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仲松新空間,在1000m²裡模糊了藝術與設計

首發|仲松新空間,在1000m²裡模糊了藝術與設計

從雕塑創作、公共藝術,到轉型從事室內及傢俱設計,再重回藝術創作,在過去的20年裡,仲松模糊了藝術與設計之間的界限。在他的觀念裡,無論是藝術還是室內設計,需要追問同樣的問題:如何理解中國的當代性。

DECO來到仲松位於北京城南的新空間尋找問題的答案,與他個人的多重身份一樣,這裡既是設計工作室也兼顧了傢俱展示、藝術策展、社交聚會多種空間屬性。

仲松,藝術家、設計師。199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畢業後創辦了仲松設計事務所,從事建築、室內、公共藝術、景觀、產品等諸多設計領域,專注於立足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重構當代生活美學與生活方式的設計,創建“天物經典”“天物”和“天物新知”原創家居生活品牌。

仲松位於城南的新空間遠離市中心,有著城市中罕有的空曠感。帶著對新空間的好奇,我們走出電梯,首先見到的是一個相對幽暗的水景,猶如天井。

整個空間開闊、通透,以一座雕塑感極強的鋼製樓梯連接上下兩層,樓梯的造型採用雕塑的手法完成,猶如一件藝術品成為視覺中心。

順著路徑進入主體空間後,一切豁然開朗。9米的挑高、上下兩層的大窗、簡潔洗練的空間規劃讓人感受到工整、有禮的秩序感。

由二層的展示空間可以俯瞰整個大廳,高低錯落,時而開闊、時而隱蔽。

挑高將近9米的無柱空間,保留了建築混凝土的表層。

這裡兼顧了傢俱展示、藝術策展、社交聚會等實用性,也體現了仲松對於空間美學的理解。行走在空間內部,途經會客區、書房、餐廳、休閒等區域,不同的空間節奏、光線的多寡、高度的錯落,時而開闊、時而隱蔽,視覺焦點在“畫”中游弋,移步換景。

這種源於中國園林藝術的空間意識和表現手法,猶如行進在中國傳統卷軸畫中,讓人倍感熟悉。

藝術史學家巫鴻曾在《“空間”的美術史》中闡述了“空間與總體藝術”的概念:“總體藝術”是一種彙集了多種藝術形式的總體展示方式,觀眾通過彙集不同的知識感受到一個總體的藝術經驗。

小型會客區域中的屏風采用天然大理石材質,屏風的圖案天然而成,牆上的掛畫是荒木經惟的書法。

仲松邀請藝術家劉欣繪製的梅花三弄圖案用於茶室的隔斷上。

空間分成三種層次:物質空間、知覺空間、經驗空間。仲松深以為是,並把總體體驗和空間感知作為自己設計的原點。

在談起仲松的藝術及設計觀念的演進過程時,自然離不開社會大環境。2003年他開始涉足建築及室內設計領域時,中國經濟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在親歷了火熱的發展後,出於藝術家的敏銳和理想主義的性格,他認為當一個國家有了經濟基礎後,就到了重建審美體系的階段。無論是藝術還是設計,最終要回到中國文化根基上。

2000年為迎接新世紀而建的《日晷》由仲松創作,位於上海浦東世紀大道上;靈感來自於古代計時器日晷。

這個過程也是梳理、理解中國從現代化到當代性轉變的過程。在仲松看來,中國過去用四十年時間完成了基於西方工業革命的現代化,而“‘當代性’是要打破現代性已形成的定式,從而建立“去中心化”“反權威”的新思維。任何一個文明,尤其中國擁有著曾經燦爛多彩的古老文明,必須要面對一個問題,即“如何由內而外發展,通過思想變革帶動認知變化,再反映到具體物質層面”。這個過程對大到美學思考、小到品牌的商業發展都至關重要。

仲松2017年設計的隱廬·同裡別院。整個酒店採用古樸而純粹的設計,透露出中國人最智慧的生活方式和中式極致的審美,處處呈現出儒家的哲學,展現出智慧、閒適、領悟和覺醒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

出於這種歷史性的宏觀思考,仲松從抽象概念出發,形成自己的美學風格——中式極簡,並建立了自己的設計語言符號系統,提取宋代的極簡美學精神,又適應中國當代生活的美學理念。

這也是為什麼仲松在過去幾年發展了三個原創家居品牌,每個品牌有獨立的設計語言、有明確的指向:“天物經典”適應莊重典雅的高端接待場景;“天物”以現代簡素美學為核心,側重中正內斂的家居生活場景;而“天物新知”推崇當代極簡美學,以清新溫潤的形態提供當代社交生活場景。

2023設計之春-天物新知展廳

瞭解仲松多年的美學思考歷程後,再回到這個空間的視覺中心——一座高13層的黑色密簷式木塔,就更能理解藝術家的用意了。這個名為《封印》系列作品1號的藝術創作,主體是黑色的炭化實木,塔頂採用3D打印,結合了傳統工藝與當下科技,塔內放置了歷代經典書籍。

整個空間開闊、通透,以一座雕塑感極強的鋼製樓梯連接上下兩層,樓梯的造型採用雕塑的手法完成,猶如一件藝術品成為視覺中心。

古塔在東漢時期與佛教一起從印度傳入中國,本身代表著文化的傳播;塔的形態幾經變遷,到了北魏時代形成了密簷式塔。在仲松看來,這正是傳承與創新的過程。這個作品也代表著仲松對傳統與當代的反思,標誌著他在歷經多年對當代生活方式的思考之後,以重塑時代信仰的角度迴歸當代藝術。

太湖石與屏風意向山水相呼應。

位於二層的小型展示空間,其中擺放了陶瓷藝術家吳昊宇的陶器。

身處21世紀的我們,要如何更好地生活?每個藝術家、設計師會有自己的思考。用貼近生活的設計傢俱“提供一種生活樣式”是仲鬆解題的方式。“不尚奢華、不好奇巧、不貴金玉”,可能這種貼近中國傳統的君子道德觀,正是他所追求的。

看完仲松的新空間,你最喜歡哪個空間的設計?你心中的現代中式元素是什麼?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DECO將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攝影 | Boris Shiu   造型|遠方 文 | 宗萱  

編輯|關迪、黎雲天

新媒體編輯 | Tian  部分圖片來源 | 仲松工作室

本文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權所有,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投稿,請聯繫留言獲取轉載、投稿方式。

博主李白鹿:在成都近郊造一座“老虎園”

低調小城1200平的家,與200件藝術收藏一起生活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