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8日,由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主辦,北京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承辦的“2023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佈會暨第二十一屆產城融合投融資大會”隆重召開。
截至目前,共有64家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登陸資本市場。2022年以來,資本市場物業板塊整體表現欠佳,在地產下行、疫情管控等外部影響及自身高速擴張引發的一系列風險的綜合作用下,上市公司整體規模增速放緩,盈利水平下降,市場拓展競爭加劇。在此背景下,優秀上市公司持續挖掘行業發展機遇,保持規模穩步有效增長,延伸服務邊界,引領行業駛入高質發展新階段。
在2023中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研究中,中指研究院針對公司規模、盈利能力、服務品質、成長潛力、財富創造能力等方面制定了研究方法和指標體系,本著“客觀、公正、準確、全面”的原則,發掘綜合實力強、經營業績佳、投資價值大的優秀物業服務上市公司,探索不同市場環境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的價值增長方式,為投資者提供科學全面的投資參考依據。
1、總市值探底回升約四成,市值TOP10企業總市值佔比約75%,長尾效應凸顯
政策驅動,民營房企信用風險釋放是物業板塊整體市值回升關鍵。2022年11月地產政策“三箭齊發”,有利於民營房企信用風險的釋放和物業上市公司估值重塑。自2021年6月底以來,物業板塊整體估值一直處於波動下行階段,2022年10月31日,達歷史最低點約2613.74億元,後在政策刺激下開啟反彈模式,截至2023年5月5日收盤,64家上市物業服務公司總市值為3546.49億元,較底部回升36.35%,目前處於震盪盤整期。
圖:2022年以來物業板塊總市值走勢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華潤萬象生活以總市值804.23億元位列第一,萬物雲以374.28億元排名第二;板塊平均市值為55.41億元,超過均值的共計12家;超過100億元的共8家,市值合計達2521.19億元,佔總市值的71.09%;TOP10企業市值合計2667.90億元,佔總市值的比例為75.24%,是尾部10名企業市值總和的145倍,市值分化顯著。
2、板塊整體市盈率反彈至14.54倍,優質企業及特色企業估值更高
業績是支撐估值的底層邏輯,高估值匹配高增長。物業服務上市公司平均PE(TTM)最高時接近45倍,然而當高增長等條件被打破,高估值就難以為繼,PE在業績預期走弱的情況下震盪下行,至今小幅反彈並企穩。截至2023年5月5日,PE為14.54倍,較2022年初17.10倍降低17.01%。
截至2023年5月5日,中天服務、華潤萬象生活、特發服務的市盈率分列前三,分別為51.26、37.01和33.00倍,排名前十的公司市盈率均值為29.74倍,其中A股上市公司4家,表明A股給予物業股更高的估值。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3、IPO熱度有所下降,國資背景企業、特色賽道企業及規模較大企業仍有機會
IPO方面,2022年,物業管理行業新股發行數量為6家,均在香港主板,較2021年的14家顯著下降,IPO節奏明顯放緩;募集資金總額為74.4億港元,融資總量收縮至2018年水平。2023年至今,僅一家企業成功登陸港股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及上市企業數量進一步下降,IPO熱度減退。
圖:物業板塊歷年上市公司數量及募集金額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另一方面,從公司第一次遞表到叩開資本市場大門平均用時來看,最近幾年的平均等待時間持續增長,2023年新晉企業潤華服務更是用時568天。部分企業在招股書過期後也並未繼續推進上市進程,當下港股市場估值較低,部分有上市意向的物企仍在觀望,等待更好時機。
目前,有7家物業服務企業處於上市進程中,6家在衝刺港股,珠江股份正在進行重組並於A股上市,目前尚未完成更名;7家企業中有3家為國資背景企業,還有一些國企已公佈上市公告正在準備過程中。未來,國資背景企業或將成為上市主力。
1、管理規模:增速放緩,市場競標成為主流拓展方式,非住宅業態佔比持續增長
(1)管理面積同比增長18.18%,TOP10佔比首超六成
截至2022年底,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管理面積均值為1.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8.18%,合約面積1.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2.50%,增速均較去年顯著下降。原因在於:第一,房地產行業下行,各類用地規劃建築面積及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下滑,導致項目供給減少;第二,收併購減少,拓規模降速;第三,部分物業服務上市公司去化非盈利項目,退盤數量上升;第四,疫情導致外拓變得更加困難,影響了企業的市場化拓展進程。
圖:2019-2022年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管理面積與合約面積及增速情況
注:2022年未發佈年報以及未披露相關信息的上市公司未被納入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規模TOP10企業合計管理面積41.53億平方米,佔比為61.34%,頭部效應明顯。其中,碧桂園服務管理面積9.57億平方米,位列第一,保利物業管理面積5.76億平方米,排名第二。
2022年,市場競標成為物業服務上市公司規模擴張的主流方式,招投標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既有關聯方支持減弱“被動獨立”影響,也有物業企業主動走獨立化發展道路長遠打算的考量。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管理面積中來自第三方的佔比逐年提升,2022年達到53.89%,較去年提升2.37個百分點,繼續創新高。
圖: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管理面積來源情況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併購更加理性,國資背景企業成併購主力軍,民營企業與國資企業合作更加廣泛。根據中指數據庫·物業版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行業發生併購交易共43宗,相比2021年的145宗大幅下降,收併購熱度大減,收併購雙方更加謹慎,意願降低;併購標的PE均值約11.5倍,較2021年略降;國資企業涉及總交易金額超40億元,佔比過半;將併購案例以單筆併購金額由大到小排序,國資背景企業佔據前6席。
圖:2019-2022年物業管理行業收併購交易情況(中指數據庫·物業版監測)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2022年,上市公司管理面積中非住宅業態佔比30.15%,雖然較去年增長不明顯,但長期增長趨勢未變。在新房交付下行,房地產行業走勢不明的大背景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積極佈局多業態,優化業務結構,增強抗週期風險能力。
圖: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管理面積中非住宅業態佔比
注:未披露管理面積業態劃分數據的上市公司不包括在內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截至2022年底,卓越商企服務、金融街物業、雅生活服務的非住宅業態佔比分別以64.51%、58.97%、56.40%排名前三,排名前十的企業佔比均值為51.39%,首次超過五成。目前來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幾乎都有開展非住宅業務。商業物業、辦公物業等為較早佈局的重點業態,隨著後勤社會化的持續推進,醫院、學校、公眾物業等也逐步成為物業服務上市公司重點發力的細分業態。
2、收入結構:基礎服務收入佔比由降轉增,中流砥柱作用凸顯,創新型服務存在不確定性
2022年,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均值達46.44億元,較上年增長19.38%,管理規模擴張是營業收入增長的根基,規模增速放緩,營收增長降速明顯。碧桂園服務營業收入達413.68億元,排名第一,增速約43.42%。TOP10營收均值為167.53億元,均值增速為25.36%,高於全部上市公司營收均值增速,表現出較強的成長能力及抗風險能力。
圖:2019-2022年物業服務上市公司營收均值及增速情況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從收入構成看,基礎物業服務收入中流砥柱的作用更加凸顯。2022年,基礎物業服務收入佔比為66.71%,較去年增加7.77個百分點,佔比近四年來首次正增長,物業服務上市公司在存量項目持續優化經營及儲備項目有效轉化的支撐下,呈現出弱週期性和較強的韌性。增值服務及創新型服務收入佔比為33.29%,近幾年來首次轉降。
圖:2019-2022年物業服務上市公司基礎物業服務收入、增值服務與創新型服務收入佔比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創新型服務種類多,業務開展存在不確定性,上市公司需結合自身優勢進行聚焦。在創新型服務中,城市服務、商業運營、智慧科技服務等是收入較大的業務。將上市公司中所有已披露的相關數據彙總,發現商業運營、智慧科技服務、城市服務總量保持增長態勢,但商業運營、智慧科技服務分化嚴重。
3、盈利能力:淨利潤均值同比下降28.66%,關聯交易等風險出清是主因
(1)毛利潤均值略增,淨利潤均值較去年大幅下降28.66%
2022年,上市公司毛利潤均值為11.57億元,較去年略增0.25億元;淨利潤均值3.66億元,回落至2020年水平,同比大幅下降28.66%。毛利率均值和淨利率均值分別為24.91%和7.88%,較去年分別下降4.19和5.32個百分點。
圖:2019-2022年物業服務上市公司毛利潤(率)和淨利潤(率)情況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2)關聯交易等風險出清是主因,疫情管控導致的成本增加等為次因
地產流動性危機造成物業公司大量應收賬款壞賬,極大影響了盈利水平。2022年,物業服務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及票據均值為15.31億元,同比增長36.45%;部分上市公司披露了應收關聯公司款,該指標均值為1.7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3.21%。
隨著應收賬款規模的擴大,應收賬款週轉天數顯著放緩,2022年物管公司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普遍增長,部分公司針對關聯房企應收賬款計提了較大金額的減值,對業績形成較大沖擊。2022年,物業服務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均值為2.69億元,較去年激增2.25億元,同比增長511%。
圖:2022年物業服務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及票據及增速情況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疫情管控等因素增加了物業服務上市公司運營管理成本,利潤被壓縮。2022年行政費用均值為3.99億元,較去年增長25.08%,銷售及分銷成本均值為0.62億元,較去年大增40.91%,側面反映出成本增長率大於收入增長率,利潤被侵蝕。
圖:2021-2022年物業服務上市公司行政費用及銷售費用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此外,前兩年行業內規模擴張出現內卷,存在激進併購現象,導致分攤成本高,但整合效益不佳,出現商譽減值問題,以上種種原因綜合作用,壓縮了利潤空間,導致營業收入實現增長而利潤不增甚至反降的結果。
1、基礎服務市場空間大、儲備充足,社區增值服務和創新型服務開啟更大空間
(1)基礎物業市場空間大,儲備面積充足,非住宅成為重要拓展領域
基礎物業管理收入伴隨公司規模的擴張而持續增長,有潛力,有韌性。根據“中國房地產中長期發展動態模型”,截至目前,全國商品房竣工面積、學校、醫院、產業園區、交通樞紐站、文體場館等建成面積及老舊小區等存量面積近300億平方米,預期未來將仍處於穩定增長階段。
圖:2020-2022年港股物業服務上市公司儲備面積情況
注:樣本為42家披露儲備面積的物業服務上市公司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盤點披露儲備面積的42家上市公司數據發現,目前上市公司儲備面積較為充足。2022年,42家上市公司的儲備面積均值約為658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83%,增速較上一年(26.84%)下降22.01個百分點;“儲備/在管”約為49.03%,意味著儲備面積能支持當前管理面積增長一半,儲備充足。華髮物業服務、綠城服務、建發物業、中駿商管等“儲備/在管”均超80%,遠超均值(49.03%),表明未來增長動力足,潛力大。
圖:2022年部分物業服務上市公司“儲備/在管”情況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但近三年“儲備/在管”呈現下降趨勢,表明規模拓展難度增加。2022年,上市公司“儲備/在管”均值約為49.03%,且近三年呈現逐步下降趨勢,較2020年的65.85%下降16.82個百分點,表明項目拓展承壓,市場化拓展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規模擴張手段,但市場競爭逐步加劇,拓展難度加大,每個公司均面臨一定挑戰。
在市場化拓展中,非住宅領域成為各上市公司發力的重要方向。從招標市場看,據中指數據·物業版招標數據顯示,2022年物業管理行業第三方市場招標信息共發佈16萬餘條,以非住宅業態招標信息為主,佔比約87.6%,其中辦公物業佔比最高約42.10%,其次是學校業態,佔比18.50%,表明在市場化拓展中,非住宅項目標的更豐富,成為當前市場主流。
(2)社區增值服務階段性承壓,未來仍是重要業務板塊
社區增值服務是物業上市公司的重要板塊,幾乎每家企業都在大力發展相關業務。相比於非業主增值服務,社區增值服務具備潛力大,需求大,業務延展性好等特點,且受地產影響相對較小,風險較低。近十幾年,社區增值服務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從全到優”的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圖:社區增值服務發展趨勢圖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雖然在2022年受疫情管控、經濟波動、地產下行等因素影響,社區增值服務增速放緩,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出現下降,但長期看,社區增值服務仍然具備增長潛力,市場空間廣闊。首先,政策對社區增值服務開展的支持力度並未減弱,物業公司近場優勢仍在,業主及客戶的多元生活需求日益豐富。其次,拖累社區增值服務階段性承壓的原因主要都是外部原因,伴隨疫情管控放開,經濟逐步恢復,地產相關交易逐步出清後,社區增值服務定能重回快速增長的軌道,為上市公司貢獻更多的營收和利潤。
從當前的營業收入貢獻來看,社區增值服務收入佔比普遍較低,尤其頭部企業佔比更低,可挖掘空間較大。我們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物業上市公司,發現社區增值服務佔比普遍位於5%-27%的區間內,均值約為15.37%,社區增值服務的營收貢獻仍然較低。值得關注的是,像華潤萬象生活、碧桂園服務、融創服務、中海物業、萬物雲等多家頭部企業社區增值服務佔比均低於15%,甚至低於10%。但頭部企業管理面積大,服務業主數量眾多,社區增值服務需求更多樣,需求量更大,意味著該板塊仍有較大可挖掘空間。
(3)創新型服務市場空間大,發展潛力與不確定性並存
伴隨行業的不斷發展,上市公司的業務發展更為多元,近幾年來,以城市服務、IFM、商業運營等為代表的創新型服務強勢崛起,為物業管理行業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從市場空間看,城市服務已形成萬億規模的藍海市場,正成為上市公司競相佈局的業務方向。2022年,全國城鄉社區事務支出達到19415億元,假設該數值此後幾年保持穩定,且假設到2025年物業管理的滲透度達到50%左右,物業服務企業參與城市社區服務的潛在市場容量為9707.5億元。
IFM通過整合資源,滿足客戶日常所需,對工作場所進行空間利用,對設施設備維護降耗,對環境進行管理,將客戶非核心業務統一籌劃與管理,是近兩年物業服務企業開拓的新賽道。目前我國IFM服務市場需求規模約6260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增長到約1069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4.07%。
商業運營管理是聚焦商辦物業管理的上市公司特有的業務板塊,呈現出專業性強、利潤率高等特徵,近幾年碧桂園服務、融創服務等以住宅為主的物業服務企業也在佈局此賽道,逐步建立專門的業務板塊。從2022年數據看,碧桂園服務、華潤萬象生活、融創服務、新希望服務、越秀服務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商業運營及管理服務的毛利率均在35%以上,表現出較強的盈利能力。
目前,創新型服務處於發展初期階段,佔營收比重不高,有較大發展空間。但由於創新型服務種類多,缺乏成熟的業務模式,因此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上市公司需審慎制定發展策略,結合自身優勢選擇部分業務進行發力。
2、上市公司獨立性增強、穩健發展正當時,行業基本面未變,板塊價值預期迴歸
自2021年7月物業板塊市值達到頂峰後,進入長期波動下行的調整階段,至2022年11月開始有所反彈並保持穩定,至今距兩年來最低點2613億已反彈約40%,但與歷史表現比仍處於較低點位。物業板塊之所以出現這種長週期的調整,主要原因來自於關聯方的拖累以及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部分原因來自於高速擴張帶來的風險,導致投資者對物業板塊的預期發生變化,對物業上市公司成長性出現隱憂。但伴隨關聯方逐步“出清”,企業獨立性增強等情況逐步改善,行業或將開啟新的發展週期。
圖:物業板塊價值迴歸動因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上市公司關聯方風險逐步出清,獨立性增強,行業聚焦核心業務、迴歸本質,此為物業股價值迴歸的直接動因。2022年,物業服務上市公司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及毛利率出現普遍下降,部分企業降幅較大,表明非業主增值服務迴歸理性,關聯風險逐步出清。
2022年,除國企及少數民營企業外,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出現顯著下滑,不少公司近乎腰斬。第一服務控股、佳兆業美好、榮萬家、融創服務、時代鄰里、金科服務、宋都服務、領悅服務集團等上市公司的非業主增值服務降幅均超過50%。
圖:2021-2022年部分上市公司非業主增值服務毛利率情況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從非業主增值服務毛利率角度看,大多數受到關聯方負面影響的上市公司非業主增值服務毛利率水平亦出現顯著下降。2022年,融創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毛利率降幅高達29.4個百分點,宋都服務、金科服務、融信服務的降幅也均超20個百分點。
(2)理性迴歸、穩健發展,“重規模增長”轉變為“重持續經營”
2022年,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的腳步放緩,上市公司逐步改變經營戰略,由“重規模增長”轉變為“重持續經營”,由“高速增長”轉為“高質發展”,節奏更穩健而可持續,此為物業股價值迴歸的預期動因,有助於改變投資者對物業板塊的預期,提振投資信心。
圖:上市公司理性迴歸、穩健運營
物業研究:https://www.cih-index.com/
上市公司的理性迴歸體現在多個方面。第一,併購市場更審慎,不再盲目追求高速擴規模,而是綜合評估標的質量、風險,以及與自身的業務協同、投後管理等多方面。第二,社區增值服務趨於理性,不過度追求服務種類的多元,而是更注重服務品類的聚焦,優勢業務的挖掘等。第三,城市拓展迴歸理性,聚焦重點城市和區域,提升城市密度,有利於資源整合並形成重點區域的規模效應。
從長期來看,物業管理行業基本面並未改變,此為物業股價值迴歸的根本動因。從盈利能力看,根據上市公司年報數據,收入均值46.44億元,毛利潤均值11.57億元,毛利率和淨利率均值分別為24.91%和7.88%。盤點港股各行業淨利率情況發現,物業服務上市公司2022年淨利率均值約7.88%,在港交所行業分類中排名第五位,仍然處於中上水平。
從行業屬性上看,物業板塊具備弱週期性、輕資產、現金流好,抗風險能力強、成長性好的特點,商業模式未改變。目前主要受到影響的業務是非業主增值服務,而此項業務並非物業公司的核心業務,不會動搖物業管理行業的基本屬性,非業主增值服務收縮反而是行業去偽存真,風險出清必須經歷的。從未來發展潛力看,物業管理行業基礎服務空間大,業務延展性好,橫向縱向可以開拓的賽道多元,市場極具想象空間。
資本市場有望持續擴容,國資企業、專業賽道佼佼者、規模型企業或將成為IPO入場券的優先獲得者。第一,國資背景物企信用好、資源足、穩健性強,處於IPO戰略機遇期。國資企業合規性強,公司運營都遵循較為嚴格的審批制度,因此抗風險能力強,易於獲得業主信任。此外,國資背景物企在獲取諸如政府公建、城市服務等項目有著先天優勢。
第二,物業管理行業可延伸的專業賽道眾多,商業運營、城市服務、IFM等專業賽道中的佼佼者仍是資本市場潛在的敲鐘人。第三,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仍受投資者的關注,具備衝擊資本市場的實力,如龍湖智創生活。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其在市場上有一定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治理結構也更加完善,在資本市場仍有機會。
(1)ESG成為影響投資者決策的關鍵因素,ESG評級重要性提升
ESG衡量了企業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成為影響投資者決策的關鍵因素。ESG投資是指在傳統投資邏輯的基礎上增加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多因素,呼籲企業在謀求商業利益的同時兼顧社會責任。
ESG基金投資熱情較高,規模不斷擴大。我國ESG主題基金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迅速,ESG主題公募基金的規模已經接近3000億元。不少基金公司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將ESG因素融入投資流程中,並建立專門的ESG研究團隊開展相關工作。2022年部分新發的ESG主題基金運用了ESG篩選策略,來確定符合投資條件的公司。
可以發現,ESG投資策略常使用的策略有負面剔除和正面篩選,並需要結合ESG整體表現或ESG評級作為參考依據。因此不少物業上市公司越來越關注自己的ESG表現及ESG評價,以期得到投資者的關注和認可。中指研究院、中信證券研究部、北京秩鼎公司聯合對物業管理行業ESG體系開展研究與測評,並於2022年12月發佈《2022中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ESG測評研究報告》,旨在客觀評價物業服務上市公司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綜合表現,為社會各方提供參考和決策依據,同時激勵企業更加重視並積極履行ESG相關職責,推動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ESG是從三個非財務指標出發來衡量和評價企業可持續投資價值的理念和評價體系,使企業在關注經營績效的同時,充分考慮企業所處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情況,降低企業綜合運營風險,實現高質量長遠發展。
國際上對ESG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相關披露準則和要求也越來越嚴格。2023年2月,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在蒙特利爾舉行會議,對其擬首批發布的國際可持續披露準則—《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可持續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SDS S1)和《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2號—氣候相關披露》(ISDS S2)的所有技術內容做出了最終決議,預計於2023年6月正式發佈,於202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主要涉及的關鍵問題及變化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第一,企業碳排放總量除了範圍1和範圍2以外,還要包括範圍3,不披露要解釋。第二,將企業範圍1和範圍2的碳排放統計和披露邊界拓展至聯營企業、合營企業及未納入合併範圍的子公司或關聯公司。第三,將《溫室氣體核算體系》作為企業碳排放量的核算標準。第四,關於企業披露戰略與氣候變化之間彈性分析的要求,可以採用與情景分析等效的方法進行替代。第五,對細分行業氣候信息披露指標體系進行了修改和完善。
聯交所對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也有新的變化,2023年4月14日,聯交所發佈了有關優化ESG框架下的氣候披露諮詢問卷,反映了聯交所緊跟ISSB氣候準則動向,及時提醒上市公司做好披露準備。第一,新規名稱由《ESG報告指引》變為《ESG報告守則》,進一步強化對ESG報告披露的重視;第二,規定所有上市公司在其ESG報告中披露氣候相關信息,以及推出符合“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氣候準則的新氣候相關信息披露要求。第三,新增獨立的氣候信息披露要求部分,D部分(現行只有ABC三部分),並且由目前“不遵守就解釋”要求提升至“強制披露”。第四,考慮到上市公司的準備情況及相關疑慮,計劃就部分披露實施過渡性規定。第五,計劃修訂後的《ESG報告守則》於2024年1月1日生效。
面對國際與聯交所對於ESG信息披露要求日趨嚴格,物業上市公司應提高ESG重視程度,瞭解新規具體要求,組建專門團隊收集必要信息以識別自身弱項,強化企業能力建設,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和計劃,及早做好應對準備,採取相應行動。
(3)加強ESG建設,履行社會責任,提升長期投資價值
基於當前上市公司在ESG實踐方面的表現,結合相關披露準則要求的變化,上市公司如何加強ESG建設,做好ESG信息披露,獲得投資者關注並提升長期投資價值?
第一,提升ESG重視程度,完善ESG治理架構。儘管目前絕大多數物業上市公司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ESG管治架構,但仍有少部分公司缺乏完善的架構和ESG建設機制,管理層對ESG的重視程度仍有待提升。即使那些建立了ESG組織架構的上市公司,也需要在實踐中認真考慮是否已按照該架構有效執行了ESG實踐相關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貫徹落地。
第二,及時捕捉ESG相關動態,瞭解國際市場,港股市場及內陸有關政策和披露準則的動向,隨時做好應對。當前,ESG的熱度持續提升,國內外相關部門和機構都在緊鑼密鼓地制定或更新相關法規、準則,推動ESG快速發展。物業服務上市公司應當及時瞭解相關變化和要求,做好提前準備。
第三,注重環境相關議題,踐行綠色物業管理。從國際和聯交所的披露準則的變化趨勢看,對於環境披露指標的要求變化較大,披露難度大,是上市公司面臨的一項挑戰。物業管理雖然是服務業,幾乎沒有生產排放,但應注重在日常管理中如何通過具體措施降低能耗和排放物,實現真正的綠色物業管理。
第四,健全供應鏈管理,確保服務質量。物業公司肩負人民安全、健康、幸福的責任與使命,建立完善的供應商管理、篩選、供應商評價、採購機制對確保服務質量,保障業主安全至關重要。尤其近幾年來,物業公司的增值服務及創新型服務不斷豐富發展,供應商種類越來越多,對供應鏈風險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五,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與社會共生共贏。物業上市公司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投身到基層治理、穩定就業、抗災防疫、公益慈善、鄉村振興等重要的社會責任踐行領域,以實際行動詮釋“服務、關愛與責任”的真諦。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45617.html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36840.html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54473.html
4.28政治局會議:樓市定調不變,寬鬆政策仍有空間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54469.html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54066.html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53234.html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54474.html
2023年1-4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TOP100排行榜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54638.html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54295.html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55158.html
五一假期樓市表現平淡,低基數下成交面積同比增長超20%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54683.html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53655.html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2023年4月)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54577.html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54420.html
中國物業管理行業 2022 年度總結與 2023 年度展望
https://www.cih-index.com/report/detail/50886.html
提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精彩文章,記得讀完點個“贊”、點個“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1、加入購房群,群內可獲取新鮮樓市動態、貼心置業指導、購房經驗分享。
“點贊”是喜歡,“在看分享”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