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擒羊”針法就是《靈樞•官針》篇所述“十二節刺”中的“揚刺”。文中雲“揚刺者,正內一,傍內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搏大者也。”
演示
具體針法就是中間先刺一針,然後再向四周各淺刺一針,刺的部位較為分散,用以治療寒氣淺而面積較大的痺證。筆者用此法治療多種病證,療效良好,現舉例如下。
一、斑禿
-
病案
患者劉某,男,27歲,不明原因於晨起洗漱時發現頭頂一片頭髮脫落,大小約2×1.5cm,局部皮膚光亮,邊界清楚,自述近日勞累頭暈、失眠,舌談苔薄邊有齒痕,脈細弱。診為斑禿,證屬血虛風擾,治以養血祛風,活血通瘀。
-
操作方法
採用此法先在病變中心平刺一針,快速行針約2分鐘後起針,使針孔微有血出;然後從病變四周各向中央平刺一針,留針10分鐘後起針,使針孔有血微出。
病變中心平刺一針 |
四周各向中央平刺一針 |
經針治十餘次後,病變部位有新發生長,停針觀察,毛髮漸漸長出如常。三月後回訪未復發。
二、乳癖
-
操作方法
針刺時先觸摸清腫塊的邊緣,先沿腫塊邊緣針四針,但針體必須緊靠邊緣斜刺到其基底部併產生一定的針感,再在腫塊中央直刺一針,直達其基底部,產生針感一般較強,用瀉法,體針選用肩井、膻中、內關、太沖、三陰交、平補平瀉、留針25分鐘。局部一般留針10分鐘或不留針。
-
病案
如王某,女,37歲,1994年4月14日就診。
左側乳房於半年前出現二個約黃豆大小腫塊,初期無不適感,但每逢月經來潮前脹痛,後逐漸增大,曾先後服用中西藥治療,雖有縮小,但每因生氣或月經時脹痛加重,且服藥療效不顯,因懼怕手術,故來針刺治療。
查見:左乳外上側有兩個大小約2×1.5cm的腫塊,表面光滑,邊界清楚,推之可移,觸之痛,時常有胸悶不舒,頭暈心煩,脘痞納呆,噁心,易激動,舌暗紅苔白膩,脈弦滑,診為乳癖。
證屬痰氣凝結,法用疏肝解鬱,化痰通絡之法,局部以“五虎擒羊”法為主,體針原方加豐隆、照海治療,針3次後脹痛緩解,10次後疼痛基本消失,單針體針六月餘,腫塊縮小,堅持治療二月後,腫塊縮為黃豆大小,經期或心情不暢時無症狀出現,停針半年後回訪,未復發。
三、腱鞘囊腫
-
操作方法
採用先針刺腫塊中央,後刺其四周,針尖需達到腫塊基底部,快速行針後起針,再用消毒敷料用力擠壓,擠出血性液體或組織液,一週治療2次,一般三週治癒。
-
病案
王某,25歲,女,右手腕背部出現一腫塊,時起時消,稍勞即起,疼痛明顯,近日出現明顯一腫塊,月餘不消,疼痛劇烈,按之如花生大小上下滑動,診斷為右指總伸肌腱腱鞘囊腫,以上法治療五次,腫塊消失,至今未復發。
總結
“五虎擒羊”針法施術部位不侷限於腧穴,其治療範圍相當廣泛,並不單純是用於治療淺表病證,此法之所以能治療多種病證,其理論基礎在於皮部理論。
經絡學說認為“十二經脈者,內屬於府藏,外絡於支節”,而十二皮部是經絡系統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經絡系統在體表的分野,它和十二經脈尤其是絡脈有者緊密的聯繫。
在臨床上通過對皮部的刺微,可起到鼓舞正氣,祛除邪氣,通達經絡,調理氣血,從而使相關經絡臟腑的病變得到改善。“五虎擒羊”針法正是通過這種機理來治療多種病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