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政策吹風會現場 資料圖片
21世紀經濟報道在會上獲悉,僅在2022年,國家層面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就達40多項,帶動地方出臺配套政策文件270多份。在各項惠企政策的支持下,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5.2%、1.1%。
工信部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預期進一步改善。4月,35%的中小企業認為生產經營狀態較好,環比上升3.2個百分點;3月,中小企業採購、銷售指數分別為51.9%、51.1%,均連續2個月回升。創新能力強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表現更為亮眼,3月“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營收利潤率分別為9.6%、7.0%,比規上中小企業分別高5.5個、2.9個百分點。
“當前中小企業仍處於疫後恢復期,企穩回升的基礎尚不牢固。我國中小企業與民營企業互為主體,既是創新成果的供給方,更是創新要素的需求方,存在著科技成果獲取和轉化難問題,同時質量管理和標準化水平有待加強,品牌價值有待提升,產業鏈配套水平有待提高。”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在會上說。
針對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形勢,今年年初工信部出臺了《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明確提出“科技成果賦智”“質量標準品牌賦值”“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
其中,《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知識產權局、全國工商聯,共十部門聯合印發,融匯了各部門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的務實舉措。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任愛光表示,這一專項行動突出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圍繞科技成果的產生與匯聚、成果供需雙方精準對接、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等重點環節部署了3大重點任務、10項具體工作舉措,目的是實現“有成果、轉得好、持續轉”。
上述專項行動推進成果“常態化”匯聚,強化產業需求對接,調動行業部門、協會、園區等多方資源,深挖中小企業多樣化技術需求,通過聯合開發、中試熟化等手段,加快科研成果向實用化轉化。加大先進適用技術供給,支持製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的先進技術向中小企業轉移轉化。
“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最主要的難點還是在融資方面,特別是在成果轉化落地和快速佈局的時期,缺乏啟動資金,急需外部資本幫扶和政府政策支持。”賽迪顧問投融資研究中心總經理蘇翔指出,創新成果轉化時期的落地項目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外部資本不敢輕易介入,投資成功3-5年,企業上市或者市值翻倍,投資不成功,資金也無法保底,所以大量中小企業受困於資金不足的問題,錯過了成果轉化機會,進而被淘汰。在這個時候,中小企業最需要的是政府的支持,所以在招商引資上應成立懂行業、懂產業、懂財務、懂招商的專業團隊,更多關注優質型、成長型中小企業,精準研判,將產業引導基金有效傾斜,這樣不僅為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帶來保障,又可以將基金市場化,獲取更多的價值。
徐曉蘭在會上指出,接下來將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推動持續提高信用貸、首貸戶比例和中長期貸款比例。開展“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行動,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培育工程,完善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引導作用,積極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質量提升、標準引領、品牌建設,也是不斷增強中小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的重要著力點。
據介紹,《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知識產權局、全國工商聯等九部門聯合印發,聚焦中小企業發展需求,採取針對性的措施為中小企業賦值,力爭到2025年,新增貫徹實施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中小企業10000家以上,新增參與標準制定等標準化工作的中小企業1000家以上,新增品牌培育管理體系貫標中小企業2000家以上,培訓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技能型人才10000人以上,新增相關領域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1000家以上,形成中小企業質量標準品牌優秀標杆300個。
工信部中小企業局一級巡視員王海林表示,賦值專項行動將圍繞質量賦值、標準賦值、品牌賦值、公共服務等方面展開,其中將引導中小企業建立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開展基礎通用、關鍵技術、試驗方法、典型應用等國家和行業標準研製;扶持一批品牌培育服務機構,提高中小企業品牌創建、管理、運營能力。
21世紀經濟報道瞭解到,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將鼓勵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美譽度高的中小企業區域品牌,宣傳推介區域品牌形象,加強區域產業品牌運用和價值評估。
“特色產業集群既是地理概念,更是品牌價值。”蘇翔提醒,各縣區培育主體一定要圍繞重點產業的核心產業鏈節點進行佈局。一個縣區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在佈局上不要大而全,要小而精,瞄準細分領域,集中力量,重點突破,打造某個細分行業環節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