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頭最憤怒一幕衝上熱搜:人性最大的愚蠢,是底層互踩

北京街頭最憤怒一幕衝上熱搜:人性最大的愚蠢,是底層互踩

這幾天,一個很短的視頻,卻惹怒了許多人。

北京某商廈門口,幾個外賣小哥坐在門前臺階上,正得以片刻喘息。

突然一個物業人員,拎著一桶水來了。‍‍就在眾人疑惑時,他打開瓶口,對著臺階,就灑起了水。

坐著的幾個外賣小哥,只能狼狽迅速起身。

他們的臉上沒有太多不滿和怒氣,更多的是那一抹難以收起的尷尬。‍‍‍‍‍‍‍‍‍       

大抵是看多了類似糾紛,或是手上還有未完成的單子,他們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我無法理解的是,城市奔忙了一天,他們可能很累,只是坐在臺階上休息一下,又何必如此讓人難堪?

若是擋了路,良言規勸起身即可。

若是有更多的思慮,可以在門口放上一些專供休息的凳子。‍‍‍

可物業人員選擇的,卻是最傷人心的“簡單粗暴”方式:直接潑水在臺階上,讓外賣小哥無法坐下,灰溜溜的被趕走。

有人說,“人性中最醜陋的不是貪婪和狂妄,而是為難他人。

特別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利用手中的權力,處處為難他人,這才是人性中的惡。”

但說實話,比起憤怒,我生出的還有一種莫大的悲哀。

物業工作人員,和外賣小哥,同是辛酸打工人,各知彼此不易與艱辛。

同是掙扎生存在這底層人世間,何必相互為難,相煎何太急?

想起一句話,“上層社會人捧人,中層社會人比人,下層社會人踩人。”

聽起來很扎心,太多時候,我們卻無法不承認。

在這奔波不停的世界,底層傾軋互啄,是我們永遠迴避不了的人性弱點。

每談及這個話題,我都無法不想起,那個至今讓我印象深刻的悲劇。

2021年,湖北仙桃。新的一年,時間才剛剛駛過兩日。

1月3號的凌晨,萬物已寂靜。為了能多掙點錢,43歲的外賣員老杜還在外面跑單。‍‍‍‍‍‍‍‍當他來到一小區門口時,卻被保安攔了下來。

一個擔心超時急著進去送餐,一個被突然打擾了睡覺。

矛盾和爭執瞬間迸發,保安不知從哪拿出一根棍棒,狠狠敲在了老杜的頭上。

妻子趕到現場時,只看到人已經倒在血泊中,一動不動。‍‍

就在出事前幾分鐘,他才給她打了電話,她叮囑他不要太急,要好好說話。‍再見,卻已是陰陽兩隔。

新年的伊始,凌晨半夜,一箇中年人還在刺骨的冷風中奔波。

遇到了另一個同樣為了生活,不能回家的中年人。‍‍

一場衝突,卻引發了這樣一個讓人心酸悲痛的結局。

一個細節更覺難受:元旦那天,老杜總共跑了80多單,一家三口,他們正在憧憬著越來越好的未來……

可最終,一切都終結在了老杜妻子那句無力的吶喊中:

“我們都是出來討生活的,保安幹嘛要這麼為難他?”


事發後,我就一直在想:

如果當時老杜的語氣能再軟一些,如果當時保安能夠感同身受一些。

悲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

兩個家庭,會不會就不會因此破碎?‍‍

可惜,已經沒有如果。

可惜,在各自的荊棘中,太多人在第一時間選擇了互相傷害,而不是相互取暖。

當我在搜索欄輸入保安和外賣員。‍‍赫然眼前的,是“外賣員下跪求保安歸還車鑰匙”。

是“外賣員被保安用鋼叉鎖脖,同事怒斥太欺負人”……

當我企圖在打工人之間,尋求一條共同的情緒連接。‍‍看到的是“奶奶病危請假,被hr要求證明是親奶”。‍‍

看到的是,崑山某電子廠,負責給新員工發證的老員工。‍一邊喊名字,一邊隨手就把員工證件扔到地上。‍

被唸到名字的他們,只能彎腰低頭,撿起被扔一地的尊嚴。‍‍

你永遠也想象不到,人可以在自己怎樣極小的權力內,作威作福。‍‍‍

但你永遠可以見證,同在社會底層的苦海,淋過雨的人,又把別人的傘撕碎的悲哀。‍‍‍‍‍

有人說,在世間,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皎潔。

可在這條孤獨過冬的路上,我們需要仰仗的,究竟是互相扶持的成全,還是互相傾軋的為難?

都曾領略過世界的殘酷,生活的辛酸。‍可每當我們回望世界,那些糟糕,那些傷害,縱然會留下痕跡。

但在漫長歲月裡,能撫平這些傷痕的,一定是,也只能是美好,是理解,是包容。

任何互啄,只會讓本就顛簸的生活,更覺無望。

一絲互助,卻能讓原本晦暗的劇本,生出光彩。

當我為物業灑水驅趕外賣小哥而感到悲哀時。

昨天,其實熱搜上還有另一個故事,疏解了我的鬱悶與失望。‍‍‍‍‍

廣東東莞,突然一陣狂風驟雨,路邊的樹都一下子被吹斷了。‍

一個媽媽用力護著懷裡的孩子,在暴風雨中艱難前行,混身狼狽。‍‍

危急關頭,路邊的店鋪員工發現了她們,立馬高聲呼喊她們進到屋裡。‍

男員工幫忙把母女拉進來,女員工細心扶住玻璃門,以免磕到小朋友的腦袋。‍

一個舉手之勞,在一場暴風雨中,避免了一場悲劇,溫暖了一座城市。

誰說強者護持,弱者互撕,就一定不是偽命題呢?‍

“底層再難,善良的人也可以互相取暖。”

永遠無法忘記疫情中,鄭州富士康的故事。

當許多孩子選擇徒步回家,附近的居民,不約而同在路上放滿了食物。‍‍

冒著被吊銷駕照的危險,不少貨車司機也選擇了堅持帶老鄉們回家。

不會感天動地的豪言壯語,他們只有一句最質樸的,“能幫,咱就幫助一下。”

而這一路,沒有一個交警為難,只有無數的敬禮和放行。

在那一刻,他們都知曉彼此的苦和難。‍‍

永遠無法忘記馬路上,一個交警和一個老人的背影交錯。‍‍‍‍遠遠看到老人吃力騎著自行車,帶著一大簇氣球從路口駛來。‍‍‍‍‍‍‍‍‍‍‍

正在執勤的交警沒有說話,沒有阻攔,而是默默轉過了身。

可他不知道,那一刻:

“在他身後,老人是帶著對生活的期許,轉過了人生這個彎。”‍‍‍‍‍‍‍‍‍‍‍

永遠無法忘記,一個發生在公交車上的感動。

青島21路公交,患有舞蹈症的男子,無法正常行走,正常生活,正常工作,他每次都是踉踉蹌蹌來到車門口。

沒有嫌棄,甚至沒有一絲的不耐煩。

司機師傅每次都是耐心扶他上車,落座,再送他至終點站。

一句“21路真好,謝謝大哥”。‍‍‍‍

一句“沒事,我們師傅都願意幫你。”

在這個諾大的城市,守護了一個孤獨而無助的人。‍‍

很多時候,善惡只在一念之間。

踽踽獨行的人生路上,難免有悲涼,每個人活著都是一場荊棘。‍‍‍

淋過雨的人,撕碎別人的傘很容易。

難得是,自己淋著雨,也奮力為別人撐起一把傘。

努力打敗互相傷害的戾氣,戰勝互相傾軋的情緒吧。

那樣,本就荒唐的世界,才能少一些傷心和悲劇。‍

努力多一些相互溫暖,互相扶持吧。

那樣,我們才能一起順利越過這千難和萬阻。

這個世界,方能,用微光也造炬成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