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慢性咳嗽的千古名方

治慢性咳嗽的千古名方

全國名老中醫李錫光教授善於運用經方麻杏石甘湯,尤其對一些因外感失治、誤治而導致的久咳不愈患者,經抗生素治療效果差的,以麻杏石甘湯化裁,往往每獲佳效,請跟隨小編一起學習李錫光教授對麻杏石甘湯的獨到運用。

麻杏石甘湯出自《傷寒論》,由麻黃、杏仁、石膏、炙甘草四味藥組成原治太陽病,發汗未愈,風寒入裡化熱,汗出而喘者。藥雖四味,但配伍嚴謹,組方精當,後世用於風寒化熱,或風熱所傷,但見肺中熱盛,身熱喘急,口渴脈數,無論有汗、無汗,屢收良效。

但觀前人用之,總以熱象較著,新發咳嗽、氣喘多用。李錫光教授常感上述治療範圍過於狹窄,典型症狀如上者較少見,臨床上經常碰到一些因外感失治、誤治而導致久咳不愈者,經抗生素治療,效果不著,以麻杏石甘湯化裁,往往收到較好的效果。

方中麻黃為君,辛溫宣肺定喘兼洩熱,乃“火鬱發之”之意;配辛甘大寒之石膏苦寒瀉火,使宣肺不助熱,清肺不留邪,二者相製為用;佐以杏仁降肺氣、清肺平喘;炙甘草益氣和中。諸藥合用,共奏清瀉肺熱、止咳平喘之功。

臨床觀察發現,麻黃、石膏的用量大小在療效上起到關鍵作用,麻黃雖為辛溫,但重用石膏後,借石膏辛涼之性以制麻黃辛溫發散之力,並使本方轉為辛涼清熱之劑,能大大提高療效,咳喘諸症能更快得到緩解。在臨床運用時,二者劑量之比多為1∶5~1∶10,石膏用量可達60~90g,但石膏藥性寒涼,易傷中焦脾胃,對脾胃虛寒者,應限制其用量,或與健運脾胃藥同用。

若風寒或風熱表證未除,當酌加解表之品,如荊芥、牛蒡子、金銀花等;若津傷汗少,可加知母、蘆根、天花粉等;若咳嗽痰多,可加魚腥草、浙貝母、桔梗、瓜蔞、連翹、黃芩等;若遇血壓明顯升高者,麻黃宜慎用。臨床上只要是肺熱所致咳嗽、咳痰,特別是感冒後久咳不愈者,均可用本方治療,不必拘泥於“身熱、汗出而喘”。

驗案

劉某,男,43歲,農民,2004年8月30日初診。

咳嗽、咳痰反覆1個月。患者1個月前感冒,當時發熱、咽痛、輕咳少痰,自服感冒藥,症狀無緩解,繼而熱勢增高,咳嗽,咳濃痰,痰有腥味。到醫院檢查,肺部CT提示左下肺支氣管擴張。曾反覆靜滴多種抗生素,用藥時症狀緩解,但不能痊癒。現症見:低熱、咳嗽、咳痰,痰黏稠難咯,色黃,咳嗽劇烈時左側胸痛,食慾減退,口乾,大便秘結。查體:體溫38.8℃,神清,面色潮紅,少氣懶言,精神較差,兩肺呼吸音稍粗,左中下肺可聞及大量溼性囉音,心率94次/分,律齊,未聞及病理性雜音,雙下肢無水腫。舌暗紅,苔黃膩,脈弦滑。

中醫診斷:咳嗽(痰熱鬱肺)。

西醫診斷:支氣管擴張。

治則:清熱肅肺,化痰止咳。

方藥:麻杏石甘湯合溫膽湯加減。

麻黃8g,杏仁10g,石膏40g(先煎),甘草10g,陳皮10g,法半夏12g,竹茹12g,茯苓15g,枳實10g,黃芩12g,魚腥草10g,丹參15g,桔梗15g,瓜蔞仁10g。4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患者訴服藥2劑後咳嗽反多,痰量增加,感噁心欲吐。患者及家屬疑慮,謂何以服藥後症狀反而加重?經多方解釋方肯再服。服完第3劑後,痰量開始明顯減少,仍感噁心,不思飲食,低熱,大便5日未行,舌脈同前。上方加大黃6g,桔梗減至10g。5劑,水煎服,日1劑。

三診:大便已通,咳嗽、咳痰明顯減少,不發熱,食慾不振,腹脹滿,舌暗紅,膩苔漸消退,熱勢已退,痰溼仍重。上方去麻黃、石膏,加山楂10g、萊菔子10g。4劑,水煎服,日1劑。

四診:偶有咳嗽,痰少,腹脹納呆,口渴,舌暗苔少,脈弦。痰熱已去,氣陰兩傷。治宜益氣養陰,清養補肺。

處方:黨參20g,黃芪20g,麥冬12g,五味子10g,杏仁10g,地骨皮10g,天花粉12g,玉竹15g,甘草6g,丹參15g,牡丹皮15g,神曲10g。5劑,水煎服,日1劑。

本案患者開始為外感風熱,遷延不愈,入裡化熱,致痰熱鬱肺,先以麻杏石甘湯合溫膽湯清熱肅肺,化痰止咳。方中桔梗可開宣肺氣、祛痰、排膿、引藥上行,重用桔梗加強祛痰排痰作用,但因其所含桔梗皂苷有反射性興奮嘔吐中樞作用,故服後咳痰反多,噁心欲吐。三診後,痰熱已清,舌暗苔少,脈弦,為肺氣陰兩傷,以生脈散為主方加減,清養補肺。

老中醫經驗精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