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
李婆婆,73歲,失眠10年+
73歲的李婆婆睡不好覺已經10多年了,平時沒太在意,偶爾徹夜難眠的時候就會吃點安定幫助睡覺。但是2年前開始李婆婆的失眠愈發嚴重了,經常徹夜難眠,服用安定也很難入睡,即使好不容易睡著了,也總要起來小便,每晚折騰5~6次,弄的整個人無精打采,面色青青黃黃,飲食稍微不注意還會拉肚子,出汗也特別多。李婆婆女兒非常孝順,看著老媽身體大不如以前,於是買了不少補品,心想汗出多,睡眠又不好,肯定營養跟不上,但是李婆婆吃了補品後開始出現胃脹,反酸,有時候還會覺得燒灼感等不適,在大女兒陪伴下李婆婆來找德叔看病。
德叔解謎
脾腎不足,假火燃起,動了心神
德叔認為李婆婆是脾腎陽氣不足,假火朝上跑,擾動心神引起的。中醫認為,到了晚上陽氣可以乖乖的呆在體內不妄動,人才能睡得著覺。李婆婆年紀大了,腎陽逐漸虧虛,腎陽是人體一身陽氣的根本,久而久之,脾陽氣也漸漸不足,陽氣是人體愛崗敬業的好員工,雖然受損不足了,但仍然想著努力工作,到了本該它休息的時候,它卻仍然不肯回去,繼續飄在外面,就會引起失眠。治療時,德叔認為潛陽安神的基礎上,更應該補足陽氣。經過2個多月的治療李婆婆的睡眠明顯改善,大便也基本成形了,偶爾李婆婆飲食不慎,吃了寒涼食物,失眠、大便爛,夜尿多等再發時,仍以溫陽安神為法,每次服用3~5副中藥後都可以改善。
預防保健
日常調護配按揉穴位助眠
有個好睡眠的關鍵在於要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德叔建議李婆婆每天要定時上床休息,避免嘈雜的聲音和強光刺激,如果躺著一直睡不著,就不要強迫自己一定要馬上入睡,可以適當轉移注意力,如看看電視、報紙,聽一聽舒緩的音樂,等有睏意了再去睡覺。即使前一天晚上沒有睡好覺,白天也不要補太多的覺,中午稍微午睡30分鐘即可,以免影響晚上睡眠。平時也可以經常按揉安眠穴、湧泉穴、太溪穴。操作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置於穴位處按揉,力度要適中;每個穴位按揉150~200次,每日1次。長期堅持可以起到溫腎平肝安神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幫助睡眠。
Tips:
安眠穴:位於頸部,耳垂後凹陷與枕骨下凹陷連線的中點。有寧心安神的功效。
湧泉穴:位於足底,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具有溫腎平肝之效。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可平肝潛陽。
德叔養生藥膳房
甘棗飲
關注公眾號:中醫寶典 杏林醫典 岐黃寶典 懸壺寶典 祖國醫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