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米蘭設計周落下帷幕不久,緊接著,5月末的威尼斯運河畔又熱鬧了起來:52個國家的設計師、藝術家和學者帶來的200多個項目——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於5月20日正式開幕。
開幕當天一早,DECO特約編輯搭乘威尼斯特有的“公交船”,航行近40分鐘來到雙年展的場館,開啟了深度看展之旅。我們在中國館意外地發現:今年,中國設計師們圍繞“城鄉更新”一共帶來50件作品,將中國設計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呈現得淋漓盡致。
“城鄉”問題在中國獨具特色,也一直備受關注,它持續影響和孕育著新的商業模式、生活方式。在我們的報道中,或許你會發現一些很重要的趨勢,並獲得啟發。
中國館
滑動查看 →
英國館
滑動查看 →
德國館
滑動查看 →
芬蘭館
作為全世界最前沿的博覽會之一,每屆威尼斯雙年展都會由總策展人制定一個主題,邀請全世界的建築師或藝術家們據此進行創作,繼而引領未來設計、藝術的潮流。今年,總策展人建築師Lesley Lokko提出了“未來實驗室”的主題,呼籲國際展覽應該成為“變革的推動者”。
“我們設想我們的展覽是一種工作坊,一個實驗室,在這裡,建築師等跨越創造性學科的廣闊領域,從他們的當代實踐中為觀眾——參與者和參觀者——繪製出一條路徑,為他們自己想象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
雙年展河畔的裝置,由加納建築工作室Adjaye Associates設計
策展人Lesley Lokko © Murdo Macleod
而更令DECO期待和好奇的是,今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出現了更多中國建築從業者的身影。在兩年的沉澱之後,中國設計師們將會以怎樣的作品回應本屆展覽的主題,向世界展現中國設計的別樣魅力?
在中國館現場,來自中國的設計師們用建築演繹著城鄉的更新與共生,在變與不變之間,為人類的生活方式描繪新圖景,交出了一份可以被稱為“優秀”的答卷。
穿越軍械庫的主題展覽展區,沿著河畔走向展區深處,中國館便赫然映入眼簾。
中國館的展區分為室內展、室外展兩個部分。進入場館,最為引人矚目的便是兩側卷軸形態的紅白立柱。中國館缺乏自然光線照明,燈光安裝也相對困難,容易造成展覽的基調偏暗,而立柱群的設計巧妙地解決了這個難題:這些立柱由半透明的材料製成,內設光源、隱約透光。柱基和立柱兩側的牆壁由鏡面玻璃覆蓋,立柱群在橫向與縱向的空間中被無限地複製,拓寬了視覺的邊界,也豐富了立柱光源的數量,讓整個展覽空間更加明亮,觀展體驗也更加舒適。
細細觀看便會發現,每一根立柱上都設計了一個內扣空間,用於陳列建築模型和圖片,展示近40年以來中國建築對人們居住環境、文化空間、自然環境和城市發展的影響。參觀者行走其中,如同漫步於一幅巨大的畫卷,而對著作品合影時,身影則會被映在鏡面空間中,成為展品的一部分。這一巧思似乎也暗喻著展覽的內容:是設計展,更是一個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故事。
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的主題是“更新·共生”,聚焦全球普遍關注的城鄉可持續發展議題,用近年來中國城鄉更新的代表案例和前沿探索,展現當代中國城鄉發展的解決方案和未來願景。
“在人居環境的營建上,中國人往往並不去刻意追求其永久性,而‘更新’才是一種習以為常的心態。”本屆雙年展中國館的策展人、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阮昕,針對主題做出瞭解釋,“‘更新’在中國文化和語境中意味著一種心境。變化為常態,但變化又兼具文化傳統的恆定性。這是一種‘不變中的變化’。”
室內展部分包含了展覽的三個章節“宜居·傳奇·百變群像”“宜居·更新·上海故事”和“共生·未來·自然復興”。三個章節相互映襯,共同探討了中國建築師們如何持續在更新中創造宜居環境、延續城市文化,通過技術革新實現居住環境與生態復興的共生平衡。
直造建築改造的新範菜市場,為浙江省縉雲縣壺鎮鎮的一個經營了20多年的舊菜場進行改造,在保留老菜場煙火氣的同時,解決了過去衛生和安全隱患的問題,升級了菜市場的外觀和使用體驗,一改過去人們對傳統菜市場“髒亂差”的印象,重新喚醒鄉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社區活力。
新範菜市場
亙建築事務所為有數千年製陶歷史的丁蜀鎮設計的丁蜀成校,為中國製陶手工藝技術的傳承而設計的非常規型培訓學校。在滿足學校和製陶工坊功能的基本需求下,建築師將製陶工藝和材料肌理運用在建築設計上,整棟建築古樸、厚重,與陶器相仿,使其達到了與丁蜀製陶文化“形神兼具”的效果。
丁蜀成校
攝影© 陳顥
建築師孟凡浩的城市底層聚落式辦公實驗,則將目光聚集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將杭州西溪溼地的自然肌理延續到辦公建築中,讓建築和人的生活方式融入自然。
城市底層聚落式辦公空間
此外,中國館還與上海設計周合作了特別單元,以“度·量·衡”為主題,用視頻形式為觀眾展示了設計如何以數據、標準和量化作為尺度,為我們的生活環境提高更精確、更精明的更新手段的。
在中國館場外的草坪上,室外裝置《宜居·迷》模擬了中國棋盤的佈局,在造型上和場內立柱群相呼應,為參觀者提供了一個休息、交流的空間,進一步由引發人們對人與自然的相處、環境利用率及宜居性的思考。
中國館在“不變”中尋求變化的創作手段,在今年雙年展金獅獎得主的巴西館中也可以找到相同的理念。隨著巴西各個地區的現代化發展,土著社區變得越來越邊緣化,環境也遭受了大面積的破壞,許多土著被迫從自己原本的家園逃亡。事實上,土著社區是目前巴西傳統文化和習俗保存得最好的地方,他們特殊的土地管理和生產實踐方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人類和所有生命都可以在這個共同的家園裡和諧相處。因此,面對如今巴西當代城市面臨的緊迫住宅、領土和可持續問題,策展人從巴西土著領地和傳統文化作為源頭,巴西館引領參觀者重新思考過去,將被人們遺忘的原住民建築重新帶回現代建築設計的視野當中。
有趣的是,為了增強參觀者的沉浸式體驗,巴西館將泥土鋪滿了整個展館的地板,所有的展臺都由夯土製成,泥土、地板、展臺,都成為了展品的一部分。在參觀過程中,我們觸摸、細嗅、摩擦泥土地面和展臺,身臨其境的觀展過程,讓我們在威尼斯也可以與巴西土著的生活環境建立聯繫,加深土地與人類生活共存價值的理解。
除了巴西館,我們在現場還看到了許多其他別出心裁的展館,在展品上玩起了花樣。例如獲得了“特別提及獎”的英國館,用裝置藝術代替建築模型,以概念性的方式闡述了散居在其他國家的英國僑民的社區建設。
通過視頻和大型裝置,展示了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社區當中,新移民是如何帶著他們固有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習俗去融入當地的社區的,而不同文化之間碰撞又會對當地社區產生什麼樣的經濟和價值觀上的影響。
有的國家館甚至將布展重心從室內轉移到了室外,對展館建築打起了主意。當我們走到雙年展的“花園展區”時,我們意外地發現瑞士館的牆被鑿開了,鑿下來的磚頭仍然堆放在牆邊。
走進一看才發現,原來這並不是布展工作的失誤,而是瑞士館和在它隔壁的委內瑞拉館,為了呼應雙年展“反殖民”的主題,故意將兩個場館之間的牆拆除的成果。
瑞士館和委內瑞拉館拆除的牆 © Martin Lauffer
兩個展館在原本牆的位置上,增加了一個用於連通的坡道,使過去兩個因為一座牆而相互孤立的展館在此之後相互流通。拆除以後的牆磚,一部分遺留在原來牆的角落,一部分被設計成瑞士館館內休息的長椅,改變了磚塊的用意。同時,在瑞士館的展廳中,鋪設了一個巨大的委內瑞拉館的建築平面圖織物,策展人邀請大家脫掉鞋子,赤腳踏上這張平面圖,用腳感受織物的柔軟,在瑞士館中用肌膚丈量委內瑞拉館的設計語言,以藝術的方式進一步消解族群之間的邊界。
委內瑞拉館的平面圖,最初由意大利建築師卡洛斯卡帕設計 © Martin Lauffer
這不是首個利用展館建築本身來當作展品的國家館,在去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上,德國館鑿開了場館的牆壁和地板,用暴露建築內部殘骸的方式,追溯和自省歷史記憶。今年,德國館並沒有修補場館,而是出人意料地收集了上一屆雙年展其他國家館撤展後留下的餘料,將場館當成倉庫,分類、保存預料,塞滿了整個場館。
在場館外,我們坐在餘料織物捲成的柔軟椅子上休息,看到德國館的工作人員還在雙年展中忙碌地向其他國家館收集餘料。在場館內部,還有兩個工作坊,現場的工作人員指導我們可以利用這些餘料重新制作新的物品,為廢物找回新的生機,實現材料可持續發展的訴求。具體而言,德國館向公眾拋出了問題:如果在這個時代,住房問題不再是不斷地建造、再建造,而是尋求廢物利用、激活空置空間的機會,結果會怎麼樣?
德國館收集來的展覽餘料 © ARCH+ SUMMACUMFEMMER BUERO JULIANE GREB
工作坊 © ARCH+ SUMMACUMFEMMER BUERO JULIANE GREB
在今年的建築雙年展上,我們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策展人正在探索建築展覽更豐富多樣的展覽形式。它是可以脫離文本與建築模型的,又是也可以像藝術展覽那樣以裝置和沉浸式空間的方式展出。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加拿大建築師維托爾德·羅伯津斯基 (Witold Rybczynski)所述,“繪畫和雕塑是獨立自主的藝術,但是建築始終是特定環境的一部分。”這意味著當我們談論一件建築作品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同時思考它對周邊環境、自然、人類社會甚至是整個時代的影響。
而今年雙年展《未來實驗室》所展望的,正是能夠從“建築嘉年華”的形式中跳脫出來,在當下為期半年的展覽活動中,推動更多的人對我們未來的生存環境做出改變,展覽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試驗場。
建築工作室DAAR的作品 © Andrea Avezzù
看完威尼斯雙年展的作品,你最喜歡哪個場館?哪個設計作品呢?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DECO將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監製 | Tango
特約作者 | 施越 sylvia 設計 | Freda
編輯 | 冷麵 助理 | 陳忻蔚
圖片來源 | Christian Richters、David Chipperfield、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Dennis Gilbert、Domus、Hélène Binet、Oskar Da Riz Fotografie、REX ZOU、Santi Caleca、Simon Menges、Tom Welsh、Ute Zscharnt、上海設計周、Absinthe Shi、章魚攝影、陳顥
本文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權所有,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投稿,請聯繫留言獲取轉載、投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