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章燦《鑿壁借光:海外漢學論叢》出版(前言)

匡衡是西漢時期的著名學者,後來成為一代名相。據《西京雜記》卷二記載,匡衡自幼好學,經常刻苦攻讀,夜以繼日。由於家裡貧窮,買不起蠟燭,他只好把與鄰舍共用的牆壁鑿開一個洞,就著隔壁透過來的微弱燭光來讀書。這是一段中國古代讀書史上有名的勵志故事,也是“鑿壁偷光”這個成語的由來。本書書名借用其字面,而易“偷”為“借”,用意自然有所不同。
在匡衡“鑿壁”故事中,“鑿”字顯然有鑿空、鑿通之意,這容易使人聯想到西漢那位“鑿空西域”的英雄人物張騫。相較而言,匡衡所鑿者小,而張騫所鑿者大,匡衡所通者近,而張騫所通者遠,但是,這兩段故事卻有著共同的主題:溝通、交流與分享。“西域險阨,本無道路,今鑿空而通之也。”“鑿”本不易,“通”自更難,所以,“禹鑿龍門,通大夏”,“唐蒙、司馬相如開路西南夷,鑿山通道千餘里”,都被視為千秋偉業,載於史冊。
匡衡所鑿,區區一壁而已,比起大禹、唐蒙、司馬相如以及張騫之所鑿,當然是小之又小者,但其所偷之光,不僅足以照亮書冊,亦足以點亮黑夜之一角,匡衡賴此光以吸收新知,開闊眼界,奠定未來人生的根基,其意義不容小覷。匡衡所鑿不過是有形的牆壁而已,在這個現實世界上,實際上有更多無形的牆壁,同樣會阻擋光線的穿透,妨礙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不論是時間的距離,還是空間的阻隔,不論是語言文字的障礙,還是思想觀念的隔絕,都有可能成為這樣的牆壁,在區域與區域之間、人群與人群之間,造成形形色色的壁壘。古代中國人喜歡將書藏於壁間,於是有大名鼎鼎盛的魯壁藏書;或者將經典刻於石壁之上,於是有傳承至今的石壁九經;典籍之與牆壁本來就有很深的因緣。想像鄴架之上,典冊累積,危如層城,遠而望之,其形正如高牆厚壁。一方面是“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另一方面則是“盡信書不如無書”,真要道理通透,心智開明,非得跨越書牆、鑿破書壁不可。
“鑿壁借光”中的“借”字,就是“借石他山”中的那個“借”字,借石求其尖銳,借光求其光明。無論如何,“偷”字畢竟不夠光明正大,而且是單方面的,故而不取。“借”字則是雙向的,可以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再者說,還原到口語的語境中,“借光”一詞也足夠通俗,甚至不乏文質彬彬。
讀書需要光,這光是多方面的。日常的閱讀要有照明光,不管是雪光、月光之類的自然光線,還是燭光、燈光之類的人造光源,都可以,各有優長。創意的閱讀要有眼光。眼光從哪裡來呢?鑿壁相借是其中一途。
本書彙集本人近三十年所發表的有關海外漢學研究的論文,一共二十篇,皆存溝通、交流與分享之意。這些論文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前面七篇側重從漢學史發展的宏觀角度展開,兼及中外文化交流的話題;中間八篇圍繞漢學名家的代表著作及其研究特點展開;後面五篇則聚焦漢學論著的評述,兼及其翻譯、利用與接受等問題。
上述二十篇文章,長短不等,間有論析,微不足道,惟差堪作為個人三十年來“鑿壁借光”之心路歷程的記錄而已。除此之外,寒齋書篋之中,另有專論英國漢學名家阿瑟·魏理(Arthur Waley)的一組系列論文,以及圍繞海外漢學的讀書短札數十篇,或已經刊發,或尚為初稿,擬稍後抽暇董理,各為一冊,以志讀書鴻爪,並就教於學界同好。

程章燦

2021年4月3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