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油箱到底是啥?長城比亞迪又為何會因為油箱打“瘋”了

高壓油箱到底是啥?長城比亞迪又為何會因為油箱打“瘋”了

5月25日,本應該是比亞迪推出新車的日子,很多消費者也翹首以盼,畢竟比亞迪之前就傳出了新車會給出一個十分優惠的定價,可就在發佈的節骨眼,長城一則通告沸騰了整個汽車圈。


長城稱比亞迪旗下秦 PLUS DM-i(產品型號:BYD7152WT6HEVC2)、宋PLUS DM-i(產品型號BYD6470ST6HEV2) 採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汙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並就此問題4月份向有關部門進行了舉報,而比亞迪隨後回覆,長城送檢車輛不符合國家規定,應由第三方抽樣、保管及送檢,並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後測試,但長城卻私自保管送檢並沒有讓其度過磨合期。


在這個事件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長城所提到的“常壓油箱”,與之相對應的概念就是“高壓油箱”,那麼這兩個東西為何會讓兩位國產大佬吵的不可開交,長城又為何指責比亞迪不用高壓油箱呢。今天出行局就為大家解釋清楚這其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識,畢竟“吃瓜”也得吃個明明白白不是?


常壓油箱與高壓油箱


其實觀察過加油過程的用戶都知道,乙醇汽油是一種極其容易蒸發的液體,在油箱系統中,汽油同樣會持續性產生油氣以及殘留一部分燃燒不充分的油氣,氣體一旦堆積過多,肯定會造成危險,因此油箱之後還有一個碳罐以及電磁閥,這些部件的作用就是可以吸收油氣並進行燃燒。


高壓油箱顧名思義就是能夠承受高壓的油箱,一般來說,普通油箱能夠承受的壓力在4~7kPa左右,而高壓油箱通過材料、技術的變化,可以將這個閾值提升至35-40kPa,也就是油箱本身能夠承受超過常壓油箱近十倍的油氣量。


在傳統的燃油車時代,家用車是沒有高壓油箱的概念的,所有的車都是常壓油箱,高壓油箱一般只存在於特種車輛,主要用於特殊環境下的工作需要。但隨著更省油的混動動力系統特別是插混的流行,高壓油箱逐漸 成為了車型的標配。


為何混動車要用高壓油箱?


混動車特別是現在的插混車,很多情況下基本不需要發動機參與,現在很多消費者都有家衝樁,購買混動車純粹是為了一年一到兩次的高速行駛,其他大部分時候都是純電行駛,一年到頭加油不超過一千塊,這種情況下,發動機幾乎沒有運行的時候。


當發動機長期不運行的時候,油箱內部的油氣卻越來越多,如果這個時候依然採用的常壓油箱,油氣就會不斷被排到碳罐內,但碳罐的容量普遍都不高,在發動機不運行的情況下碳罐的再生能力幾乎為零,隨著油氣溢出,大量未經過燃燒處理的油氣就會隨著排氣管排出,這就出現了長城所提到的排放不合規現象。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要麼讓油箱更能裝,要麼讓碳罐更大,但後者顯然是車企所不能接受的(又貴又大),於是大部分車企都會選擇高壓油箱這種方案,這種油箱相比普通油箱造價貴一兩千左右,還算是能接受的範圍。使用高壓油箱後,大量氣體被沉積在油箱中,當發動機開始運行油箱就會迅速排除燃燒,這樣既保證了安全,也讓尾氣符合標準。


比亞迪用常壓油箱真違規?


弄懂了上面的概念,很多人要說那長城舉報比亞迪這個事是舉報對了呀!實則不然,雖然混動系統中要解決氣壓的問題普遍都採用的是高壓油箱,但並不代表高壓油箱是唯一解。實際上比亞迪早在2011年就已經公佈過相關的專利。


根據比亞迪公佈的專利來看,比亞迪研製出了一種供液裝置以及儲液袋加入到汽油系統中,當油箱內的壓強達到閾值之後,供液裝置將會將冷卻介質流向儲物袋,從而冷卻燃油蒸汽,使其液化後掉落回燃油箱,從而避免由於燃油蒸汽造成的壓力升高,這種情況下高壓油箱自然是多餘的累贅。


那麼為何比亞迪的兩款車還是被檢測出了排放不合格呢?有兩種可能,其一是比亞迪為了節約成本,既沒有采用高壓油箱方案,也沒采用自己的冷卻液方案;其二就是如比亞迪所說,在車輛沒度過磨合期時,油箱的氣壓感知裝置還沒辦法敏銳的工作,導致冷卻系統不能及時幫助氣體液化,一旦超過三千公里,該系統就能正常工作保證排放了。當然,我們也不知道究竟比亞迪到底違沒違規,只能靜待官方通告了。

END
歡迎加入出行局官方粉絲群
請先添加出行局小助手:chuxingju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