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黨剛剛建立之時,誰也不會想到這樣年輕的一個政黨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它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一樣照亮了愛國志士的心,為革命者指引了方向。當時建黨的那些中共元老功不可沒,他們在最困苦時期勇於挑戰、敢於面對,為團結民族、國家統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有一位中共元老曾四次成為毛主席的上級,他先後擔任多個要職,在黨和國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誰呢?
1933年,在紅軍長征的路上,軍委第二縱隊的行進隊伍中經常看到一位將領在後面鼓勵戰士們前進。長征路途艱險,每位將士都是在透支前行,能否堅持下去就靠自己的意志力了,這位將領不斷地給將士們打氣,在他振奮人心話語的激勵下,第二縱隊緩緩前行,爬過了雪山,度過了草地,這位時刻替戰士著想、擔心有人會掉隊的將領就是這支隊伍的司令兼政委——李維漢。
李維漢出身在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受到了良好的知識教育,只是這些豐富的學識並沒有改變家庭的生活環境,反而因四面而起的戰亂讓他感到民族的屈辱,他立下了豪邁的志向,想要為中國尋找一個新的出路。在1919年時他赴法留學,在這裡他認真學習了馬列主義,革命的種子在他的思想裡發芽,他與志同道合的革命青年在法國成立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
當時周總理、蔡和森等人都在其中,這些革命家都是建黨的創始人,可見李維漢也是中共元老之一,他1922年回國後入黨,那一年他26歲。毛主席是李維漢的入黨介紹人,說起來他們二人之間還有著較深的淵源。李維漢在讀書期間就遇到了毛主席,他們一起組建了新民學會,湖南不僅僅是他們的故鄉,還是他們共同探求革命真理的地方。
毛主席雄韜偉略、擁有大智大勇之才,令李維漢非常佩服,在後來的革命歲月中,李維漢積極發展黨組織成員,同時還不斷擴大共產黨的影響力,發動群眾和愛國人士開展反帝鬥爭,那個時期他們的思想很堅定、方向很明確,有力推動了革命運動的發展進度。在這個過程中,李維漢領略到了毛主席的風采,對他的決策表示贊同和支持,是毛主席堅定的支持者。
但是黨在發展的道路上也曾出現過分歧,毛主席有一段時間在黨內失去了話語權,也是在這個時期李維漢曾有四次成為毛主席的上級。當李維漢在政治局擔任要職時,毛主席則到湖南指導工作,可李維漢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職務高於毛主席而自傲,他與毛主席之間就像平時一樣的工作交流,沒有級別區分,只有共同的信仰。
在李維漢和其他革命將領的堅決擁護下,再一次確定了毛主席的中央領導地位,紅軍這才歷經萬險勝利會師。當時王明等人在黨內大搞“肅反”運動,李維漢及時進行了糾正,使一些革命將領免遭迫害,可見李維漢一直站在客觀、理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為我黨健康、正確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建國前後李維漢從事統戰工作,他沒有到前線衝鋒陷陣,可他在後方做的工作一樣不可小覷,為建立新政協提出了大量具有歷史意義的建議,被毛主席稱為“出力最大”之人。統戰部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領導機構,尤其在建國初期為民族團結、宗教信仰方面,李維漢都表現出了非凡的工作能力,這也是他後來一直承擔重任的原因,官至副國級。
李維漢是中共元老,為黨和國家做出了卓越貢獻,他的兒子也非常優秀。李鐵映出生在抗戰時期,他的母親是金維映,曾是鄧公的前妻,後來金維映與李維漢走到了一起。金維映也是一位傑出的革命女性,在戰爭時期是少有的走完長征的女紅軍之一,令人遺憾的是她英年早逝,1941年時在蘇聯戰亂中犧牲。
李鐵映從小失去母親,可他沒有缺少父親的教導,在父親的影響下他選擇了物理專業,為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走上了政壇,也像父親一樣官至副國級。他沒有辜負父親對他的期望,紅色革命傳統在他在這裡得到延續,同時他也繼承了父親廉潔奉公、實事求是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