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喝茶VS喝白開水,哪個更健康?早餐喝牛奶好,還是喝豆漿好?稀裡糊塗喝,當心身體越養越垮

每天喝茶VS喝白開水,哪個更健康?早餐喝牛奶好,還是喝豆漿好?稀裡糊塗喝,當心身體越養越垮

茶,是世界3大無酒精飲料(茶、可可、咖啡)之首,除了喝水,全世界人喝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茶了。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作為中國傳統飲品,茶在國人心中的地位更是不可動搖。


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喝茶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情趣,還是實實在在的生活需要,就跟喝水一樣平常。

每天喝茶
是"養生"還是"養癌"

茶多酚、兒茶素、咖啡鹼……茶葉中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包括450多種有機化合物,10多種礦物質、維生素。


自古以來,喝茶就與“養生”掛鉤,很多研究也證明了茶的健康價值:

有助於提神醒腦;

促進有益菌生長,維持腸道健康;

調節血脂代謝,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延緩細胞衰老,提高身體免疫力。


圖源:壹圖網


《內科學年鑑》上,一項涉及近50萬人(40-69歲)的大型前瞻性研究表明:


與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2-3杯茶,能降低13%的死亡風險,且所有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的死亡率都與喝茶呈負相關。


該研究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完成,研究人員認為,這或許是因為茶中含有多酚和類黃酮,可以減少可能會促進致癌作用的氧化應激反應和炎症,幫助人體改善內皮功能。


這麼看來,喝茶的確十足“養生”,但是,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表於《歐洲流行病學雜誌》的一項研究卻顯示:喝茶不“養生”反“養癌”!


這項研究涉及了50多萬國人(30-79歲),對參與者的日常飲茶量和癌症發生風險(包括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宮頸癌)進行了分析。


結果發現,與每星期喝茶<1次的人相比,每天喝茶>4克的人,整體癌症風險增加26%,其中肺癌風險增加62%,胃癌增加29%。


看到這裡,肯定會有人火急火燎,這茶怕是不能喝了!

彆著急,研究人員深入分析後發現,這些愛茶人士中,其實有不少“煙鬼”、“酒鬼”

進一步剔除了菸酒因素後發現,茶葉的攝入量與所有癌症都無關,茶葉純屬“背鍋俠”。

在不抽菸也不過度喝酒的人中,喝茶並不會增加整體的癌症風險;而在每天都會喝茶的人中,隨著吸菸量或飲酒量的增加,所有癌症的發生風險也會增加,且關聯性比喝茶更為明顯。


愛喝茶和總喝水的人
誰的身體更健康?

既然喝茶好處多多,那是不是說明愛喝茶的人,一定比總喝水的人健康呢?


實際上,無論是喝水還是喝茶,都沒有絕對的好壞,純粹是個人的選擇問題,關鍵在於把握“度”。


不少茶友嫌棄白開水寡淡無味,遠不及茶水清香甘甜,每天“以茶代水”不亦樂乎。


圖源:壹圖網


但茶還真不能當水喝,熱衷喝茶也不能整天只喝茶,管不住嘴,容易“好心”辦壞事:

失眠頭痛:茶葉中含有的生物鹼,可能會使中樞神經過於興奮,讓人心跳加快、心律不齊、失眠頭痛。

腸胃不適:茶多酚會加速腸胃蠕動,刺激胃黏膜,使得胃酸大量分泌,進而導致腸胃不適。

損傷腎臟:茶有利尿的功效,頻繁排尿以及過度攝入咖啡鹼,容易加重腎臟的負擔。

尿路結石: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草酸,大量攝入可能會誘發尿路結石。

而且,喝茶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失眠的人、有尿結石的人以及有消化性潰瘍和胃炎的人,最好是少喝或者不喝。


相比於茶,白開水可以稱得上是“百無禁忌”,喝水才是我們獲取水分的最主要途徑。


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需要水分來維持,每天保持充足的飲水量,對皮膚、血管、腸道健康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輕體力活動水平的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男性則為1700mL

夏天喝這3杯茶
清熱解暑、舒坦一整夏!

1
菊花茶

菊花茶清熱祛火、清肝明目,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尤其適合夏天煩悶燥熱、目睛紅澀、頭痛眩暈、眼目昏花的人。


圖源:壹圖網


茶飲以杭白菊、貢菊居多,一般5-10克、水溫70℃左右為宜,也可以搭配枸杞、金銀花、決明子等一同沖泡。

2
三葉茶

三葉,分別是荷葉、竹葉和薄荷葉


薄荷葉性味辛涼,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疏肝行氣;竹葉甘淡,清熱除煩、生津利尿;荷葉苦澀,適用於暑熱所致的頭昏腦漲、胸悶煩渴、小便短赤等情況。


圖源:壹圖網


每種5克、三葉合泡,或者任選其一,都可以發揮清心火、養心神和解暑熱的功效。

3
綠茶

我們常說“夏喝綠、冬喝紅,一年四季喝烏龍”,夏天喝茶,怎能少了綠茶!


天熱易上火,而綠茶性寒有助降火,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等,未經發酵口感清新甘甜,十分適合夏天飲用。


此外,還可以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幫助降血脂、降血壓。


圖源:壹圖網


綠茶的沖泡水溫為80-85℃,但夏天喝綠茶,其實還可以用冷泡的方法。


當茶葉用冷水沖泡時,具有鮮爽滋味的氨基酸分子會最先在冷水中溶出,而帶有苦澀滋味的咖啡鹼、茶多酚等物質則溶出緩慢。


因此,冷泡茶口感偏柔和,隨著浸泡茶香逐漸濃郁,不用擔心一不留神就滿杯苦澀。


不過,綠茶對腸胃的刺激比較大,過敏體質、脾胃虛寒的人最好還是少喝。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喝哪種茶,都切忌過濃、過燙,否則容易增加腎臟和腸胃的負擔,甚至增加患口腔癌、食管癌的風險。

早餐究竟喝牛奶好
還是喝豆漿好?

除了每天喝茶or喝水,早餐喝牛奶還是喝豆漿,也是很多人的糾結事。


豆漿和牛奶,可以說是早餐飲品界的兩大“巨頭”,有人偏愛豆漿泡油條,有人習慣牛奶配麵包。


那麼,早餐喝豆漿和喝牛奶,到底哪個更有營養?又是哪個更適合中國寶寶們的體質呢?


圖源:壹圖網


第1回合:蛋白質


豆漿中的植物蛋白、牛奶中的動物蛋白,都屬於優質蛋白質,氨基酸種類齊全、消化吸收利用率高。


一般來說,牛奶的蛋白質含量約為2.9%-3.6%,豆漿則為1.8%-3.6%,濃度不同、含量不同,但總體差別並不十分大,本輪平局


第2回合:碳水和脂肪


豆漿和牛奶都是低脂肪、低熱量食物,只不過比起牛奶,豆漿的脂肪、碳水含量更低一些,飽和脂肪酸含量也較低。


每100g牛奶熱量為54千卡,和蘋果差不多,而豆漿熱量僅是牛奶的一半左右,每100g為31千卡,和芥菜相當。


而且,豆漿在不含膽固醇的同時,含有牛奶所缺乏的膳食纖維和低聚糖,對體重控制和心血管健康會更友好,豆漿小勝


圖源:壹圖網


第3回合:鈣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鈣攝入量為每天800mg


每100g牛奶中,通常含有107mg鈣,也就是說,每天一杯250mL的牛奶,就可以補充1/3的鈣需求量。


而豆漿中,鈣的含量十分稀少,每100g僅有10mg。


更何況,牛奶中還有乳糖、維生素D、適量的蛋白質和某些氨基酸,可以為鈣的吸收保駕護航牛奶完勝!


大家都知道,豆漿又被稱為“平民牛奶”,一小把豆子就可以打出一大杯豆漿,便宜又大碗,那豆漿是否可以代替牛奶呢?


實際上,豆漿和牛奶各有優勢,誰也不比誰高貴,想要喝對並不難,只要記住4個字——缺啥補啥!


總的來說,豆漿、牛奶交替著喝更有利於營養均衡,我們健康的成年人可以不做選擇,每天各來一杯也是極好的。

要喝的健康!

 編輯 | 米歇  視覺 | 木子曦

《中國家庭醫生》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健康資訊

點擊關注中國家庭醫生視頻號

👇

推薦閱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