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國的糖尿病發病率迅猛攀升,2022年患病人群已達到1.14億,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國”。而糖尿病還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截肢、失明、腎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治療糖尿病,火神派運用附子治療具有獨特療效。
甄某,男,56歲,求治于吉隆坡。患糖尿病已五六載,數年來遍治無效。切脈浮遲,尺不應指。面色黧黑,枯槁無光,腰痠足軟,食慾不振,皮膚痕癢,乾澀灰白,精疲力倦,兩目無神,睡不安寧,氣不相接,腰圍瘦減,雙足日腫。乃以金匱腎氣丸投之。
3劑後精神較好,食慾稍振,夢寐已酣。復以黃芪、黨參、巴戟天、枸杞等或調其氣,或益其陽,酌情增減,炮附子增至六兩。10劑後精神大振,已能持續8小時工作。黧黑之面色漸脫,乾澀之皮膚漸潤。再10 劑,除糖尿尚有少許外,一切難病悉除,容光煥發,體重日增,判若兩人。
囑其每週服藥2劑,並用八片附子燉肉以調輔,一月後減為每週1劑,肉類如常燉食。至是則腰圍日增,裳見其狹;足腫漸消,履覺其寬也。一別二月,再見則兩頰豐益,神采勝常人。(譚述渠治案)
案中所稱“八片附子”系名醫陳伯壇先生遵古法炮製附子,選用四川產附子,先將附子以薑湯洗淨,每個用泥封煨,後切為八片;再用薑湯浸過焙乾,拔去毒性,多用無礙。至於倡導附子燉肉以調輔,自有其意義,讀者當分析判處。
王某,女,55歲。糖尿病多年,尿化驗:蛋白(+++),尿糖(+)。雖是夏季,仍用頭巾包裹頭部,遇風則頭痛。面色晦黯,腰痛耳鳴,四肢乏力,夜間口乾而渴飲,多飲多尿,飲一溲二,夜寐不安。舌淡胖潤,苔白,脈細弱。證屬腎陽不足,氣陰兩虛。治宜溫腎壯陽,固腎澀精。方用金匱腎氣丸加減:
附子50g(先煎),肉桂10g,熟地黃10g,山茱萸10g,山藥30g,益智仁10g,桑螵蛸6g,黃芪30g,麥門冬15g,澤瀉10g,沙苑子15g。
複診:服藥2劑,夜尿減少為1~2次;服10餘劑,尿量基本正常,化驗尿蛋白(+);連服上方15劑,尿蛋白、尿糖均陰性。(劉雲珠醫案)
《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有“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患者腎陽虛不能化氣行水,故小便多;陽虛不能化津,津不上承,故口乾渴;頭痛、惡寒皆屬陽虛之證。故用大劑附子溫腎壯陽,佐以肉桂共補命門之火。張景嶽曰:“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陰陽雙補,腎陽振奮,氣化復常,諸症皆減,藥到收功。
陳女士,47歲,1957年春由澳大利亞來港療病。患糖尿病已有四五年,每食糖後檢測則有,停食則無。切脈細微,尺寸均弱。間有心跳、氣喘、頭痛、難寐、腰背痠楚諸病。
夫人體憑五行之氣而運化,陰陽之和而互衛,陽盛足以消陰,陰盛亦可以消陽。若陰邪偏盛,陽不帥陰而水不化氣,便成下消。能增其陽氣以抵消偏盛之陰邪,水能氣化則溲便自清,糖分亦隨而消失。故仿金匱腎氣法,以桂附八味投之。又因其有心跳、氣喘、頭痛、難寐、腰背痠楚等雜病。乃佐以高麗參、黃芪、龍齒、遠志、棗仁、杜仲等酌情增減,共服30餘劑,尿糖消失,諸雜病亦隨之而愈。(譚述渠治案)
譚述渠先生認為,“仲景腎氣丸一方,世認為治下消之聖方”。譚先生原籍廣東新會,三世名醫至先生而益著,20世紀中葉懸壺香港,名望甚隆,曾任九龍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少從粵名中醫陳伯壇先生及其猶子仿舟先生遊,見其治虛寒病所用附子一藥,輕者三四兩,重者竟達十兩外”,遂傳承其學,重視陽氣,擅用附子,以治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病等虛寒證,馳譽於國際。因其所用真武、四逆湯等,附子每劑常用至六兩、八兩,而有陳氏遺風,港九人士多以“附子先生”“譚大劑”稱之。
❖火神好書❖
《經典火神派臨床心悟》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本書是著名火神派專家張存悌教授及其團隊耗時10年、用心鑽研,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其內容專注火神派學術特色,著重介紹火神派四大綱領及處方三大特色;突出臨床應用,列舉大量案例以廣開眼界,豐富火神派的方藥套路;提出新認識、新觀點,構建其現代學術框架;博觀約取,廣泛吸收扶陽各家的豐富經驗。適合中醫專業人群、中醫愛好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