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難民在上海,為何是人類的共同記憶?

猶太難民在上海,為何是人類的共同記憶?

全文共3216字 | 閱讀需8分鐘

和平與幸福是多麼來之不易

新聞社(CNS1952)
作者:許婧
80多年前,上海接納了約2萬名歐洲猶太難民。其間,上海民眾和猶太難民患難相助、風雨同舟、共克時艱,一起迎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所處的虹口提籃橋地區,正是當年大量猶太難民生活過的地方。
上海這座城市,在參與猶太難民救濟事業過程中與世界產生了怎樣的連結?這段歷史對今天國際社會認識中國有何意義?中新社“東西問”近日就此專訪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館長陳儉。

2015年2月拍攝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外貌。周東潮 攝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與聯合國共同主辦《大屠殺之後:流離失所者和流離失所者營地》展覽,其最大特色和亮點是什麼?
陳儉:2022年6月,聯合國全球傳播部下的大屠殺和聯合國外聯方案的工作人員聯繫到紀念館,希望將聯合國已有的展覽《After the end of the world:Displaced Persons and Displaced Persons Camps》放到紀念館舉辦。去年該展在聯合國總部、奧地利維也納國際中心、美國斯托克頓大學等多地展出。
徵得聯合國同意後,展覽特別增加了上海學者關於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在中國參與猶太難民救助的內容,更名為《大屠殺之後:流離失所者和流離失所者營地》,於今年1月30日揭幕。這也是該展首次在中國展出,是我館與聯合國系統首次成功合作舉辦活動。

《大屠殺之後:流離失所者和流離失所者營地》展覽揭幕儀式。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供圖

展覽講述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如何救助大屠殺和二戰倖存者,拼湊歷史碎片還原這段屬於全人類的共同記憶。形式上,我們運用裝置藝術在紀念館廣場上製作這個展覽。
中新社記者:據1946年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遠東署第三季度報告,歐洲難民中近87%是猶太難民。其中上海猶太難民歸入了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歐洲難民項目”,這是一個怎樣的項目?
陳儉: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最大的項目是在中國重建基礎設施,提供饑荒救濟,在流離失所者營地提供食物、衣物、醫院和醫療資源。中國辦公室於1944年末在上海成立,到1947年12月31日關閉。國民政府於1945年1月成立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CNRRA),負責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在中國的營運管理和協調。1946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解放區救濟總會(CLARA),負責聯合國救濟總署的物資在解放區的分配。
據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1946年9月的統計數據,中國的歐洲難民總數為1.45萬人,其中上海有1.41萬人,佔全國97%以上。據1946年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遠東署第三季度報告,歐洲難民中近87%是猶太難民。

民眾參觀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潘索菲 攝

上海學者王健和韓易研究聯合國檔案館資料發現,1946年初,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總部“歐洲難民項目”專項正式下派給上海辦事處,並做如下分工: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中國署負責“歐洲難民項目”的政策、計劃制定和項目統籌推進工作;上海辦公室負責實施和運營;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難民部負責難民問題的全球協調工作。
外部合作方面,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倡議組建非正式聯席會,專門商討上海猶太難民問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自1946年初為在滬歐洲難民負責提供物資,並負責協助在滬歐洲難民的遣返工作。

民眾參觀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潘索菲 攝

中新社記者:紀念館是如何介紹上海救助猶太難民的?有哪些特點?
陳儉: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是2007年以摩西會堂(當年在滬猶太難民活動中心)為核心建立的,一直致力於保存和傳播猶太難民在上海的歷史。展館本身也是中國境內現存的、唯一一處反映二戰時期猶太難民在中國生活的歷史遺址。2020年10月,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完成擴建重新開館,新的展陳通過近千件史料、170個避難上海的猶太難民的親身故事,還原猶太難民逃亡上海的各方面細節。

2020年12月,完成擴建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重新開館。湯彥俊 攝

紀念館介紹救助猶太難民時,主要通過各種史料來再現歷史,特別重視運用當事人的各種回憶,客觀真實地還原當時上海人民,與世界各地的救濟組織及慈善人士,對猶太難民的救助情況。
當然,由於當時處於戰亂的特殊時期,加之時間久遠,很多史料有待進一步挖掘。聯合國的這個展覽,豐富了我們對當時國際救濟情況的瞭解,對開展相關歷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除展覽外,紀念館還開展了其他一系列探索,如支持小說創作、紀錄片拍攝和戲劇演出等,使更多觀眾有機會通過各種渠道瞭解這段歷史。我們希望在歷史事件的發生地還原歷史,以警示當下與未來,為維護世界和平而努力。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通過照片和實物再現當年猶太難民在上海的生活場景。湯彥俊 攝

中新社記者:為何要讓新生代更加準確、全面地瞭解這段歷史?
陳儉:面向青年人做好歷史普及有重要意義。20世紀三四十年代,納粹在歐洲瘋狂屠殺猶太人,大量猶太人逃出。部分猶太難民獲得“生命簽證”到上海避難,一些沒有簽證的也被上海接納。1943年,侵華日軍在上海虹口設立一個不到3平方公里的“無國籍難民限定居住區”,也稱“隔離區”,約2萬猶太難民被限制自由。“隔離區”內有400多名猶太難民的孩子誕生,這些孩子把上海當作第二故鄉,我們則親切地稱他們為“上海寶貝”。
中國改革開放後,特別是進入21世紀,不少猶太難民及其後代回到上海“尋根”。1939年10月出生在上海的索尼婭·米爾伯格,已成為研究這段歷史的專業人士,她努力收集整理二戰期間上海猶太難民的名單,如今已超過18000個名字。名單被鐫刻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的名單牆上,牆上的名字仍在增加。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的“上海猶太難民名單牆”。湯彥俊 攝

2021年9月,紀念館收到年逾九旬的親歷者霍斯特·艾斯費爾德發來的電子郵件,講述疫情以來他對上海的思念。他寫道:“要讓更多人瞭解這段歷史,懂得和平與幸福是多麼來之不易。”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正與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學校開展合作,請學生來參觀,或送展覽講座到學校,讓更多孩子瞭解這段歷史。我們還在紀念館內提供各種活動,如城市遺蹟尋訪、研學營等形式豐富的活動,激發年輕人探索這段歷史的興趣。

2015年2月7日,前美國財政部長邁克•布盧門撒爾先生參觀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追尋兒時足跡。布盧門撒爾先生13歲時隨父母逃離德國到上海避難。湯彥俊 攝

中新社記者:您認為上海在參與對猶太難民救濟事業的過程中,與世界產生了哪些緊密的歷史連結?體現了怎樣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
陳儉:二戰時期,上海接納了來自歐洲等國的猶太難民,戰後這些猶太難民又帶著中國人民的情誼去往世界各地定居,包括北美、南美、大洋洲、歐洲和中東地區。在中國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的過程中,也有來自德、奧等國猶太難民的幫助。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舉辦的展覽。許婧 攝

中國儒家文化講究“以和為貴”,強調廣濟各方人士。在上海參與猶太難民救濟事業的過程中,中華民族和猶太民族及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士,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聯繫。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這種聯繫成為推動中國和世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力量。
受訪者簡介: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館長 陳儉

陳儉,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館長,工學博士。曾任上海科技情報研究所編輯,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科員,上海市虹口區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上海長遠文化(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現任上海市虹口區政協常委、文化文史委員會主任,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館長。

原標題:《陳儉:猶太難民在上海,為何是人類的共同記憶?| 東西問》

文字編輯:韓禹

圖片編輯:李慧思

排版:王伊萌

責編:程春雨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不得用於微信外平臺
商務合作、訂購微信號:zggjls01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發代號:28-474
QQ群:460382533
電話:13372012240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