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嗶哩嗶哩(B站)、中廣天擇、深圳廣電、深圳市衛生健康委、深圳市兒童醫院等聯合制作的紀錄片《閃閃的兒科醫生》(共10集),頂著B站9.9分的光環走進大眾視野。這部作品以深圳市兒童醫院為窗口,展現小手拉大手的生命故事,描摹出一個個因專業而閃亮的兒科醫生形象。
小女孩攪動內外科“江湖”
紀錄片第一集裡,因為1歲3個月的小恩希,深圳市兒童醫院內外科的“江湖”被攪動起來。
恩希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又因為早產導致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出生後,她幾乎沒脫離過呼吸機。父母帶著她輾轉從遼寧到過多家醫院,因為“肺太差,手術風險太高”,恩希獲救的希望一次次黯淡下去,父母把深圳市兒童醫院當作恩希生命裡的最後一束光。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主任醫師梁穗新決定親自出馬,把恩希從徐州接回深圳。
這是一次單程超過1500公里的旅程。恩希的血氧飽和度一度掉到65%,連出NICU都難。梁穗新到達後立即接手,調整用藥,恩希的救治迎來了第一個轉折點:血氧飽和度升至80%以上。當天早上9時,高鐵呼嘯著從徐州出發,晚上7時安全抵達深圳。
“如果不做心臟手術,孩子缺氧、肺炎永遠不會好。”在深圳市兒童醫院多學科會診中,胸心外科特聘專家、主任醫師陳欣欣直言不諱地說:“梁穗新,你是慢阻肺專家,你把她接回來的,你要負責到底!”鏡頭裡,會議室兩邊,一邊是“行如風”的外科醫生,一邊是“靜如松”的內科醫生,所有人都為小恩希捏著一把汗。
敢於“立人設”,是《閃閃的兒科醫生》不同於很多醫療紀錄片的特點。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宣教處處長王嶺是該片的發起人之一,她認為,醫院裡盡顯人間百態,每位醫生在不同情境下會展現不同的個性。言語犀利、衣角帶風是他們,眼神溫柔、不疾不徐也是他們。醫者未必總是光芒萬丈,但始終真實、鮮活。
在恩希的故事中,梁穗新是那個“永遠站在背後的男人”。他解釋,恩希的身體條件太差了,當下開刀做心臟手術,結果大概率不會好,只有先盡力讓她的身體恢復一點,才有手術的可能。
“讓她的肺變好一點,後面的事交給我,我保證她能活!”陳欣欣瞪圓了眼睛,射出的目光落在了梁穗新彎彎的眼角上。
一個星期後,梁穗新完成了任務,恩希撤下了有創呼吸機。無影燈下,陳欣欣進場,對著雞蛋大小的心臟完成了4個關鍵手術步驟。
“比我們預想得順利!”聽到醫生這句話,手術室外焦急等待的父母,眼神裡終於有了光。“這回就好好長大了!”媽媽終於又能抱起自己的寶貝。親暱中,恩希肉乎乎的小手努力揚起來,伸向了媽媽的手掌。
紀錄片是一根小鞭子,更是一面小鏡子
“青春期”是紀錄片第三集的關鍵詞。鏡頭下,這些青春懵懂的孩子們渴望擺脫“孩子”的標籤,用喜歡的方式追求理想的生活。但因為缺乏正確的引導,他們有的陷入“畸形審美”的魔咒,由於過度節食患上厭食症,導致多器官衰竭;有的由於性教育的缺失而過早發生不潔性行為,患上疾病……青春期的孩子們,是當下多元社會的一面稜鏡。他們用純真、好奇、叛逆初嘗人生百味,而醫院也見證了他們試錯的代價。
這些真實的青春期故事,被攝製組在醫院各科室佈置的鏡頭記錄下來。起初,深圳市兒童醫院院長麻曉鵬也有些擔心,許多情節會觸碰到觀眾的痛點。但在深圳衛生健康委相關處室及廣電部門的聯合審查下,相關內容得以保留。麻曉鵬認為,這恰恰體現了全社會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關注。
不僅如此,對於醫院和醫護人員來說,全天候隱藏式拍攝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這意味著,從手術室、門診到病房等,醫護人員的所有工作將全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還要被反覆觀看。對此,麻曉鵬微笑著說:“我們有這個擔當和底氣,讓老百姓看到兒科醫生的專業和情懷。”
紀錄片拍完,麻曉鵬發現,作品對醫務人員而言,除了是一根小鞭子,更是一面小鏡子。審片過程中,他和同事們會藉助以往從未有過的視角,發現工作中的瑕疵:護理工作有沒有到位?質量控制有沒有做好?醫患交流是不是真的有效?平時一帶而過的細節,在鏡頭下被放大,也給了醫院糾錯和整改的機會。“我們不能和別人一樣看熱鬧,拍攝紀錄片也是一個自省的過程。”麻曉鵬說。
對於觀眾來說,這部紀錄片則在故事性、真實性、娛樂性、知識性之間找到了平衡。鏡頭下稚嫩的小患兒,彷彿就生活在大家身邊。在緊張的手術操作中,紀錄片插進的動畫科普顯得專業且及時。那些忽明忽暗的急救燈,也在瞬間拉近了觀眾與生死考驗之間的距離。
“有人說我們拍了一部醫療版的《狂飆》。”王嶺說,不管這個比喻是否恰當,主創團隊始終以無比熱忱的態度進行著健康傳播的新嘗試,希望藉此為提高公眾健康素養、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助力。
導演手記
用專業和愛心療愈生命中的苦難
□ 廖莎
2022年6月,攝製組開始進行《閃閃的兒科醫生》前期籌備和踩點工作,並決定以醫院急診科和門診為切入點,串聯起心胸外科、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泌尿外科、骨科、血液腫瘤科等醫院主要科室裡發生的醫患故事。在2個月的時間裡,通過跟組拍攝,我們素材裡共積累了約2000個病例。如今呈現的,只是我們在兒童醫院見證的無數喜怒哀樂中極小的一個部分。
最初進入醫院,我們仍帶著些許刻板印象。記憶中,看病就是接過醫生開的看不太明白的檢查單,醫護人員說話總是那麼言簡意賅。不知是不是因為深圳這座城市與生俱來的多元化,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兒童專科的特點,在深圳市兒童醫院,我們總能被醫生髮自內心對患兒和患兒家庭的關切所打動。
我們發現,這裡的醫生說得最多的是:“你們有沒有醫保?”“這些檢查不用做。”在深圳,帶子女的外來務工人員有很多。他們收入有限,醫生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患兒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
也許是因為治療對象是孩子,醫務人員內心更多了一份柔軟。治療和檢查時,能減輕創傷和痛苦的,他們總是想盡辦法去做。他們每個人也都是童心未泯,保持著一份單純和善良,為孩子們的健康拼盡全力。
交流中,醫護人員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們說,其實很多醫患矛盾的根源在於信息不對等。正因如此,我總看到他們不厭其煩地和患兒家屬反覆溝通。有的態度柔和一些,有的強勢一些,那是他們各自的風格。就像陳欣欣主任說的那樣:“只要你100%相信我,我就能付出120%的努力去救他。”
醫院是一個小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分歧、矛盾,社會的進步、交融、乖張都在這裡被濃縮,被看見。因為作品要通過網絡傳播,我們必須考慮到輿論對作品中當事人的評價及影響。自始至終,攝製組都堅持為每一名患兒的體貌特徵作模糊處理。即便有的家長同意孩子出鏡,我們仍然希望能對未成年人做盡可能的保護。雖然這樣可能會讓作品最終呈現的效果打一些折扣,但孩子們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必須在節目效果及孩子的身心成長之間找一個平衡。
作為醫院的“編外人員”,我們很幸運。在拍攝期間,攝製組在醫院的各個科室間幾乎“暢通無阻”,全院上下都以開放的態度給予支持。醫院的圍牆被打開,社會普通公眾能透過攝像機觀摩一臺臺精湛的手術,跟著急診的救護車來到醫療一線。
因為長期蹲點,拍攝期間,我們滿心滿腦都是危重症患兒的遭遇。結束工作時,當我們扛著攝像機走出醫院大門,看到牽著爸爸媽媽的手離開醫院的孩子們,以及閒暇時在路邊嬉鬧的孩子們,大家總是禁不住嘴角上揚,卻又相視無言。也許,見證過苦難,才更能覺出健康和幸福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