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
我們大家都知道肝開竅於目,只要眼睛有問題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肝上去,事實上五臟六腑對眼睛都有影響,尤其是我們總是容易忽略眼睛和肺的關係。
我們的眼睛,眼白的部分屬於肺,當眼睛感到乾澀,眼中有異物感,像進了小沙子,眼白偶爾有紅血絲,現代醫學叫乾眼症,從中醫的角度可以考慮肺陰虛。
這時候可以用到的一箇中成藥——養陰清肺丸。
養陰清肺丸:地黃、麥冬、玄參、川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出自清代醫學家鄭梅澗的《重樓玉鑰》。
麥冬是滋陰潤肺的主將,因為長得像麥子,大小也跟麥子接近,所以叫麥冬。不過我們現在用的麥冬個頭普遍偏大,個頭大,汁液飽滿,這也就意味著它滋陰的效果會更好。
川貝母也是偏於滋潤的一味藥材,和同樣滋潤的麥冬比起來,川貝母還特別擅長止咳,合起來潤肺、化痰、止咳。大家不要忘了,這個中成藥是治肺的,而乾咳是肺陰虛的常見症狀之一,所以止咳也是它的一大功效,乾咳少痰的情況下用的多一些。這樣一來,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要加入川貝母了。
地黃在藥方上統一指的是生地,生地涼潤,有滋補的力量,而且是一味具有多面性的藥材,所謂多面性就是說它不光補腎陰,對其他幾個臟器,像心和肝,也能起到滋補作用。中醫確實有不少滋陰的良藥,相比之下,生地就顯得不那麼突出了。反倒是它補腎的作用更勝一籌。
再看玄參,我們習慣講玄腎色黑入腎,其實它是一味可升可降的藥材。它去到體內以後有兩條路線,一條往上走,入肺,一條往下走,入腎。所以玄參補的是肺陰和腎陰。
玄參和生地作為常用的滋陰補腎藥,腎陰充足又能幫助補充肺陰,中醫有一種說法叫“金水相生”,說的是肺和腎是金水相生的關係,二者是可以相互扶持的。
白芍的作用也可以理解為養陰,主要養肝陰,肝和腎之間也是可以相互扶持的。這真是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啊,不得不感嘆古人譴方用藥之妙。
牡丹皮、薄荷清熱,為什麼把這兩味藥材放到後面講呢,因為不能一上來就清熱,清熱的同時要兼顧滋陰,做好鋪墊,因為這裡的熱不是實熱,而是陰虛生出來的虛熱。虛熱除了會使眼白髮紅,還會進一步消耗肺陰,加重陰虛的症狀,甚至有可能把陰煉化成痰,當陰和熱結合到一起,痰這種東西不可避免地就出現了。陰是好水,痰是受到汙染的廢水,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不把熱清理掉,滋陰的工作也不好進行,所以既要滋陰,又要清熱,清熱、滋陰二者缺一不可。
最後用甘草調和諸藥。
當然也確實有一部分乾眼症是肝腎陰虛引起的,該如何區分呢?
要看身體的其他部位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問題,比如鼻子幹、皮膚幹、口乾等等,如果有,基本就可以判斷是肺陰虛。肺主皮毛,肺開竅於鼻,而咽喉則是肺的門戶。
本來我們大家還在治鼻子,治嘴巴,忙得焦頭爛額,經中醫這麼一點撥,豁然開朗,原來一切的根源都是肺陰虛,只要滋陰潤肺就好了。中醫就是這樣,善於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好比地上有一些散落的珠子,中醫用了一根繩子把它們串了起來,其中的關係一下子就明瞭了。
如果沒有這些症狀,同時舌質紅舌苔又少,那就要從滋補肝腎入手了,比較常用的中成藥有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溫暖中醫,原創文章,版權歸溫暖中醫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