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堂堂課《金爐集》013只爭朝夕(所有修學期間的約束,都是最好的保護!)||學堂日報03.09

中醫堂堂課——《金爐集》013只爭朝夕

013只爭朝夕

1.31

師:中正你把晚上發生的事,描述一下。

中正:晚上老師問我,卷軸的事情,我說因為我不喜歡自己寫的這些,我就沒有拍。老師說了一句讓我感觸很深,‘這不是喜不喜歡的問題,而是老師的心血之作,沒有把它記錄下來!’讓我感到這是我做得很不對的。

我從小到大,一直都是很不喜歡寫字的,無論在學校還是到哪裡,像以前在寺院,都是他們把我推上去,我是很不情願的。到這寫卷軸,我是很不喜歡拍那東西,所以我就一直沒拍,老師說的這句話,讓我感到,我是真正做得很不對一件事情。其實無論如何,我都應該拍下來,因為這是老師花費心血所撰寫的,大概是這件事情。

師:佳俊。

佳俊:今天就是早上做這個過膠的,出了點意外。因為,我把蔡高暖先生的嵌名聯,跟劉偉鋼先生的搞混了。所以,就出第一張是將他們兩人的放一起了,後面補做了蔡高暖先生的,雖然不是很好,還是做出來了,劉偉鋼先生的後面只做了一面,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直接給他們了。其實,後面那版還可以再進行調整、排版,因為空白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

師:我們今天的話題‘只爭朝夕’。為什麼某些人、某些行業、某些團隊他可以日新月異?因為,四個字‘只爭朝夕’!兩張照片一個早上,因為時間的關係做不好,可以說是個藉口。當你不知道後面用什麼的時候,你看家林會用《讀書論》、會用金句等等,放上去就是完美的,快要出快效,慢也要有慢的藝術。

不過,這個也有一個好處,任何事情不要被不足打擊了,要從不足中看到進步,好處就是想不到這個事情,本來是家林做的,現在你來做,你對家林只有一個字,就是‘服’。他居然可以做幾百上千張,而且每一張都是最快速、及時。

當時,我記得周恩來坐飛機去辦事,主席在等,說要開車去機場接他回來。就算來不及吃飯,也要先知道事情的結果,只爭朝夕!絕對不會說我緩口氣、喝口水、吃頓飯、洗個澡再來談事情。沒有!黨國的建立有這種只爭朝夕精神,人生、團隊的建設,更缺不了。

所以,在老師看來,你在做事、反思,在‘只爭朝夕’這四個字上,成了手下敗將,使得金寶和她丈夫在等,創濤那邊包粄也在等。第二件事,想不到年後一週左右,寫的卷軸有十副以上,結果中正都沒有拍下來,也沒有交接到家林那邊去。

善芽的、淑清的、應新老師的、創輝的、曉鵬等等的卷軸,寫完以後就送出去,沒有拍攝就等於沒有底,沒有底的事,你們願意做嗎?還有劉偉鋼先生的、蔡高暖先生的,你沒有及時分享到圈裡頭去。你其他多少張黃龍寺照片、龍水謠照片等等,還不如卷軸作品,一張就夠了,如果自己創作的,一張都沒有,有什麼意思?

堂口最貴重的是文史,非常貴重!許多人就是懶,不怕事多,怕人拖、怕惰!最後到想要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沒留下來。像曉林老師,他也在這裡栽了個跟頭,一生作品無數啊,留在身邊的、記錄的,屈指可數。他也沒有專門的記錄本,我某某年寫給誰?如果有一份份存底,如今已經可以自成一部回憶錄、書碑、菁華集了!代代傳承,家族之光!

大家這麼多年來,丟的東西還會少嗎?關鍵的卷軸丟了,這讓老師很吃驚!買櫝還珠乃愚人!我認為無論是佳俊、家林還是你,你們三個人都有責任。家林雖然遠在南山,他也難逃其責,因為他沒有過問。事後還寫了這麼多,都沒有把它結集。

還有剛才的彙報,若要觀邏輯,盡在言語中;若要觀誠意,盡在言語中;若要觀覺悟,也盡在言語中!‘字是門樓,書是屋’書是裡面的內涵,字是外面的表象。老師作的聯,就是書,有內容的!

我今天想到大塊,我手中有一本書叫《掃除力》,這系列的書有十部,暢銷三百萬冊,是個厲害的作品,《掃除力》系列的書,我希望大塊能全套買回來看。因為,這種寫法,適合當代人的世界風。

大塊用的就是‘只爭朝夕’的精神,就是《朱子家訓》的‘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所以,幾個月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這個過程如果都沒記錄,那我們去年,連一例能拿得出手的案例都沒有!

老師催了不下二十次,做大塊這個‘變形記’的視頻,後面也做出來了。接下來,大塊再回來,老師給他的任務在哪裡?寫書。他寫了二十封信給老師,老師總結為一句話,他的過程應該像《掃除力》這樣,呈現一份身心蛻變的書。讓這本書能夠幫到更多不用來五經富的人。

老師將課講好、病人醫好、將人練好,目的不是吸引更多人來五經富,明白沒有?目的就是這些好經驗,像新疆劉志龍、東莞老盧或者其他因我們的課程好轉的,他們雖然遠在天邊,按照我們學堂的方法,都可以完成蛻變!我們是在做這種事,這是相當崇高的。那股只爭朝夕的勁,會在你的言語、文字中全面體現。

你們來學堂久了,都會有這個厭熟的特點。熟了下意識就是放逸、討厭,像中正剛才講的,對字生不起歡喜心。你想一下,中國字是智慧之源,如果連中國字你都生不起歡喜心,那麼你活的連九十歲的啟祥鄉賢都不如。還談什麼傳承文化?方塊字生不起歡喜心,那是中華列祖列宗的罪人!

古人創字時,天雨泣鬼夜哭。為什麼?連鬼神都感動了,因為人間真情能得到宣揚的,就是文字。

老師講到這位老盧,他雖文化不高,但敬文化的水平高!明白沒有?這不存在喜歡還是不喜歡,敬之一字而已。無論誰來到這裡,是絕症、惡症都好,你敬這裡老師就全力以赴;你不敬,我就沒辦法照顧,不敬連醫囑不遵守,來了有什麼用呢?治病也是‘只爭朝夕’四個字。

你們也小瞧這卷軸佈局,數百條就是一本書,那是在後面的碩果。字是可以流芳的,你如果認識到這點,還會這麼輕易、隨便寫嗎?寫卷軸成就的是一支筆,若專由家林來寫,就會成就他;專由佳俊來寫,就成就他。這是機會,如果你認為這是活計,那麼你就是打工的;如果你認為這是機緣,機緣難得,那你就是一個立雪程門的學子。

福與禍都在於你的想法,想歪了就是禍,想對了就是福!你們在這裡年常日久,這種只爭朝夕的精神,如果丟了,很可怕!那你們就不會有日新月異的進步,會日新月異是因為只爭朝夕!

我在餘浩老師那裡,用的也就是《掃除力》那種黎明即起,我跟阿發是最年輕的人,記憶力最好的,跟他對背《中醫經典要文便讀》,從《黃帝內經》一篇背到十篇,學校要求選背,我要求全背。《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等等,都是全背。

因為,我們認為能接受到這些經典,那就是‘機緣難得’四個字,如果你認為是任務深重,就會煩躁、拖延,不願意去做。當你有自己小聰明、厭熟、厭懶之心的時候,從頭到腳都會不舒服!宜將一心應萬物,切莫一物萬心思。我跟師與他人唯獨不一樣的點便是存心!存機緣難得之心!作只爭朝夕之舉。

所以,今天想到卷軸居然丟了十幾副,還是比較驚訝的。希望你們能夠早點調和,早點將它們找回來,找不回來老師去要回來拍。要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我們吃一塹,不單要長一智,要長萬智!真的團隊是一個眼神大家都相互會意,如果還需要講話、交代,那已經不是一個優秀的團隊或者家人。

觀看容顏便得知,因為這件事情叫做會心!劉屋橋講課,到現在多少年了?難道還沒有會心兩個字?你看我就算徹夜,都要做完蔡高暖先生的十一首聯。東成兄說這麼認真?我說不認真別人會當一回事嗎?什麼叫門當戶對!你認真做,世界也認真彙報你!

雖然,我們做的不能像唐詩宋詞那樣的高度,別的不說,我們真的盡力過!就這一條‘你是否真的盡力過’?如果你盡力過,那好說;力都沒盡過,要來談成敗,那不好說!

凡事向認真上做,

為人自吃苦中來。

我先以為同春書房的書法視頻號,是中正做的,因為他錄了很多。後來,我才知道是家林做的,我只能說一個‘穩’字,他做到了。他慢慢已經掌握了短視頻裡30秒、1分鐘這種手法了。他將那期間寫的全都呈現到上面去了,那也是中正的舞臺,有人為你吆喝、敲鑼打鼓、做佈景,那麼你上臺還會隨隨便便演嗎?當然不會!

這就是相敬!相敬以後就會相惜,相敬相惜很認真,認真才會出作品,為什麼人家十多歲能做到這樣?而大家二三十歲了,還不知愛。‘不知愛’三個字,是一個人反思、懺悔時,必然會出現的。你四十、五十、六十歲之後,十大後悔之事,第一件就是‘不知愛’!

不知年少的時候,抓住機會珍惜現有,去一心一意!像今年也算可以,佳俊完成做名片,舒佳完成了聽打,這都是知愛的體現。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老師以前教的東西,有沒有把它帶起來?

是誰教會你這些?你又教會了誰?打個問號問自己。如果任之堂《跟診日記》濃縮成一句話,那就是‘餘老師教會了我,我教會了更多中醫愛好者’。一燈點諸燈,萬燈同光明!跟診不就是這樣嗎?除了這條路,可以輝煌一生無悔,還有什麼路子?沒了!

你以為弄點個人小聰明,開點個人的領域,就很高級嗎?大家想一下,你真練就了本事,你十年八年後,自己出去外面闖蕩,不闖蕩出一片天?包括婉瑜也一樣,她從堂口裡跳出去、包括羅蘭還有王偉,他們不用帶走堂口任何一樣東西,跳出去就能闖出一片天!你難道連這點功夫跟自信都沒有?焦芽敗種,令人嘆息!古人將癟穀子長不成的叫焦芽敗種!我們不能這樣!

所以,在學校時,就怕你有做生意的念頭;做生意的時候,又怕你後悔在學校時,沒好好學習!這是一個學風的問題,剛才舒佳提到金寶這兩天過來,給大家帶來廣西的沃柑、大米、姜米茶等等,暑假還要過來度假。但是,我們暑假不接受度假。因為,我們這裡是學堂。你們知道的話,當下就可以做出回應,嚴格、恭敬、莊重,這才是老師的好弟子!從高嚴、尚筆桿,乃最好的回應!

還有書信往來,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境界、水平跟心態。因為,所有學子都在努力學習,如果外面的在度假、遊玩,就像所有人在推船,你坐在船上唱歌。像在學校裡,所有人都在拼命上專業課,你出去兼職、賺錢,這前提是得你科科能過啊!不及格連文憑都拿不到,那你這樣做有什麼意思?

先後、標本,我再講一遍,今天的問題很大!只爭朝夕!不要方向搞反了。老師為什麼不去鏈接那麼多緣分?我就講一句話,像餘浩老師那樣開一堂課,幾千人就湧過來,這些緣分大家想一想有用嗎?

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如果當自身枝葉都不夠的時候,你能撐得住什麼東西?所以去年年尾,大家是輸給九麗跟大塊的。可以這樣講,因為他們給學堂,做了一個千古的記憶!無論多少年以後,拿出這影記來,後人看了都會肅然起敬。

從加拿大來的大塊,用老美的方法,是不可能減到理想效果!而在學堂就這樣,打古拳法、赤腳功、習勞,短短四個月,從250斤到170斤,就達到了減80斤的心願!這就是揚我華夏風采!一看就是學堂這麼一群人記錄的。

所以,今天的主題很重要!大家是在增圈子,還是在增長我們的心智?是像外面那樣在疲於應酬,還是鞏固根本?是把圈子再弄一弄,還是把文史再記一記?是多看看浮華浮雲,還是多沉沉心、練練字?本固枝榮。這是老師的提醒,我認為現在這種提醒很恰當,因為只爭朝夕!

何以日新月異?因為只爭朝夕!我當時《跟診日記》天天有,寫到五、六部了,餘老師說:出到第四部就夠了。因為,出到第四部時,任之堂日診人數,已經達到150人。

周師傅假作生氣的說:都是培傑你惹的,以前看36個人的時候,我們還有時間跟餘浩老師談天,還有時間自己做飯吃。你看看、你看看,現在餘浩老師看到兩點,飯都吃不到,還要去外面打快餐,談話的時間也沒有了,一整天忙得像個陀螺,在那裡不停的抓藥。

所以,那段時間《跟診日記》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因為一個真教,一個真學、真寫、真想到這些東西要教給別人,而不是到我這裡就停止住了!大家要念舊情,同時也要講紀律。講紀律也不是不近人情,也有人情。

我敢說大家所學的東西,出去立業創家鄉,像胖哥、老楊那樣,夠不夠?完全夠!如果他自己都慵懶不知足,那沒什麼人能幫到他。確實只要認認真真的做,就會有口碑、就有人氣!如果你貪得無厭,那真的沒辦法了。

大家現在普遍因為世界的浮躁,這股沉澱的心沒有了。你想一下,我兩年在武當山腳下,走之前才跟餘浩老師去了一次。期間都沒離開過,天天都圍著藥房轉、讀醫書、二堰河邊小跑、去牛頭山採藥等等。

所有修學期間的約束,都是最好的保護!但是這種約束、這種嚴格,是否需要老師不斷的講?要反覆提醒這個熱水不要燙到、這個電不要碰那你們跟小學生有什麼區別?跟孩童有什麼區別?

如果大塊回來,他能夠現在就注意把《掃除力》看看,再將自己的變形記,寫成一本書,十二章,講他的緣起、煉功過程遵循的原則、師長們怎麼教他?在什麼環境下練?碰到退步的時候,思想鬥爭時,誰又鼓勵他?等等的一步步,將這個過程還原,那是一本精彩的書!

我們就可以完成四個月一個人改變,就成一本書。太棒了,這成長中就出書,一門雙喜!你們能帶的,你們也要成就,就一句話‘要以人為本’,無論過去或未來。如果大家不以人蛻變為本,拘束在個人的小圈子裡‘我要賣點東西,我要開發一點藥粉賣賣泡腳散、山蒼子’等等的,別沉迷在這裡!

因為,那是外面過生活的,堂口你們要管學醫的!因為現在還不是時候,輕重緩急!你想一下,我們堂口一年出十個這樣的精彩案例,那是轟動全國、轟動世界的!就別的地方弄不好,在這裡就用這種方法轉過來,前後還要記錄,沒記錄就像那捲軸,中正寫了,結果問拍了沒有?沒有。老師白作,你自己白寫,大家浪費時間!最後連影子都沒有。

就像上山上採藥,回來問採了沒有?採了。藥呢?藥不知道放哪了跟這種情況一樣,大家認為自己境界到哪裡?總之,當你彙報不出東西、也反省不到根上時,這把刀已經生鏽了,珍珠已經蒙塵了,光都發不出來!

要好好想想,自己跟周圍優秀的人,差在哪裡?‘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想法,就是三人之中,必定有某方面贏過我的,要這樣存想!《論語》開篇教人存想,存什麼想呢?看一切人都是我的師長,存這個想。一事長於己者,不遠千里,伏膺取決!孫思邈就是這樣。

反正今天就一句話,精神只爭朝夕,事情就吩咐大塊,若有真的要回來,老師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他準備寫一本蛻變的書,然後可以參考《掃除力》,這系列有十本,世界暢銷三百萬冊,算是好書,去看看裡面的東西,我看出裡面很多金子,還有各方面的不足,但是這本書,老師覺得可以作為助攻。參考近人說,與常讀昔賢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