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陳洪綬 童子禮佛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今年夏天,各色觀寺裡面都是熙熙攘攘、香火鼎盛。
為了避免求財求到送子娘娘的尷尬事情發生,在出發之前,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各路神明的“主營業務”。
宮、觀——道教神靈
《中華道教大辭典》“宮觀”條認為:宮觀是道士修道、祀神的活動場所,是道宮、道觀的合稱。
歷史中的第一座“觀”,位於陝西周至縣終南山麓,名叫“草樓觀”。為什麼這麼一個小地方能有歷史上第一座道觀,那就不得不提起來這個地方的古稱——“周關”。
沒錯,就是“老子騎青牛出關”的那個“周關”,同樣也是周關令尹喜觀星望氣,物色真人,慧眼識老子,留下道德經的那個“周關”。
尹喜在周關結草為樓,觀星望氣,建成草樓觀。
從這個典故之後,“觀”字就代表了修道者或求仙者觀星侯氣,溝通人神的玄妙處所。
如果這個地方是皇帝親自祭祀神靈的祠宇,或由皇帝下令建立,就會被冠以“宮”名,以顯示其不同於一般道觀的地位。
宮觀,宮觀,就是這麼來的,指的是道教供奉神仙的地方。
明 周顛(傳) 十六神仙圖(局部) 弗利爾美術館藏
聊到這裡,大家沒忘記之前提到尹喜建造的“草樓觀”吧,後藉著這個典故的指引,周穆王姬滿在終南山麓草樓觀原址建造了“樓觀臺”。之後歷經二十一姓皇帝,兩千四百年,有毀壞也有重建,如今依然振存,可以說是天下所有道觀的老祖先,也可以說是天下第一福地。
在歷經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後,樓觀臺原本單薄的一座“草樓”已經發展成為巨大的宮觀建築群,有包括老子墓在內的六十多處宮、觀。
其中說經臺是樓觀臺的中心建築群,坐北向南,中軸線上自南而北有:山門、靈官殿、老子祠、啟玄殿、鬥姥殿、救苦殿、後山門,中軸線兩側有太白殿、四聖殿等配殿、廂房、碑廳、藏經樓等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光聽著這些建築的名稱,大致就能夠知道道觀中常供奉的神仙都有誰。
靈官殿中供奉著王靈官,是薩真人薩守堅的弟子,他嫉惡如仇,敢作敢當,一張紅臉膛,額上還有一隻眼,三目圓睜,鋸齒鐐牙,虯鬚怒張,披甲執鞭,威武兇猛,是道教當之無愧的守護神。所以靈官殿往往被安排在道觀一進門的地方,守護著整個道觀。
王靈官
老子祠供奉的是老子,被認為是道教思想的創始者,他提出來了“道”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三一”之間的神秘關係又演化出來了“一氣化三清”的傳說,認為元始、 靈寶、 道德三天尊都是從至高無上又無影無形的“道”中生化而來。
有趣的是,老子在道教中也被認為是太上老君(又稱道德天尊)的化身之一,除了在老子祠中單獨供奉,他的本尊道德天尊也會在三清殿和其他兩位天尊一起供奉。
明 唐寅 《老子圖》 大英博物館藏
在兩千多年的發展中,逐漸地,道教的神仙變得如天上的繁星一般多,一般會單獨設殿的還有玉皇大帝、東西王母、鬥母、真武大帝、土地、城隍、雷部諸神、財神等。這些神仙各司其職,玉皇大帝執掌天地經緯、日月星辰與四時氣候;城隍、土地護佑一方百姓;鬥姆元君具有生育、護衛和治病驅邪的神職。
寺、庵——佛教神靈
寺廟二字,在我們現代口語中幾乎都是連用的,代表著佛教信徒供奉佛祖和日常居住的屋舍。也有一部分對古代歷史很熟的朋友們也知道,最古的時候“寺”字是宮廷的官署衙門的一種稱呼,比如大理寺、鴻臚寺、太常寺等等。
最早的佛教寺廟要追溯到東漢時期,天竺僧人以白馬馱經來到洛陽的鴻臚寺。這鴻臚寺原本是接待外賓的政府部門,但是因為暫住在這裡的天竺僧人太過於有名,乾脆在改建的時候將鴻臚寺改名為“白馬寺”,“寺院”“寺”這才變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稱。
白馬寺 圖源:洛陽白馬寺官微
既然說到白馬寺,我們就來看一下白馬寺的“寺貌”:白馬寺建有五重大殿,由南到北排列,依次是天王殿、大佛殿、觀音殿、大雄殿、接引殿。除了五大殿之外,毗盧閣也建在中軸線上,位於寺廟的最裡端,左右分別是法寶閣和藏經閣。
白馬寺 寺貌
從白馬寺的建築佈局,我們能夠看到鮮明的佛教思想體系結合中國傳統等級,層層空間依次遞進,兩邊由中軸線對稱,展現了嚴肅的秩序感由此體現。
天王殿為第一重殿,正中供奉著彌勒塑像,左右供奉著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韋馱天尊塑像。四大天王和韋陀都是佛教中有名的護法天神。
北宋 佚名 《瑞光塔四天王像》其一 蘇州博物館藏
第二重殿為大佛殿,是白馬寺安排佛事的場所,平日裡僧人的早晚課誦也都安排在這裡。
第三重殿供奉著的觀音恐怕是中國最貼近民間的佛教神靈了,早在宋代,觀音已經成為各個階層共同認可信奉的對象,傳說她可以幫助俗世的人們脫離苦厄,逢凶化吉。觀音的“靈驗故事”自古有著極為廣泛的傳播,遇難念觀音的名號已經成為大家的“保命通識”。
南宋 佚名《水月觀音像》 奈良國立博物館藏
白馬寺地勢平坦但稍有坡度,緩慢上升的地勢更加強了南北軸線縱深感,這一條軸線由下至上是白馬寺整個佈局中的精髓,隨著地勢的升高,殿堂的重要性逐步加。
大雄寶殿是任何一個寺院最主要的建築。白馬寺的大雄寶殿供奉著東方淨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正中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以及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佗佛。三佛端坐中央,兩邊韋馱、韋力,手持法器,守衛左右。十八羅漢分列兩旁,栩栩如生。
這十八羅漢還是白馬寺的鎮寺之寶,是元代的造像,國內僅存一套。
元 佚名 《十八羅漢圖對幅》
很多寺院只有四重大殿,白馬寺因為規模宏大,所以在大雄寶殿之後還有接引殿,內供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像。不過和其他大殿不同,拜佛拜接引佛的還是少數,一般民眾只有清明節等特殊日期才會拜拜。
祠、廟——祖先祭祀
在寺、廟、庵、宮、觀、祠中,最容易被人混淆的反而是“廟”,因為它一般都和“寺”連用,稱呼“寺廟”。但是如果我們努力回憶一下,“廟”字被單獨使用的情況其實也有不少。
看古文比較多的朋友應該知道“太廟”這個詞,《禮記》中說:“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
它代表的是帝王祭拜祖宗的聖地。皇帝有皇帝的太廟,百姓有百姓的家廟,直至漢代,廟這個字開始和土地廟混在一起,最後變成了祭拜鬼神的通用稱呼,比如說“孔子廟”“關帝廟”等,其中“關帝廟”基本上是每本武俠小說的標配,即便是沒見過,也應該都看過。
唐 吳道子 先師孔子行教像拓片(局部)
“孔子廟”就更不用說,山東曲阜的孔廟就是中國最大的廟宇建築,前後九進院落。廟內有殿堂、壇閣和門坊等464間。四周圍以紅牆,四角配以角樓,是甚至仿北京故宮樣式修建的。
至於“祠”嘛,雖然也是祭奠祖先的場所,但是要比“廟”有著更多的用途。
在宋代,宗族制度受到張載、程頤、朱熹等大理學家的支持,而“祠”作為宗族大家庭所有人的“共享空間”,隨著宗族制度的繁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朱熹在《家禮》這本書裡明確了祠堂的制式:“首先,正寢之東獨立的祠堂三間;其次,若是家貧地狹,則止為一間……亦可正寢,謂前堂也;最後,地狹則於廳事之東亦可。”
所以只要有宗族,不論大小,都要有祠堂。
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平時各房子孫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務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場所。更重要的是,一旦族內有重要事務,族親們都會自覺前往祠堂,在祖宗的面前決定重要事宜。
在廣州珠三角洲,就有著明清的祠堂建築群。這些祠堂都是大文人的宗族祠堂,其中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以一路三進三開間為建築的主要形制,在建築元素上使用儀門、照壁、月臺等多種輔助元素,寓意深遠,又帶有濃厚的中式美感。
參考文獻:
[1]胡銳. 道教宮觀文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3.
[2]陸琦.西安樓觀臺[J].廣東園林,2019,41(04):97-100+108.
[3]韓璐,陳茜,段曉旭.洛陽白馬寺空間佈局初探[J].低溫建築技術,2019,41(08)
[4]梁思成.中國的佛教建築[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61(02):51-74.
[5]賴瑛. 珠江三角洲廣府民系祠堂建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
[6]嶽夢瑤. 宋代觀音信仰中國化問題研究[D].華中師範大學,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