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糖尿病神經病變,要是論資排輩,它在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裡“資格”最老,是所有併發症裡最早出現的,比較難對付,早發現、早治療效果較好,如果損害到了一定程度,治療起來可就不簡單了,甚至會造成爛腳截肢、猝死等。
神經遍佈全身,神經損傷喜歡玩“變臉”遊戲,呈現出五花八門的“面孔”,請記住這些面孔,糖友們如果在生活中遇見,不要認不出,導致其安心地“潛伏”下來,不斷地挖健康的“牆角”。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七張面孔”
第一張面孔:隱形蟲,爬又爬
“老伴,你看看我腿上是不是有個蟲子在爬?”“你都讓我看了多少遍了,沒有小蟲子。”老王糖尿病2年,血糖控制得一般,最近老是有這種感覺,可就是抓不到這個“害人蟲”。其實老王說的蟲子並不存在,這是糖尿病周圍神經出現了病變,出現了感覺異常。
啥叫周圍神經呢?腦袋裡“住著”的大腦,脊柱裡“住著”的脊髓,被稱為中樞神經,主要是發號施令的。分佈在四肢、軀幹的神經被稱之為周圍神經。分佈在內臟器官的神經,如心臟、胃腸,被稱為自主神經。周圍神經分為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可以感受到外界溫度、疼痛、觸感、方位等,如果是危險的環境,大腦和脊髓就會發出防禦指令,身體可以自我保護。運動神經,就是讓身體完成各種隨意動作的神經。
感覺神經是糖尿病患者發生病變最早、最多的神經。早期症狀以感覺障礙為主,表現為兩側對稱性感覺異常和疼痛,下肢症狀較上肢多見,往往遠端腳趾先出現,逐漸向上蔓延,可達膝蓋以上。主要有麻木、蟻走、蟲爬、灼燒、觸電樣、走路踩棉花感,有些糖友有穿襪子和戴手套樣的感覺,嚴重的有感覺喪失,對冷、熱、痛感覺遲鈍,即使受傷也全然不知。疼痛常為休息時疼痛,夜間尤為明顯,嚴重的可以影響到睡眠。當運動神經累及時,肌肉萎縮,感四肢無力、使不上勁,嚴重的還會出現癱瘓。
第二張面孔:現重影,容貌變
有些人看東西有重影,去眼科進行了相關檢查,眼睛沒多大問題,但卻發現血糖明顯增高,患有糖尿病。這其實是高血糖累及到了視神經、管理眼球運動的動眼神經及外展神經,患者會表現為雙側或單側眼睛視物不清、複視等情況。當動眼神經受累時常影響交感神經(自主神經的一種),會出現瞳孔調節失常,上眼瞼常下垂,眼球外斜等。有時會誤認為“中風”,其實這也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在作怪。
第三張面孔:心慌慌,低血壓
有一種心臟病叫“糖尿病性心臟病”,這種情況心臟本身並沒有“生病”,其實就是分佈在心臟的神經(屬於自主神經)受到了高血糖的“迫害”,患者感覺心慌,即便是休息不活動時心跳也很快,每分鐘達到100次上下。當管理心血管的自主神經“迫害”嚴重時,還會出現血壓的問題,當從平躺、坐位、蹲位起立時血壓下降明顯,醫學上稱為“直立性低血壓”,這時患者常常感到頭暈、眼發黑,或導致昏倒。最可怕還有呢,就是當管理心臟的自主神經損害嚴重時,即使有嚴重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患者也可以完全沒感覺,出現嚴重後果,甚至死亡。
第四張面孔:胃癱瘓,五更瀉
四肢動不了叫癱瘓,如果胃不動了,也叫癱瘓。當支配胃腸的自主神經出現了病變,胃動力減弱,就會出現吃一點就飽了的情況,嚴重者還會出現噁心、嘔吐,甚至不能進餐。腸功能紊亂,可以出現嚴重的便秘、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的情況。腹瀉常出現在吃完飯後、黎明前或三更半夜,嚴重者還會出現大便失控。
胃腸功能紊亂,不僅影響吃飯、睡眠,而且常被誤以為“胃炎”“腸炎”,進一步加重血糖不穩定。
第五張面孔:尿瀦留,排不出
有些老年男性,出現了尿不出尿、排尿費勁的情況,通常會先想到前列腺,其實有時也是冤枉了前列腺,其實是由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經發生了病變。尿排不乾淨或是排出受阻,長時間待在膀胱裡就容易使得細菌滋生,一些比較厲害的細菌還會“爬”進腎臟,加重腎損害,甚至導致腎衰竭,出現尿毒症。
第六張面孔:“性福”事,不再有
一些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總提不起“性”趣,屢屢嘗試,卻總是失敗。對於陽痿(勃起功能障礙,ED),一般人很難想到跟糖尿病有關。其實,很多陽痿不一定是“腎虛”,可能與糖尿病相關。有研究顯示,在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中,40%可能是由糖尿病引發的,1/3~1/2的男性糖尿病患者會伴發 ED,ED 是糖尿病的常見的神經併發症。因此,糖尿病男性患者沒“性”趣,不要大意了,這也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面孔”之一。
第七張面孔:腿發冷,出汗亂
當支配汗腺的自主神經發生了病變,就會發生出汗異常。以前愛出汗的人,現在反而不出汗了,如以前的“汗腳”,現在變成了“幹腳”。原來不愛出汗的人,現在變得愛出汗了,如上半身、頸部、頭部,在天氣並不熱的情況下,仍大量出汗。出汗會帶走很多熱量,這樣往往會感到下肢寒冷、腿發涼。有些患者夜間睡眠時突然出現心發慌、出大汗,特別像低血糖的表現,測血糖一點也不低,這些情況都不要忽略了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可能。
三步治療法
1.嚴格控制血糖:糖尿病神經病變起因於高血糖,所以首先要把原因去除。如果藥物控制血糖不理想,應儘早使用胰島素,胰島素不僅可以降糖,還有營養神經的作用,特別是對一些以疼痛為主的神經病變有較好的效果。
2.營養神經治療:神經因為缺乏“營養”而發生病變,就要改變現狀,一是要讓“營養傳送線”動起來,也就是要讓血液流動起來,可以使用一些擴張血管、改善循環的藥物,這類藥物比較多,如前列腺素和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等;二是給神經加點“料”、施點“肥”,如甲鈷胺、依帕司他、硫辛酸等。
3.對症治療:對於疼痛明顯,心臟、胃腸、膀胱受累的患者,可以給予止痛、鎮靜及糾正上述臟器功能紊亂的治療。
內容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不該只有醫生知道:必須說的糖尿病》
主 編:田建卿 張新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