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杭州市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制定的《西湖龍井茶防偽溯源專用標識管理辦法》2月15日起實施。
2020年1月22日印發的《西湖龍井茶產地證明標識管理辦法》同步廢止。
龍井為啥成為名茶之首,當然不是靠保護,本身不好,越保護就越爛。
在中國,即使未見過龍井,不喝茶的人,也知道“龍井茶,虎跑水”。
西湖的自然生態條件和精湛炒制技術使得龍井確為好茶。
西湖青山林木茂密,土壤烏松,腐殖質含量高,肥力好。
西湖群山懷抱一池碧水,西北天竺、南高峰、北高峰擋住北來寒風,東南得錢塘江滋潤,真是得天獨厚。
山中長出好芽,經十大工序,用十大手法炒制,所得茶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歷稱四絕。
西湖龍井的香氣、滋味有一種獨到的境界,其他地方炒制的龍井雖然外形做得不錯,也總是形似,神不似。
最直接的是乾隆皇帝欽定十八棵御茶,更使龍並茶名聲遠播。
今天漢周去看這18顆樹,已經封閉管理了,普通人應該是無緣了~等採摘季過後還能再去看看~
龍井茶真者,飲而不冽,吸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
似乎透過龍井一盞碧影便可看見,吸一口茶湯便可意會。
餘秋雨說,西湖遺蹟過密,名位過重,難以貼近,但只要手捧一杯龍井,定可神交古人,共融一湖碧水。大可不必急急地跳人湖中,做出粗陋不雅的舉動來。龍井茶與西湖景相互映襯,珠聯碧合。
龍井茶長於西湖,採於西湖,吸西湖之靈氣,閱盡古來春光秋韻,朝興暮愁,是西湖的精神。
龍井是一杯茶,但她透發的沁人肺腑的香是一種高品位的文化氣息。
人們喝龍井,是在品西湖遊客買龍井,是想帶走西湖的感覺。
“西湖龍井”意思並不是“西湖產的龍井”,而是西湖出龍井,龍井在西湖。
說到西湖會想到龍井,說起龍並都知道產在杭州西湖,這是概念十分明確的事,並無半點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