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導讀:你在臨床上有沒有頭疼過,明明患者症狀有改善,但卻總是抱怨療效的情況?當醫生,首先得能讀懂患者行為背後的底層邏輯。來聽聽看林老師給同學們的行醫建議吧~
《行醫訣竅》師生問答錄
整理自《行醫訣竅》課程答疑
主講/林志欣
-
學員提問:
-
林志欣老師回答:
首先我們要看,這個病治療了多長時間?如果治療時間比較短,可能是病人確實比較焦慮。
醫生的價值來源於患者的認同。所以如果遇到了患者說不好、沒療效,醫生可能會本能地覺得病人不接受他的價值,價值感受到傷害,這會引起醫生內心的牴觸。我見過很多醫生,面對此類情景,很多人會為了證明自己而和病人爭論,用強調療效甚至對抗的方式去處理,這種結果往往不會太好。
因此,遇到這種問題,首先需要擺正心態,心態不對,再好的策略也發揮不出效果。
患者在抱怨療效不佳的時候,有以下3種可能:
1、缺少可感知的療效(你認為的改善患者感知不到),即在患者的感知中沒有好轉。
2、患者療效預期過高。但要記住,這是人之常情,因為每個患者都希望自己能儘快好。
3、患者的病痛依然超過忍耐程度。假設患者之前的疾病痛苦是1000℃,可能你的治療確實有效果,減掉了200℃,但是剩下800℃仍然遠超患者的忍耐極限,所以患者會通過抱怨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焦慮,希望醫生能夠更盡心盡力,再幫忙想想辦法。
如何應對:
1、首先,面對這種問題,接診時要認真評估一下自己是否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醫術),能夠達成怎樣療效結果,要不要找外援。
2、病人預期過高以及焦慮,可以通過定方案或定目標來調整預期。重點在於共情和傳達醫者真心希望他好的態度——“我特別理解,你這個病確實特別痛苦,但這個病確實不是特別容易,你這個病我考慮是……(病情分析+方案),我們先試2次看看……”
總而言之,儘量少與病人對抗, 因為此時患者的心態已經很脆弱了。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
↓行醫課同道學習分享↓
推薦閱讀
林志欣老師主講的『行醫訣竅』
🔥正在火熱招生中,歡迎掃碼諮詢🔥
↓往期行醫課學員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