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是反應社會現象的一檔節目,對一些熱點話題進行深度剖析、透視,從新聞媒體的角度起到輿論監督作用,很多內容都涉及到民生,在曝光一些不法商人的同時,還能夠反應出執法部門的監察力度,因此《焦點訪談》自創辦以來一直是關注度較高的節目,就連朱鎔基總理也在喜歡觀看。2000年時,朱鎔基總理看完一期內容後勃然大怒,是什麼內容讓他如此控制不住情緒呢?
《焦點訪談》是電視收視的“榜一大哥”,曾經達到35%的收視率,其播放的內容由於敢說敢做而被稱為輿論監督的“先鋒官”,每一檔節目都會引起民眾熱議,除了曝光不法商人的惡劣行徑,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是一檔敢於撕下面紗的節目,用紀實的手法陳述社會現象。當這檔節目被眾所皆知時,很少有人知道這是一檔被領導特別關注的內容,而這位領導就是朱鎔基總理。
當初朱鎔基就曾向央視提出要辦一期反應民生、反應社會現象的節目,經過央視多個部門的合作努力下《焦點訪談》出爐,在播放期間曾有二十多期內容由朱鎔基親自指示,知情人經常笑著說,朱總理才是真正的“終審人”。可想而知朱鎔基對這檔節目的重視程度,自從開播以來,每天晚上看《焦點訪談》成了他的“必修課”。
當節目內容非常吸引人,或者批判得非常犀利時,朱鎔基還會誇讚“節目做得好”,他希望的是通過這檔節目能夠反應出事情的真相,還能揭露出觸目驚心的事實。朱鎔基根據自己所獲得的信息,為欄目組提供一些“參考素材”,比如一些偷稅騙稅案件,或者跟蹤糧食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基本都與民生息息相關,並且他與觀眾一樣關注事態的處理進度。
朱鎔基在考察央視時,特意來到了《焦點訪談》欄目組,工作人員笑著說這裡是朱總理的家,而朱鎔基卻說,“這裡是老百姓的家”。他無時無刻都在為老百姓說話,把自己當作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替群眾發聲,“輿論監督,群眾喉舌”,這八個字就是他對這檔節目的最大期許,併為欄目組提供了發展方向。
節目如火如荼地進行,每一期內容都非常精彩,有的內容得到朱鎔基的肯定,有的則引起他的深思。有一期節目反映的是修建包蘭鐵路時,沿線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影響到了周邊百姓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出現行車安全隱患問題,看到這期內容,朱鎔基肯定了這期內容的質量,之後派人瞭解具體的實際情況,及時採取彌補措施。
像這樣的內容都是在客觀反映現狀,但是看到不法商人以真亂假、以次充好,甚至危害到百姓身體健康時,朱鎔基就非常的氣憤。有一期是有關“注水豬肉”的內容,當地不法商家為了牟取暴利往豬肉裡注水,甚至有的注水的是骯髒不堪的汙水,百姓吃了這樣的肉,徒花冤枉錢,還影響身體健康,朱鎔基看到後直接指示當地部門嚴查。
2000年時,《焦點訪談》又曝光出“毒棉被”事件,這是在四川某縣的一個棉被製造廠生產出來的棉被,表面看起來光鮮、柔軟、潔淨,但打開被面之後,裡面充斥的是“黑心棉”。這些“棉花”都是用破爛的布料、用舊的棉花,甚至還有醫院染血的繃帶,這些破爛不堪、散發著腐臭的不明物體一起放進機器里加工,之後出來的就是棉被的被芯。
這些被芯拿到手裡後散發著怪味兒,每天蓋這樣的棉被入睡,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當記者採訪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時,這位局長冠冕堂皇地說:“目前沒有相應法律來制裁”,朱鎔基看到這裡後勃然大怒說道:“這個局長簡直是在放屁!保護百姓生命健康就是法律!”他立刻給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總局打電話,讓局長派人去處理“毒棉被”事件,一定要把這些人繩之以法。
這件事相關人員都被處理,大量的“毒棉被”都被焚燬,這次事件給各地的質量管理部門敲響了警鐘,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刻不容緩,加大監察力度是件長期的事情。通過這些事也能看到,朱鎔基是時刻為百姓著想的總理,他始終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在公平競爭的情況下要形成健康、良好的經濟環境,他的如此親民之舉不愧是人民的“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