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I在科技領域展現了驚人的創新能力和潛力,可以說,今年是AI技術爆發的元年。全球很多公司都推出了類似ChatGPT的產品,它們可以自動學習生成不同的圖片、視頻、文本、聲音等,為各種場景提供了智能化的解決方案,AI在某些方面已經足以替代甚至超越了人類。
AI技術越來越成熟,也有很多不法分子盯上了AI,以此騙取錢財。
據平安包頭微信公眾號消息,包頭警方發佈了一起利用AI實施電信詐騙的案例,一公司老闆被騙金額達430萬元。
事情是這樣的。
來自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有一天接到了“好友”的微信視頻電話,兩人經過短暫聊天后,這位“好友”以投標需 430 萬元保證金且需要公對公賬戶過賬為由,想借郭先生公司的賬戶走一下賬。
只是幫朋友走一下賬而已,加上又是通過視頻聊天確認過的,對於好友的臉和聲音都再熟悉不過了。於是郭先生並未多想也沒有核實,在對方聲稱已將錢打到其賬戶上以後,就將 430 萬元分兩次轉給了對方。
直到和真正的好友聯繫,郭先生才意識自己被騙。好在警方和銀行的通力合作下,僅用10分鐘就將詐騙賬戶內的336.84萬元被騙資金成功攔截,剩下的資金正在全力追繳中。
在這起騙局中,騙子的微信號並沒有造假,就是直接盜用了郭先生好友的微信號來進行視頻通話的。
更細思極恐的是,騙子不僅獲取了郭先生和好友的關係信息,還掌握了很多郭先生好友的圖片、音視頻信息用來訓練模型,才能在視頻通話時藉助 AI 換臉和擬聲技術進行詐騙。
這一系列因素,導致郭先生完全放下了防備心。也由此可見,騙子可能很久前就盯上了被盜號者郭先生好友,瞭解到該好友的“關係網”,誰有錢沒錢,跟誰關係好等等,再借助過往聊天記錄對被盜號者和朋友的對話風格進行研究,可謂前期準備得很充分。耐心有了,技術也沒落下,在很多人還沒開始用上AI工具的時候,騙子都已經掌握了AI技術。
萬萬沒想到,詐騙已經進化到如此程度。此事可以說已成為電信詐騙歷史上里程碑式的案件,標誌著電信詐騙進入智能化、定製化時代,專屬於每個人的詐騙劇本或許正在路上。
郭先生的遭遇並非個例。
在相關新聞下,諸多網友表示擔憂,連純文字聊天都分不清真偽的人,想要一眼辨別出 AI 照片和 AI 視頻都實屬強人所難了,更別說還有各種以假亂真的 AI 語音、AI 換臉甚至實時的 AI 換臉視頻聊天。
微信通話,視頻聊天,這還能怎麼防?
隨著人工智能和新興技術的發展,很多人發現,我們以前瞭解的很多識別真假的方法都逐漸失效了。不過所謂複雜的盡頭是極簡,只要做到“不轉賬”原則,任他詐騙手段如何發展,都不會蒙受經濟損失。
詐騙電話無論巧編何種理由,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謀求錢財。任憑對方說得天花亂墜,凡是提到打錢、轉賬、投資等,都要求見面確認。
除此之外,面對“與時俱進”地詐騙手段,提高防範意識依舊有必要,不輕易提供人臉、指紋等個人生物信息給他人,不過度公開或分享動圖、視頻等,保持謹慎心理不僅是保護自己的錢財,也是守住了家人或好友的錢袋子,因為你不小心洩露的信息,可能轉頭就被騙子用來詐騙身邊的人。最後記住,一旦發現風險,立馬報警求助。
編輯: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