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原創 國學經典講解 幾千集節目 點贊關注即支持
本集內容提要:
傳統教育與現代通行的西式教育,走的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傳統教育是道德倫理型的教育,西方教育是知識技能型的教育,因為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價值觀念不同、教化的對象不同,所以教育的方式和內容也就有所不同。傳統教育有四個組成部分,每個人一生中都要接受,包括家教(家庭教育)、師教(學校教育)、進修(社會教育)和明理(宗教教育)。人的一生必須四種教育都接受、都身體力行,做人才能夠圓滿。
現代的教育制度只剩下學校教育一種了,頂多再加上一個社會教育,二者還都是側重於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並不是教育的全部。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道德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質量,現代教育的目標是以競爭為手段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在傳統教育中,知識的傳授可以暫緩,道德一定要首先確立起來,所以才強調“首孝悌,次見聞”。我們的現代教育什麼都教,偏偏缺少了道德。有人說現代教育是“缺德”的教育,學歷越高的家庭越不穩定,可見我們的教育很成問題。當然,生活質量不是不重要,它畢竟只是初步的,而提高生命質量,使每一個受教育者都能夠轉迷為悟、轉識成智,最後達到轉凡成聖,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要有這樣的認同,首先就要辨別清楚幾個基本概念:
一是謀生與人生要分清。謀生是人生的初級階段,人生才是人的終極目標。謀生只是滿足人的動物屬性的生存利益的需求,謀生階段實現以後就要向人生階段轉變,開發人的社會屬性。如果對此沒有認同,人的一生都會被侷限在物質利益的圈子裡,小房換大房,小車換大車,糟糠之妻換個美女,沒完沒了總是在謀生階段裡打轉,人生的價值就永遠不會實現。
二是事業與職業要分清。職業是你的飯碗,可以喜歡可以不喜歡,它與你的事業並不矛盾。你的興趣所在、你的愛好與追求,你一生奮鬥的目標才是你的事業。事業在多數情況下是不賺錢的,古今中外的大家,無論是大藝術家還是大哲學家,都是死了以後才值錢的,活著的時候苦得很。職業與事業能合一最好,如果不能一致就要用職業來養事業。事業之志一旦定下來,就義無返顧地走下去,否則將一事無成。
三是知識與學問要分清。知識是通過“見聞覺知”逐漸積累起來的常識,學問是將知識具體落實到生活中去,用所學到的“文”去修正自己的心身行為,變化自己的氣質。如此有“文”有“化”方為有“文化”,否則我們充其量只是個“文人”而非“文化人”。現代人腦袋裡裝的統統是百科知識,垃圾信息太多,真正的學問功底卻一點也沒有,既不會做人也不會做事。幾十年來學的文不少,但是有“文”沒“化”;雖然接受過高等教育,結果還是沒有“文化”。這可怎麼得了呢?
以上問題在家庭教育階段就要解決,古人說“三歲看老”,兒童時代的幻想和理想是一個人一生事業的破題,以後的知識積累都是圍繞著這個幻想和理想展開的,步入社會就是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人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想象,沒有異想就沒有天開。沒有幻想和理想的人生一定是平庸的,人沒有理想就沒有根,沒有追求就沒有進步,沒有事業就沒有辦法圓滿你的人生。
現在開始一部分一部分地講解經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這幾句話是總綱,是《三字經》立論的基礎,是教育的基礎,同時也是教育的準則。《三字經》的所有經文,都可以說是這幾句話的展開。
人為什麼要接受教育?為什麼要對人進行持之以恆的教育?這是“教之道”在認識論上,首先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這個根本性的問題是什麼呢?那就是“性”和“習”的關係。
談到人性,中國文化裡面有三種學說,基本概括了諸子百家的各派學術觀點,即“性善論”、“性惡論”、“性不善不惡論”。
提出“性善論”的是孟子,孟子說:人有惻隱之心,有羞惡之心,有辭讓之心,有是非之心。人為什麼有這四種心呢?因為這是天賦與人的本性,天道本是仁道,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果沒有這四種心,就“非人也”,既然不是人也就沒有什麼好說了。
另一位諸子百家的名人叫荀子,他也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觀點是“性惡論”,《荀子》書中有“性惡”篇。他認為人性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小孩子生下來就會吃奶,兩個小拳頭攥的緊緊的,一降生就來撈世界。長大一點和別的孩子一起玩就會搶別人的東西,這些行為都不用教,天生就會。善良之性在哪裡呢?不教育絕對出不來善,所以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為通假,就是教育轉化的意思,善是後天環境和教化學習的結果。所謂“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謂之偽”。
好了,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感謝大家的收聽和支持,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