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是“國際茶日”,人們對茶的喜愛從古延續至今。茶道作為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藝術,與花道、香道一起並稱為“三雅道”。正如明代著作《茗譚》中所說:“品茶最是清事,若無好香在爐,遂乏一段幽趣;焚香雅有逸韻,若無名茶浮碗,終少一番勝緣。”品茗、焚香、插花是中國的千年風雅,茶道是品嚐自然的滋味,香道是細嗅自然的氣味,花道是欣賞自然的和諧,茶道益心、香道靜心、花道養心,三者都表達著中國人對“天人合一”的嚮往,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古典優雅、愉悅從容,亦可為現代繁忙的人們帶來一份別樣的安寧,為生活增添幾分雅趣。
黃卓 繪
所謂一壺好茶
陳國義
我進入茶的國度,行進三十載,經歷三個時期:無知期——對什麼茶品都感到很新鮮,卻又陌生,不知何謂品級,如霧裡看花;萌芽期——已能分辨我國六大茶類及其品級的高低之別,胸有成竹;精明期——可以精選出有品位的各類茶品,包括內地及港、澳、臺的烏龍茶,以及對新舊普洱品質進行鑑別和定位。
對於好茶的定義,作簡單的看待,就是個人感到舒適味美者,就是好茶;但作為茶的知音者,對品佳茗,自然有著更深入的體會——除了味美和舒適之外,更要細心體會茶的餘韻在口腔內的層次感以及味覺深入至體內神經細胞的各種嬗變,極致處會讓人達到進入魂遊太虛的忘我境界。
當然,茶品的選擇根據個人的取向而定,即使同一道佳茗,有人傾向濃泡品嚐,有人獨鍾淡雅欣賞,也是各說各的好,各有理據。以我個人觀點,若兩者都能讓你感到濃淡相宜,那才算得上是懂得品茗的高人。
一壺好茶,不論綠青紅白黑,均猶如四季分明。有幸,我那挑剔的味蕾清晰記錄下它們各自最美好的模樣——
綠茶:必須能表現出大自然在寒冬過後大地回春的祥和與活性,好讓人感到原野的芬芳、晨曦的溫暖,如呼吸到高山幽境的負離子,使人立刻輕鬆愉快,獲得如釋重負的“放下”之趣。
青茶:分為清香型和濃香型。前者如王者之香為上品,活色生香,通神透體,盡向渾身的毛細血管散去。後者則還原濃釅味醇,口腔瞬間被攻佔,中段又彷彿愛侶談情,甜蜜有加。
紅茶:純美舒適、甜潤可口,芬芳自然,如同入秋後觀賞山野間楓葉,遍山火紅,與落霞相映成趣,讓人倍感神清氣爽,暖在心頭。
白茶:以福建深山野放者為上,高山不施農藥者為次,湯清味雅,水潤如山泉,韻細味長,輕身減壓,亦是佳品。
黑茶:上十年陳者算是珍品,可泡可煮,煮過後,茶湯清心潤肺,靈神通體,閉目養神之際,如劉姥姥暢遊大觀園,賞心悅目之餘輕身自然。其中,以湖南安化茯磚與千兩茶最具代表性,較為優質者,屬自然長出“金花”,稱為冠突散囊菌,為珍品。能陳放10年至20年以上者,被視為祛除“三脂”理想之選,藥香明顯。
選好茶之後,如何泡出一壺好茶,依靠的是常識與智慧,包括對茶性的理解、水質的選擇、水溫的應用、浸泡時間的長短,以及器皿的選用等。
品茶 黃卓 攝
一杯好茶的出現離不開悶、醒、溫。悶茶、醒茶、溫茶,是泡茶過程的幾個關鍵步驟。一壺好茶,常須“步步為營”,箇中分寸瞭然於心。
悶茶,茶入壺開始浸泡時作洗茶之意,過後開始泡飲,視浸泡時間長短,也作悶茶之意。悶茶時間越長,境界口感越高,但萬不能以100攝氏度高溫浸泡,茶品會變得粗糙感明顯,悶泡綠茶則會產生熟湯味,綠茶原香與韻味盡失。
醒茶,亦具兩層含義。所有藏上一段時間的茶,在準備開湯前幾天須將茶葉倒出散散味,讓茶重新接觸新鮮空氣,像人們過新年一樣,除舊迎新,集聚紫氣東來之勢。醒茶的第二個含義是,開始泡茶時,先燙熱器皿,置茶葉入壺後,蓋上壺蓋,提起茶壺輕輕搖動片刻,讓茶醒覺開味,以飽口福。
溫茶,其意有二。如果說溫、悶、泡是以熱水燙悶茶葉,倒掉茶湯,等於有醒茶之意,是謂開茶。其二,數巡泡茶過後,茶湯勢必會水淡味薄,如願繼續浸泡,特別是最後一泡,可取90攝氏度水溫久悶泡,出湯水質軟綿,滋味溫和厚潤。
品茗過程中,合理的投茶量配上適宜的茶器,洗茶之後,悶泡時間適度的茶湯,新茶者,鮮爽味美,陳年茶者,則味純厚潤,綿滑可口,堪稱一度好茶。
若茶湯、香氣與可口舒適度出現偏差,大致歸於以下原因:投茶量過多,茶湯過濃,壓著香氣透不出來;水溫過高,茶素浸出物過量,口感粗糙,出現不和諧味覺;浸泡過久,茶湯苦澀,舌面粗糙,茶素浸出物過濃,茶香被茶湯濃度蓋過,滋味消失,變成苦澀味道,令口舌麻鈍,特別是沖泡新鮮綠茶時,上述缺點非常明顯。
沉香、靈壺、活水、知己,均為茶之佳配。夕陽西下,於竹林間、茶室內,拿出一把鍾愛了一生的好壺,撬一款古韻新發的藍印,以饗對面之三兩好友,藍印清顏如芷,湯色卻燁若春敷,淺啜慢品,高山上的陽光雨露散落在喉韻,心有駐留。人、茶、器今世偶遇,因緣和合,以茶為鑑,斂心靜思,飲茶始得真趣,浮生若茶,甘苦一念。
[本文內容摘自陳國義著作《千載之遇·與茶走過的日子》(上海三聯書店),有部分編輯改動]
古為今用中國香
閆巖
中國香自古有之,伴隨著中華民族走過數千年風雨歷程,與眾多傳統文化藝術相互交融,涉及中醫藥學、考古學、動植物學、社會學、歷史學、民俗學等多學科領域。
中國香文化源遠流長,見之於寺廟青煙,隱匿於平凡生活。
焚香 侯春生香品坊供圖
最早的香,指食物之香。從甲骨文“香”字,可以看出其好似穀物發散香氣的象形含義。遠古時代,人們用大自然賜予的珍貴食物之香來祭天禮地。許慎《說文解字》中對香的解釋為:“香,芳也,從黍從甘。《春秋傳》曰,黍稷馨香。”
後來,香又引申為草木之精華、天地之正氣,是對自然界天然動植物香料的總稱。《辭源》中說:“凡草木有芳香者皆曰香。”現在國際公認的香料有3600多種,如大家熟悉的沉香、檀香、麝香等,還有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如安息香、乳香、沒藥等。
狹義之香,是指以芳香類香藥材為原料,對香藥材進行傳統炮製,根據中醫“君、臣、佐、使”原則和合配方,依照傳統工藝生產加工的各類香品。這些香品經過窖藏、醇化之後,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養生用香。
香製品
人類對美好香氣的喜愛與生俱來,猶如蝶戀花、木向陽。《黃帝內經》雲:“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道出香之氣味相合,猶如天地之健順、陰陽之平衡。
人類對香的需求屬於身體之本能。中醫書籍《景嶽全書》記載:“氣血聞香則行,聞臭則逆。”香氣不僅能扶正祛邪、行氣活血,還能培扶人之陽氣,以抵禦外邪入侵,起到日常養生保健、遠離疾病困擾的作用。《黃帝內經》雲:“五氣各有所主,唯香氣湊脾。”香藥有助於養護陽明經,為五穀運化精微物質、給身體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起到輔助作用。
自古以來,社會各階層都對中國香情有獨鍾。香之為用,於廟堂之上,帝王用以祭祀禱告,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於文人雅士,用以修身養性,品茗雅談;於普通百姓,用以祭祖婚喪,辟邪保平安。
遠古時代,香事主要用於祭祀,同時還有日常潔身避穢之用。先秦時期,上至達官顯貴,下至普通百姓,都有插佩香草的習俗。傳統香草有蕭、蘭、蕙、椒等,通過燻燒(蕙草、艾蒿)、佩戴(香花、香囊)、煮湯(澤蘭、白芷)、熬膏(蘭膏)、入酒(鬱鬯)等方法使用。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掛艾草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從文獻記載來看,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亦可追溯到商周時期。香囊,古稱“容臭”,即將乾燥的芳香植物,置於綢緞或紗布縫製的香囊中,佩戴於身,在香身的同時,還有避穢防病之效。屈原在《離騷》中說“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江籬、辟芷、秋蘭都是香料;而“椒專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幃”中,佩幃即指香囊。
漢武帝用椒房之寵,以彰皇后之尊。以花椒和泥塗牆,不僅可以祛溼暖房,還有著避穢除惡、象徵子嗣昌盛等意義。漢武帝還喜愛薰香,鍾愛博山爐。博山爐是中國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用器具,因其山形重疊的外觀而得名,並以其精巧設計引領千年香風之盛。另,《漢官儀》載:“尚書郎含雞舍香,伏其下奏事。”這裡是說,官員向皇帝奏事時要含“雞舍香”以香口,以至於後世用“含香”代指在朝為官。張騫通西域後,大量異域香料通過貿易和進貢渠道進入中國,豐富了中國香料種類,併為合香的盛行創造了條件。
香珠工藝品 侯春生香品坊供圖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佛教用香出現。隋唐時期,隨著國力的增強,宮廷用香趨於奢侈化。唐代筆記小說集《杜陽雜編》中這樣描述:“隋煬帝每至除夜,殿前諸院設火山數十,盡沉香木根也。每一山焚沉香數車,以甲煎沃之,焰起數丈,香聞數十里。一夜之中用沉香二百餘乘,甲煎二百餘石,房中不燃膏火,懸寶珠一百二十以照之,光比白日。”唐宮香風亦奢,唐明皇、楊貴妃邀李白在興慶宮沉香亭側填詩,為賞牡丹助興,還有王公貴族,捐獻大量金銀器及珍貴香料以貢寺廟。
宋朝是中國香文化發展的巔峰時期,秉承大道至簡的審美風格,從宮廷貴族到士大夫,皆以用香、合香、品香為雅緻之道,並作為彼此饋贈交往的方式。蘇軾、黃庭堅、李清照等文學巨匠,更為香文化添加最美註腳。“金爐猶暖麝煤殘。惜香更把寶釵翻。重聞處,餘燻在,這一番、氣味勝從前。”《翻香令》裡的詞句,是蘇東坡細膩情感世界與品香生活的生動寫照。丁謂的《天香傳》,詳實描述了宋早期宮廷用香情況和香的優劣等級、品聞規則,並奠定了海南沉香“一片萬錢”的“眾香之王”地位。更有各家香譜,總結歸納了宋朝以前中國的用香文化,從香之品、香之異、香之事、香之法等各方面記述了中國香文化。整個宋王朝,可謂香風瀰漫。
明清時期是中國香文化的總結階段,雖然海禁限令屢次頒佈,但官方香料的朝貢和交流並未受限。上層社會的香生活趨於便捷,線香的發明與普及還伴生出“爐瓶三事”(指香爐、箸瓶及香盒三種器具)的燃香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宣德爐自誕生之初,便憑藉其嚴格的材料篩選、精心的淬鍊與考究的工藝,成為歷代文玩收藏家的心頭好。
中華民族歷來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恭謹而自信,直到近代鴉片戰爭,國家落後捱打的經歷令中國傳統文化的地位受到嚴峻挑戰,很多傳統文化類型出現斷層,香文化亦如此。隨著近年來經濟的發展與文化的復興,中國香文化因其雅緻、精美、有效等特點,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得以發掘傳承,助力文化復興。
古人用香,一為“養性”,二為“養生”。歷史上有許多用香藥來預防流感、瘟疫等傳染性疾病的記載。人通過呼吸、燻蒸、塗抹等方法攝入香料成分,其量雖小,卻能影響整個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養生功效。“香養”作為一種自然的、靠本草藥性來調整人體機能的養生方式,順時、順候、順人、順勢而為,從某種意義而言,其本質是真正的“香道”。作為制香人,則需要秉持“匠人匠心”,深刻了解和精準選擇香藥材,以便更好地“援物比類”,將天地之間的馥郁芬芳通過雙手進行自然融合,製作出好的養生香。
中國插花裡的意與韻
黃山 文/圖
提到插花藝術,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日本的花道。英語裡有個單詞“ikebana”,是由日語“生け花”直接音譯而來的,意思是日本插花或東方形式的插花。其實,最早的東方式插花出現在中國。中國插花歷史悠久,日本花道奉飛鳥時期的外交家小野妹子為始祖,就是因為他奉當時執政的聖德太子之命遠渡大隋學習中國的政治、文化與宗教,並將隋朝佛前供花帶回日本。
就廣義的插花而言,中國插花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詩經·鄭風·溱洧》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的詩句;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可見,早期的中國插花以簪花、佩花、折枝為主,使用目的是裝飾。
中國插花
到了漢代,佛教的傳入帶來印度的賢瓶供花,這使得中國插花不論在形式還是思想上都受到啟迪。唐代,佛教在中國社會生活中地位極高,中國插花這時主要是佛前供花,宮廷插花和世俗插花也已經興起。作為我國最早的插花藝術著作,唐代羅虯所著《花九錫》建立起中國插花的理論體系,不過,這個體系並非插花技術的體系,而是賞玩的體系。之後的五代十國時期,因為佛教活動受到限制,佛前供花的數量有所下降,其地位逐漸被宮廷插花取代。
宋代理學的興起為中國插花奠定了哲學基礎,加之此時繪畫、陶瓷等藝術的繁榮,推動了中國插花的發展,不僅宮廷插花十分興旺,文人插花也開始大行其道。這個時候的插花推崇師法自然的理念,並與點茶、焚香、掛畫一道被稱作“生活四藝”,成為中國文人優雅生活方式的象徵。至此,中國插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形式,成為兼顧裝飾與修身養性功能的藝術。宋代插花以上下分層立式結構的宮廷插花和一種植物插制的插花最具特點,由一種植物插制的插花後來還被推崇為文人插花的最高形式,一直延續到清代中後期。
元代以後的統治者無心插花,宮廷插花就此沒落,文人則承擔起領導插花潮流的重任。文人並無皇家的財大氣粗,於是出現了中國插花的簡化形式。除了文人插花,世俗插花也變得更加興盛。宮廷插花被達官貴人、富商巨賈等繼承下來,演變為富貴人家的廳堂插花。
中國插花
明代插花無論在理論還是技藝方面都已臻於成熟完善。明末清初,寫景插花的成熟與組合式插花的興起,帶給中國插花又一次輝煌。明清出現了不少插花著作,高濂的《遵生八箋》、沈復的《浮生六記》都有關於插花的論述,張謙德的《瓶花譜》、袁宏道的《瓶史》更是插花領域的知名專著。此外,清代“諧音插花”大行其道,幾乎到了“凡材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但清末開始,隨著社會的動盪以及文化的沒落,中國傳統插花藝術逐漸走向衰落。
縱觀歷史,中國傳統插花是以理學思想為哲學基礎,具有宗教、宮廷、文人、世俗等多種插花風格和形式的藝術寶庫,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系統的插花理論、精湛的插花技藝與獨特的賞花方式。重賞玩、重意趣是中國插花獨有的審美觀照,中國意境和中式審美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現。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插花藝術在現代越來越受到歡迎。2008年,“傳統插花”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祖先留下的豐厚遺產,中國傳統插花有必要得到進一步的關注、繼承、弘揚、振興。
中國插花
我們今天學習中國花道,除了能夠用花卉表達情感,發揮其裝飾家居、美化生活的作用,還可以從中瞭解和掌握中國歷史以及中國藝術史,在傳統歷史文化的薰陶中提高審美、陶冶情操,甚至通過學習花道中蘊含的全局觀下的取捨、細緻的觀察能力、解決問題的動手能力、對花及人的尊重等思維方式,“蒙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心中有壯闊山河,手中就能表現出“長河落日圓”;心中有清幽景緻,手中就能表現出“楊柳岸曉風殘月”……以花枝為筆,抒胸中逸氣,並用這樣的畫面感染觀者,則是我們學習中國插花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