重要原則是保護,同時也作為研究機構開展學術活動。大批規模宏大的館舍的新建以及歷史文物的發掘、整理體現了社會主義新國家的文化事業的新目標,但歷史的宏大敘事性、政治導向性也是非常明顯的。通過巴黎與北京的對比,可以發現,就導向看,北京地區的博物館無論是管理還是展示,都體現了強烈的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傾向。就定位看,北京地區博物館的定位是“向科學進軍”,主要以歷史為主,但是巴黎地區的博物館有非常多的藝術類博物館出現。從社會功能的角度看,北京地區的博物館是改造舊社會、建設新時代,巴黎的博物館有很強烈的文化娛樂功能。從空間角度看,北京博物館主要是以天安門為核心,沿長安街環繞,政治功能性強;巴黎地區博物館是沿著塞納河一線,主要集中在五次世博會舉辦的片區當中。中西博物館發展歷程的比較,或許能為未來的博物館發展提供啟發。

上海師範大學博物館宋波主要向與會專家介紹了上海師範大學博物館。宋波細緻梳理了自1950年代至今上師大博物館的發展歷史。1950年代,在沈從文先生的幫助下,上師大歷史系文物陳列室成立,並進行了一些展陳設計、目錄編纂工作。2002年,上海師範大學博物館作為校級博物館成立,文苑樓四樓即為博物館館舍,當時分為書畫館、瓷器館兩部分。2005年,因為當時上海10個高校博物館初具規模,上海市教委黨委就以各個高校的特色命名了10所高校藝術文化博物館,上師大博物館以瓷器為特色,叫做瓷器博物館。2019年,新館成立,現在已經成為上師大著名的參觀景點,未來嘗試以數字化作為新的發展方向。宋波指出,博物館的發展一方面當然需要更多資金與關注,另一方面也要努力讓公眾認識、理解、認同博物館的工作。

第三場報告由上海社會科學院馬軍研究員主持。

中共一大紀念館張玉菡以中共一大紀念館近年發展為例,圍繞“新時代紅色紀念館如何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分析。張玉菡認為,首先,一個紀念館要有明晰的發展定位,這樣紀念館才會有明晰的發展方向。中共一大紀念館目標定位“三個高地”,即建設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的保護和呈現高地、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和闡述高地、中國共產黨創建故事的講述和傳播高地。第二,要更好地貼近目標觀眾,滿足個性化的需求。來中共一大紀念館參觀的觀眾,不僅有政治性、集體學習的需求,更難得的是那些週末自己前來的觀眾,既有帶著孩子的父母,還有前來打卡的年輕人。這說明了一個紀念館的吸引力,也說明紀念館要滿足個性化服務需求。第三,以開放性的姿態推進事業發展,與各方強強聯合、合作共贏。第四,緊密圍繞重大主題策劃品牌項目,提高社會影響力,並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擴大宣傳。第五,全鏈條策劃推動館級重點業務工作,從展覽、研究、宣傳、講解、研學、文創等方面進行系統性策劃。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施穎傑的發言主題是“講好新漁陽裡的故事”。漁陽裡位於現在的淮海中路,施穎傑認為,漁陽裡的故事實際就是共青團的故事,1920年8月22日,為了更好在青年中進行社會改造和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團結和教育聚集上海的大批優秀青年,從中培養挑選預備團員,陳獨秀委派俞秀松在此組建了青年團。可以說,不釐清青年團的脈絡,就無法釐清中共早期組織史的脈絡,因此漁陽裡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施穎傑進而具體介紹了紀念館的口號、地位,以及目前正在展開的各類活動。

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馮志浩探討了革命類博物館策展人的困局與突圍問題。馮志浩指出,策展人在博物館展陳中需要承擔大量工作,如展覽主題、選擇資料、撰寫大綱及文本、設計概念、參與多媒體工作、布展,以及開發文創,進行講解等等。在革命類博物館的工作中,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策展人實際面臨著不小的困局。一是革命類博物館的布展報審需要層層審批、文創開發也受到各種限制,展陳等工作的開展耗時長,且難以著力;二是目前革命類博物館的觀眾大致分為專業觀眾、理想觀眾、網紅打卡觀眾三種類型,如何平衡把握內容呈現與網紅宣傳,不是件容易的事;三是多媒體設備的引入問題,新技術固然很好,但就現在的技術發展趨勢而論,新技術的淘汰率也很高,如何具體協調應用,是很大的挑戰。馮志浩歡迎各界專家提供意見,幫助“突圍”。

▲上海市檔案館新館

上海市檔案館張姚俊從上海市檔案館新館主題常設展說起,對比分析了檔案展陳與文博展陳的異同。首先是檔案展陳與文博展陳的相同之處,一是傳承,為了賡續文化;二是展示,將館藏資料、文物,讓更多人瞭解、欣賞、學習;三是滋養,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不同之處有幾個方面,張姚俊認為,一是選題側重不同,總體而言,檔案展陳選題的政治屬性較強;文博展陳的選題更為廣泛、多元。二是展品類型不同,檔案展陳以文獻為主,實物比較少;文博展陳是實物文獻並舉,尤以實物見長。三是展示理念不同,文博展陳一般以原件展示為主,複製件比例較低;檔案展陳主要囿於保管保護規定及經費限制,展品中的複製件比例較高。四是受眾關注程度不同,相比文博展陳,檔案展陳的公眾知曉度和關注度較低。就此來看,檔案部門應在選題多樣性、素材豐富性、傳播有效性等方面,多多汲取文博部門的經驗長處,不斷改進和提升辦展水平,進一步發揮檔案工作存史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張如意以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為講述重點,首先勾勒了該館的發展歷程。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是中國大陸首個以“慰安婦”為主題的博物館,於2016年10月22日成立,前身是2007年落成的中國“慰安婦”資料館,目前正從事“慰安婦”相關史料、問題的整理、研究、呈現工作。接著,張如意從三方面進行具體介紹。一是學術研究方面,目前分成傳統歷史研究、國際關係研究、新聞傳播研究三方面,用紮實的研究來訴說、呈現歷史證據。二是援助與關愛方面,該館的主題比較敏感,而且涉及到的老人大多在世,基於以人為本的考慮,館內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承擔了不少公益性質的援助、關愛工作,這無疑值得肯定。三是未來的發展方面,張如意認為,在資料與文化上應該持續發掘、優化整理,加強數字化建設。

▲土山灣博物館

土山灣博物館朱春峰以土山灣博物館為例,討論了打造、發揚海派文化品牌的問題。朱春峰介紹,土山灣位於上海徐家彙南端,是海派文化和海派工藝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近現代中西文化交匯的發源與濫觴區,土山灣博物館坐落於此,在2010年6月開館。在發揚海派文化的具體實踐上,土山灣博物館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緊扣熱點,推出“情景思政課”,比如推出土山灣和徐光啟為主題的思政課程。二是採取館校結合的方式,打造“家門口的博物館”,寓教於館,博物館的社會教育活動,是建立在館藏文物的基礎上,以多樣的形式、不同的主題開展,藉此普及知識、傳播文化。三是交流創新,講好海派文化故事。比如,土山灣博物館曾牽頭組織召開“紀念徐光啟逝世372週年暨徐光啟學術研討會”。朱春峰最後強調,土山灣博物館作為徐家彙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繼續在史料挖掘、整合發展、改革創新、品牌打造等方面分類施策,為再造新徐匯、重振新徐匯凝聚精神力量。

本文首發於澎湃私家歷史頻道。歡迎點擊下載“澎湃新聞”app訂閱。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訪問全文。

本期編輯:若楠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