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神經血管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一側或雙側搏動劇烈的頭痛(往往出現於一側頭部),發作時讓人寢食難安,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畏光和畏聲等症狀,很是惱人。而且,長期偏頭痛很容易造成焦慮、抑鬱等共病。
偏頭痛往往沒有先兆,來得如閃電一樣快,且遲遲不好。哪些因素容易誘發偏頭痛?為了不影響工作和生活,偏頭痛如何緩解比較好?
哪些因素容易誘發偏頭痛
1. 飲食因素
某些食物會引起機體內環境變化,可能是導致偏頭痛的原因。
▲ 酒精是最常見的誘發偏頭痛的因素,偏頭痛患者要嚴格限制飲酒量,更要避免酒精含量高的烈性酒(如伏特加)。
▲ 大量的咖啡因可以引發焦慮、抑鬱及頭痛,偏頭痛患者每日的咖啡攝入量不要超過400mg(每杯咖啡大概含125mg咖啡因)。
▲ 味精可以觸發偏頭痛,建議偏頭痛患者儘可能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日常烹飪中也減少味精的攝入,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肉。
2. 藥物影響
口服血管擴張藥、避孕藥、激素替代類藥物等,以及頻繁使用的鎮痛藥,都易導致偏頭痛。
3. 外界環境
氣候變化及劇烈的天氣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誘發偏頭痛。
4. 遺傳因素
偏頭痛有遺傳傾向,20%~60%的偏頭痛患者有家族史。
5. 內分泌和代謝因素
偏頭痛患者女性多於男性,多在青春期發病,月經期易發作,妊娠期或絕經後發作減少或停止。
6. 精神因素
精神心理壓力大、抑鬱或情緒變化劇烈,過度緊張、睡眠過多或過少等也可誘發偏頭痛。
偏頭痛發作的急性期應該如何用藥
偏頭痛患者應遵醫囑進行相應治療,一般情況下先使用普通鎮痛藥,然後根據緩解程度進行調整。下面是臨床上常用的緩解偏頭痛的藥物。
▲ 布洛芬、雙氯芬酸、萘普生、阿司匹林:均屬於非甾體抗炎藥,對於輕中度偏頭痛發作和既往使用有效的重度偏頭痛發作,可作為首選藥物。
▲ 對乙酰氨基酚:可用於對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不耐受或不適於應用上述者,3個月以上嬰兒及兒童也可應用。
▲ 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屬於止吐和促進胃動力藥物,不僅能治療偏頭痛的伴隨症狀,還有利於其他藥物的吸收。
▲ 其他藥物:曲坦類藥物、麥角胺類藥物、苯巴比妥及阿片類藥物等也能很好地治療偏頭痛,但需要諮詢醫生後按醫囑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為避免出現藥物過量性頭痛,建議偏頭痛患者在1個月內單純應用非甾體抗炎藥不能超過15天,應用麥角胺類、曲坦類、非甾體抗炎藥複合製劑不超過10天。
如何用藥預防偏頭痛
一些偏頭痛患者存在這樣的疑問,在頭痛不發作時是否需要預防用藥?是否需要長期服藥?
偏頭痛患者存在這些情況時應考慮使用藥物進行預防:
▲ 生活質量、工作或學業受很大影響。
▲ 每月頭痛發作頻率在2次以上。
▲ 急性期藥物治療無效或無法耐受。
▲ 存在頻繁、長時間或極度不適的先兆,或為偏頭痛性腦梗死、偏癱性偏頭痛、基底型偏頭痛亞型。
▲ 連續3個月每月使用急性期治療6~8次以上。
▲ 偏頭痛發作持續72小時以上。
如果存在以上問題,預防性用藥可以考慮大劑量維生素B2(每日400mg)和輔酶Q10、氟桂利嗪、託吡酯、普萘洛爾、阿米替林。藥物治療應從小劑量單藥開始,緩慢加量至合適劑量,同時注意不良反應。
是否有根治偏頭痛的藥物
偏頭痛是由大腦功能紊亂導致的,具體的發病機制還沒有完全闡明,找不到“因”就解決不了“果”,現在還沒有一種治療方式能根本解決偏頭痛的神經功能紊亂問題。因此,徹底治癒偏頭痛還只是一個傳說。但正如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一樣,如果能對偏頭痛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不但可以避免其發展成慢性頭痛,還會減少平時的發作,甚至長期不發作,患者的生活品質會大大提升。
特別提醒:
偏頭痛是目前無法根治但可以有效控制的疾病,患者需要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儘量控制其發生,同時各種非藥物干預手段,包括按摩、理療、放鬆訓練、生物反饋、音樂療法等,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患者還要注意規律飲食和睡眠,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焦慮、恐慌。
內容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關鍵時刻能救命——急症用藥必知》
本文作者:吳東媛 滕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