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劇人設被吐槽了?

新劇人設被吐槽了?
本文原創自微信公眾號“南都娛樂”,微信號:nanduent
《後浪》主創回應質疑

採寫_本刊記者 蔡麗怡 實習生 謝心月 

圖片:受訪者提供

最近,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中醫劇《後浪》正在東方衛視和優酷熱播,它聚焦中醫傳承,也講述新老文化的激烈碰撞。該劇主創陣容強大,由執導過《喬家大院》《人間正道是滄桑》等口碑佳作的導演韓曉軍執導,擅長描繪都市、情感、家庭題材的六六、葛羚攜手編劇,吳剛、趙露思、羅一舟、張萌、江珊等實力派與當紅年輕演員共同主演。主創初衷是讓“專業門檻較高”的中醫題材走近觀眾,展現年輕“後浪”們的成長之路,也讓大家領略傳統中醫文化的無窮魅力。


不過,劇集開播後,主要角色的人設問題引起了觀眾的爭議,其中,由趙露思飾演的孫頭頭、吳剛飾演的任新正,質疑聲較多。不少人認為孫頭頭沒有受過嚴格的相關教育,人設也是個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半吊子”,難以揹負傳承中醫文化的大任;而任新正“爹味重”、說教感強,讓人不易將其代入循循善誘的傳承者形象。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看好這一對猶如“唐僧和孫悟空”般的師徒,十分期待他們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 


中醫是國產劇較少涉獵的題材,如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講述中醫文化,打破大眾對於中醫刻板的印象,引起人們對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視,是這類題材不可忽視的命題。近日,南都記者採訪了《後浪》導演韓曉軍、男主角吳剛。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中醫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寶庫,希望通過這部劇拋磚引玉,讓更多人主動去關注、瞭解這一領域。至於角色人設的爭議,他們認為應該“繼續往後看”,所有的戲都在講人物成長,這部戲也一樣。



“爹味重”、說教感強?

吳剛:角色會不斷反思和成長


《後浪》劇情圍繞著任新正與孫頭頭這對師徒的故事展開。吳剛飾演的任新正是致力於廣傳中醫的中醫藥大學教授,他辭職創辦“中醫傳承班”,希望培養出真正能將中醫之道傳承下去的接班人。 


對於任新正這個角色,吳剛在採訪中表示,該角色最大的魅力在於其形象比較立體,“他作為醫生和老師是很優秀的,但他身上又有傳統的甚至比較封建的那一面。所以他在家中表現出來的樣子可能是不太完美的,他控制不住脾氣,當甩手掌櫃,很多事憋在心裡。”人物身上的兩種色彩雜糅在一起,構成了更立體豐富的人物內涵,也增添了戲劇效果,但也因此面對觀眾們對任新正“爹味重、說教感強”的人設質疑。


吳剛回應說,任新正這個角色也會隨著劇情發展不斷反思自己、不斷改變,他並不是一個冥頑不靈的人,他的成長之路也一樣值得期待。導演韓曉軍則表示,他看過吳剛之前演的人物,相對比較板正,而這次吳剛在《後浪》中給予大家一個驚喜,“他跟這幫孩子們在一塊兒的時候,他真的是特別年輕!他特別喜歡跟年輕人在一起,這是出乎我意料的。包括他跟宋靈蘭(江珊 飾)演的夫妻戲,也特別舒服,給了我們很多驚喜。” 


吳剛也坦言飾演這個角色並不容易。中醫是一門很複雜的學科,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為了演好任新正這個角色,除了常規案頭工作以外,他在拍攝前還隨同全劇組去了大理,跟著中醫大師劉力紅學習了中醫的一些基本理論、手勢動作等,力求在表演時更加專業,更具感染力。



最具反差感的師徒

任新正與孫頭頭被喻為

現代版“唐僧和孫悟空”


《後浪》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就是“傳承”。任新正拜岳父為師,是對中醫文化的傳承,而他後來辦中醫師承班並教導孫頭頭、任天真等年輕人,也是為了將中醫文化傳承下去。任新正與孫頭頭充滿戲劇性的初次相遇,一個是看上去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老中醫,一個是在塵世裡摸爬滾打,吊兒郎當、不學無術的“小混混”。兩個八竿子打不著一塊兒的人在機緣巧合下結成了師徒。 


劇中,趙露思扮演的孫頭頭就像一個不定時炸彈,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流露出乎意料的反應,有時給人驚喜,有時又給人驚嚇。她是傳承班的“開心果”,也是“闖禍王”。不過,網友對於孫頭頭初登場的人設也存在一些爭議,認為這個人物“沒文化、沒禮貌”,一個咋咋呼呼沒有邊界感的女生,如何揹負傳承中醫文化的大任? 


對此,導演韓曉軍表示:“關於孫頭頭的問題,我認為觀眾大家可以往後看。她跟孫悟空一樣,從一個石猴慢慢變成行者,她需要一步步成長。其實所有的戲都在講人物成長,我們這個戲也一樣。”韓曉軍又認為,趙露思是一個“老天賞飯吃”的演員,具有很好的表演天賦,對人物理解到位,也是劇組的“氣氛擔當”,她每天都讓自己保持在一個特別興奮的狀態,與劇中其他演員的配合是一個“水漲船高”的狀態。 


吳剛在採訪中聊起趙露思,也說這位成都妹子性格活潑可愛,有她在,劇組氣氛總是非常好,兩人的相處就像歡喜冤家,互相“嘲笑”或“告狀”,特別逗趣。有觀眾說,任新正和孫頭頭就像“唐僧和孫悟空”,是一對極具反差感的師徒。導演韓曉軍笑道:“關於他倆像唐僧和孫悟空,我認為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一件事。大家站在各自立場,可以有各自的理解。看完全劇後,觀眾對這個看法可能會有新的認識。”或許這也是《後浪》想要給觀眾的感覺,將嚴肅深奧的中醫題材融入詼諧幽默的生活故事裡,打破觀眾對中醫劇的刻板印象,也讓中醫文化不再那麼有距離感。



中醫文化的傳承

吳剛:我從一無所知,到深受震撼


關於中醫文化的傳承,往深講確實很深奧,怎麼讓普通觀眾能夠看明白,影視劇是最好的“拋磚引玉”。吳剛在採訪中表示,中醫這個題材並不能說是“小眾”,大家在生活中也常常聊中醫、用中藥,只是這個題材專業度太高,有一定門檻。《後浪》這部劇無疑給大眾一個深入淺出瞭解中醫文化的機會。韓曉軍導演表示,團隊在創作中也一直思考如何將“前浪”的厚重和“後浪”的活潑,透過影像展現出來,“厚重與活潑,對中醫來說,它就像陰與陽,它們必須要平衡。” 

除了將晦澀難懂的中醫術語化繁為簡,以觀眾們易於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展現出來之外,《後浪》也關注到了在文化傳承背景下,師徒之間的惺惺相惜、家人之間的相互扶持、朋友之間的寶貴情誼。提到《後浪》目前的劇情和臺詞中,有一些中醫比較“神乎其神”的地方,韓曉軍表示,主創團隊並沒有以“傳奇劇”的手法去拍中醫,反而是“真實的、落地的”。他說:“我們做這個戲之前,大量地瞭解了很多資料。中醫跟西醫不一樣,中醫是看人,西醫是看病;中醫調理為主,西醫對症下藥。中醫對病人望聞問切,就像心理醫生一樣,在某種程度上他要了解你的家庭、生活、你的基因,你的各個方面,中醫通過這種點滴來知道你的病源來自哪裡。”



導演也表示,在拍攝期間,劇組眾人都加入了養生的陣營裡,開始調整作息,更加重視身體健康,“就像我們劇中臺詞所說,‘如果想身體好,晚上10點就斷網。’這真的是一個好辦法,因為晚上10點到凌晨3點,是身體自我修復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你在這個時候安心入睡,你身體裡很多小疾病是會自己修復的。” 


《後浪》播出後,吸引了一大批對中醫有好奇的“路人粉”,導演也希望可以通過這部劇讓更多人自發瞭解中醫文化並參與到傳承傳統文化的隊伍中來。吳剛說:“我在接這部戲之前對中醫完全一無所知,是門外漢一個。這次有了一個契機,讓我在中醫博大精深的寶庫外面看了一眼。對中醫文化的傳承,我不敢談什麼建議,但(拍完這部戲)深受震撼。”

編輯:css



如果你想合作——
新媒體商業合作
請通過以下方式聯繫
微信號:ZDGYing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