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如何區分少陰太陰合病和厥陰病?要區分嗎?要還是不要,都是個問題。
其中是4個概念及其相互關係。少陰:虛證;太陰:裡寒、水飲;厥陰:?(省略)。
少陰與太陰合病,只能是限定的概念,不能是少陰中風或少陰傷寒,同時也不能是太陰中風。例如真武湯的兩個證型之一,再如四逆加人參系列。合併病一定是限制定義的,例如太陽陽明的合病、並病,一定不能是陽明中風,只能是陽明裡病。這種“不言而喻”的限制,並且沒有詳細的說明,只能拼理解力。
例如太陽陽明合病的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並病如麻仁丸、桂枝加大黃、桃核承氣湯等,都必須排斥陽明中風,只能是陽明裡病與太陽的表裡同病。
少陰本虛,無所謂表裡但可以和表裡合病,例如少陰有中風傷寒,有三種裡病的合病,自己去看條文。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282]
嘔逆、心煩,裡病都會有,無論是陽明、少陽、太陰裡病,沒有特殊性。特殊在於“但欲寐”。陽明津虛,也會但欲眠睡。少陽中風,血弱氣盡,為什麼少陽中風直接屬厥陰,因為本質是合病了少陰,只是歸為特殊類型。
自利不渴、自利而渴,有無津虛是鑑別少陰、太陰,證見嘔逆、心煩、下利。
小便白並不是充分的條件。但欲寐、下焦虛,白不白無所謂。小便清長,兼下利嘔逆,本已合病太陰裡寒水飲。
為什麼強調下焦?因為少陰病位不在中焦。例如,條文經常提到“飲食如故”排除太陰病。所以少陰病的病位可以是上焦或下焦,例如吳茱萸湯的用法。也是吳茱萸的用法。有些半截就認為吳茱萸入肝經、下焦,不知道也治上焦。
所以除了虛實,還要加上三焦的病位概念,才能鑑別。
最後都有哪些少陰太陰合病類型。條文很多,四逆湯有很多都是合病。四逆湯既是其髒有寒的基本方,又是合病少陰的常見方,即厥陰病的常用方,所謂“三陰通用方”,但用起來有細節差異。
例如283條脈緊汗出咽痛而復吐利,這時候既不是傷寒也不是中風,而是少陰亡陽,兼裡寒,急當救裡,是合病。注意這裡亡陽依然是指表位津虛,而非指裡寒。
少陰太陰合病條文非常多如283、284、287、292、298、304、305、306、316等等。看下316: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316]
宋本日數有很多是六日六經的套路,一般是暗示表裡問題,即三日在表,四五六在裡,直接略過,辨證不是辨日數。
腹痛小便不利有裡結水飲有裡證,四肢沉重痛溢飲,自下利為水飲或兼虛,此為有水氣,即表裡都有邪氣水飲。所以可以兼支飲咳嗽,或二便問題,或嘔逆,為啥是真武湯?
茯苓白朮生薑芍藥附子。苓術是太陰水飲,配附子通常都是虛而有寒邪,或表或裡或兼表裡。用生薑沒有用桂枝說明不是太偏表,而且生薑可以治支飲、嘔。術附可以並走皮內逐水氣,表裡兼顧,芍藥可以止痛除水。整個方沒有偏於補益,是偏溫滲的,辛溫苦溫淡滲。
所以還是前面4種基本概念,少陰病到底是啥,厥陰病到底是啥?搞不清就麻煩了。少陰病二三日無裡證那就是表證,是要發汗的,病在表微發汗。其實發汗都是微似汗,太陽病如此,少陰病條文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因為更虛。虛證合病實證有寒的祛邪法,特點是常用附子,但是附子並非補藥。當成補藥吃壞的人都是被庸人誤導。還有吃得吐血而亡的老師連寒熱都分不清,以為可以寒熱陰陽不分。
最後,太陰與少陰的合病,為什麼一定是厥陰病?因為必定會見到厥利嘔噦。所以少陰合病太陰一定是厥陰病。
傷寒論細節很多,概念不清,才會有如此多的問題,條文前後可相互印證。
——2023.05.19
點個在看你最有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