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秀蓮:加強中國婦女運動史研究 把握當代中國婦女運動時代主題

1  科學認識中國婦女運動,把握婦女運動特徵和規律

中國婦女運動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為爭取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及社會和家庭中享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利,為推動婦女自身解放與發展而進行的有組織、有領導、有綱領、有規模、以女性為主體的社會運動。中國婦女運動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婦女運動,它始終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部分,婦女的前途命運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特別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把實現婦女解放和發展、實現男女平等寫在自己奮鬥的旗幟上,把婦女事業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把中國發展進步的歷程同促進男女平等發展的歷程緊密融合在一起,始終把廣大婦女作為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始終堅持為婦女運動提供堅強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
中國婦女運動史是一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實現婦女解放和平等發展的奮鬥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婦女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發展,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前仆後繼、接續奮鬥。在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過程中,廣大婦女發揮聰明才智,揮灑熱血汗水,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在奮鬥、抗爭、拼搏和奉獻中發揮“半邊天”作用,彰顯巾幗力量。中國婦女也在參與和貢獻中共享成果,逐步實現自身解放和發展。要充分認識和牢牢把握中國婦女運動的規律與特徵,把握婦女運動發展趨勢,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運動創新發展。

2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婦女運動史研究中的指導地位

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中國婦女運動史研究。要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背景、歷史地位、豐富內涵、科學體系、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研究。
客觀辯證地認識中國婦女運動。一百多年的中國婦女運動波瀾壯闊、跌宕起伏,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客觀評價婦女運動的成功經驗和遇到的波折。要準確把握婦女與階級、政黨、國家、民族及社會發展的關係,研究和回答民族獨立解放、國家民主富強、社會進步發展與維護婦女權益、促進婦女解放發展的密切關係及相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創新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理論和實踐。要研究和把握婦女運動與男性解放與發展的關係,以客觀歷史事實證明男女平等和婦女發展對男性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男性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發展的必要性。要用性別視角分析歷史事件和政黨的方針政策對男女兩性的不同影響,社會變遷中兩性關係的變化,婦女在歷史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感受等。
用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對婦女社會地位、社會作用、社會權利和婦女爭取解放的途徑等基本問題作出科學分析和概括。要將中國婦女運動置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置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用普遍的、歷史的、聯繫的觀點,深入研究婦女爭取解放與發展的歷史條件、歷史過程和宏觀脈絡,總結婦女運動成就和經驗,更好地抵禦婦女解放和發展問題上的歷史虛無主義。

3  把握中國婦女運動的時代主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當代中國婦女運動的時代主題。只有把握好這一時代主題,才能把握住當代中國婦女運動的前進方向。把握和落實好當代中國婦女運動的時代主題,關鍵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我國國情,適應我國婦女事業發展要求,是實現婦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平等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平等享有改革發展成果的正確道路。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要毫不動搖堅持黨對婦女運動的領導,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黨的指導思想為行動指南,以黨的奮鬥目標為共同追求,始終沿著黨指引的方向前進。堅持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在出臺法律、制定政策、編制規劃、部署工作時充分考慮兩性的現實差異和婦女的特殊利益,健全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發展的體制機制,實現男女兩性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平等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平等享有改革發展成果。尊重婦女的主體地位,瞭解婦女需求,關心婦女疾苦,切實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要注重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發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堅持依靠婦聯組織,充分發揮婦聯組織橋樑紐帶作用,發揮婦聯組織引領、服務和聯繫婦女,代表和維護婦女權益,促進男女平等,推動婦女運動發展的重要職責。
中國婦女運動自興起以來,始終與國際婦女運動相互呼應和借鑑。在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下,必須把中國婦女事業發展與全球男女平等事業發展緊密聯繫起來。中國婦女運動史研究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在中西比較中總結中國婦女運動的歷史特色、本土特色和世界價值,牢牢把握話語權,從婦女運動發展的生動實踐中提煉出易於國際社會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用中國話語解讀中國婦女發展道路,著力構建既能準確表達中國婦女發展的價值主張,反映婦女發展實際情況,又能與國際婦女運動和婦女發展有效對話的話語體系,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婦女故事,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增添女性力量,為世界各國婦女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作者顧秀蓮,系原全國婦聯主席、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

編輯:湘 宇
校審:水 壽
中國歷史研究院官方訂閱號
歷史中國微信訂閱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