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做這4件事=作死!尤其第1個,傷胃毀腸易招癌,會悄悄偷走你的壽命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能聽到“飯後不能做XXX”“飯後要做XXX”的說法?
         
聽了讓人特別糾結!那麼,到底飯後不能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
         
今天就和大家說清楚——
         
飯後做這些事,等於作死犯傻!
         

飲品篇
         
①大量喝水
         
吃飽飯後,很多人總覺得噎得慌,想喝水。
         
如果你只是喝一小口,那沒啥問題。
         
但是,如果你噸噸噸地往肚子裡灌水,那可不行。因為大量喝水會沖淡胃酸,從而影響吸收,造成消化不良、胃痛等問題,胃不好的人尤其要注意。
         
建議:實在覺得口渴,就喝一兩口,不要一次性喝太多。

          
②喝茶
         
很多人吃飽了就犯困,習慣來杯茶提提神。
         
最好放下你的茶杯!
         
一方面,飯後立即喝茶,茶所含的單寧酸會和胃裡沒來得及消化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 
         
另一方面,茶水還會在無形當中將胃液稀釋,降低胃酸濃度,進而影響人體的消化功能。
         
建議:如果你有飯後喝茶的習慣,而且喝了不覺得胃脹反酸,可以喝一兩口茶。但記住別喝濃茶,也別喝太多。


習慣篇

         
①抽菸
         
飯後一根菸,快活似神仙?
         
大錯特錯! 
         
目前的研究已經發現,香菸中含有的明確有毒物質多達93種,明確致癌物質有78種。 和香菸有關的癌症除了大家熟知的肺癌,還有膀胱癌、胰腺癌、結直腸癌等等。
         
而飯後胃腸蠕動增加,血液循環加快,吸收煙霧的能力比平時更強。如果飯後吸菸,煙中的有害物質比平時更容易進入血液。
         
建議不僅是飯後不建議吸菸,最健康的做法是——什麼時候都不要吸。

         
②唱K
         
吃飽喝足,很多人會去唱K。

民間有句俗話叫“飽吹餓唱”,這句話是正確的。
         
這是因為,吃飽後人的胃容量增大,胃壁變薄,血流量增加,這時唱歌會使膈膜下移,腹腔壓力增大,輕則引起消化不良,重則引起胃腸不適等症狀。

動作篇

         
①躺著
         
飯後躺著是很舒服,但還是不建議你這麼做。
         
因為剛吃飽飯時,胃內充滿食物,消化機能正處於運動狀態,此時平躺會影響胃腸蠕動,不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
         
此外,飯後立刻躺著,還會使胃內壓力增高,導致胃食管反流,長期以往更容易患慢性胃病。

         
②立即去散步
         
都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不讓我躺著,去遛彎消食,總沒錯吧!
         
飯後走一走,確實能幫助舒緩心情、促進消化,但不是讓你吃飽馬上就散步。
         
飯後胃部充盈,往往需要血液運行到胃腸進行初步消化。如果飯後急於起身,血液集中到四肢,胃腸的活動反而會延緩,誘發消化不良。
         
所以,飯後別急著散步,最好先休息20~30分鐘。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缺血性心肌病的人,更不能飯後久走、快走。

         
那飯後該怎麼活動?
         
一般認為,在飯後的20分鐘時間內,最好是使身體處於直立狀態,也就是常說的站直或坐直,這樣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
         

清潔篇
         
①立刻刷牙
         
刷牙是個好習慣,飯後立刻刷牙卻不是。
         
酸性食物會破壞牙齒表層的牙釉質,讓它變軟變脆。如果這個時候立刻刷牙,反而容易損傷牙齒。 

就算吃的是非酸性的食物,口腔殘留的食物殘渣會變成細菌的大餐,細菌“吃飽喝足”後會排出大量的酸,若放任不管,也會對牙齒造成損傷。
         
 建議飯後先漱漱口,或使用牙線進行初步清潔,30分鐘後再刷牙。

         
②洗澡
         
很多人吃完晚飯後,習慣馬上洗澡,這種行為也不推薦。
         
因為飯後洗澡,輕則影響消化,重則導致心血管意外
         
洗澡的時候,流汗會使毛孔大開,如果水溫較低,血管一下子收縮,有可能導致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等的發作!      
   
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建議:飯後半小後再洗澡。
  

說完了飯後不宜做的事,再說說適合飯後做的事——
          

飯後做這3件事,消食又通便!
         
1.按揉腹部
         
古人說,“腹軟如綿,百病不纏”。中醫認為,腹部是五臟六腑的宮殿,氣血津液的發源地,裡邊有多個重要的臟腑器官。特別是胃、膽、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等六腑,以及女子胞都位於腹中。
         
所以,要想調理臟腑功能、疏通氣血運行,可以在飯後適當揉腹。
         
而飯後揉腹,也是歷代養生家一致提倡的保健方法之一。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曾說道:“中食後,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食畢摩腹,能除百病。”

         
方法: 
         
①雙手自然重疊,從左胸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再從右胸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然後從心窩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 
         
②雙手掌指重疊,摳揉探索腹部深層,著重針對有酸、困、痛等不適的部位,大約5~10分鐘。 
         
③用左手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女性相反),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摩腹50圈,再逆時針方向按摩50圈。
         
④重複第一步,手法結束,即可起床活動,並喝點溫開水,促進臟腑代謝。
         
2.搓手          

方法:肘關節懸空,十指要交叉,來回對搓。
         
注意:一個來回算1次,體質好的男性要求達到每分鐘180次,女性或身體差一點的男同胞,一般要求達到每分鐘150次
         
堅持一分鐘甚至更久,你會感覺到上臂痠痛,手心發燙,額頭冒汗,長期堅持下去就會得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3.鉤腳尖
         
方法:腳尖鉤起一秒鐘,放下,再提起腳後跟一秒鐘,循環交替。   
     
堅持做,可增加回心血量,達到“坐著健身走”的效果。

以上配圖均來源於壹圖網。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轉載須得授權,侵權必究


看圖猜成語!

你能猜出來嗎

編輯:欲覃故縱


大家都在看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點個點個在看,一起養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