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到清淡飲食,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就是忌辛辣!在他們的觀念中,吃辣不但容易上火,還會損傷腸胃。
辣椒真的就那麼不健康嗎?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的一項研究可以告訴你答案……
01
經常吃辣
癌症、心臟病風險降低
三院校聯合做了一項持續8年,覆蓋近50萬名年齡在30~79歲的中國人的研究顯示:
相比那些不常吃辣的人而言,一兩天就吃一頓辣味食物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低了14%;經常吃辣尤其能降低癌症、心臟病和呼吸疾病的死亡風險。
此外,北京大學的研究小組對50萬中國成人進行了為期10年的隨訪,得出結論:吃辣越多的人,患食管癌的風險越低,尤其是不抽菸不喝酒的人,吃辣的頻率與食管癌的風險關聯性更加明顯。
但要注意的是:目前關於辣素抗癌性的研究,大都是基於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的,在人體上並不一定能體現出相同的結果。
這裡的辣味不單單是指我們日常吃的辣椒,還包括蒜、生薑、蔥等在內的食物,也就是中醫講的“辛”。
辣味的食物中含有一種類似辣素的化學物質,像辣椒的辣椒素、生薑中的薑辣素、大蒜中的大蒜辣素等,而這種物質就是好處來源。
辣椒素能刺激血管內皮細胞產生一氧化氮,促進血管舒張,改善供血,降低血壓。
尤其是對於高鹽引起的高血壓,辣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鈉鹽氧化機制,預防性地減少血管氧化損傷,起到減緩血管老化和硬化的作用。
辣素能增強人體代謝和能量消耗,對於降低體脂有潛在的好處;也有研究發現,辣素會激活體內棕色脂肪,從而加快新陳代謝,降低肥胖幾率。
辣素是一種抗氧化物質,有助於抑制正常細胞的癌變,促進突變細胞的恢復,降低癌症的發生率。
有研究認為,辣素會促進胰臟分泌胰島素,從而使得血糖降低;還有研究則認為是辣素改變了腸道菌群,從而間接影響了血糖。
02
打消吃辣的常見疑慮
日常生活中關於吃辣的疑慮不少:
生活中有些人吃辣總是要選重辣,而有些人稍微吃一點就受不了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人們吃辣的能力主要取決於人體中辣椒素受體的多少——當人體內辣素受體較多時,對辣味比較敏感,接受到的辣素刺激也更大,且耐受程度低,不大能吃辣;反之,體內辣素受體較少時,對辣的耐受程度較高,相對更能吃辣。
儘管吃起辣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但很多人就是停不下,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辣椒會刺激舌頭的神經末梢,身體就會忍不住心率升高、唾液腺分泌增強、腸胃蠕動增快,食慾旺盛。
同時,大腦受刺激會釋放內啡肽,而內咖肽又可促進多巴胺分泌,讓人產生愉悅感,這也正是部分人無辣不歡的原因。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吃辣一時爽,但第二天總容易拉肚子。這其實還是和辣素有關係。
如果吃太多辣,胃腸道就會加速蠕動,蠕動變得不規律,就會導致糞便在腸道里停留的時間變短,不能成形,腹瀉就是這麼來的。
很多人一吃麻辣火鍋就長痘,且往往會歸咎於辣椒。
但其實目前並沒有研究表明吃辛辣食物對長痘痘有直接影響。真正讓你長痘的可能是一盤盤的肉、動物內臟,還有一瓶瓶的冰飲料以及餐後甜點。
03
辣並非人人合適
放縱吃辣要不得
辣味雖然能給人體帶來不少好處,但並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像下面這些人群,吃辣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①痔瘡患者: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會讓靜脈出現水腫、充血現象,導致症狀加重,誘發肛周膿腫,讓你真正地感受什麼叫“菊花殘、滿地傷”。
②有眼病者:紅眼病、角膜炎等眼病患者吃辣椒會加重眼病。
③慢性膽囊炎患者:辛辣食物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易造成膽囊收縮、誘發膽絞痛。
④腸胃功能不佳者:吃辣椒雖能增進食慾,但腸胃功能不佳,像患有腸胃炎、胃潰瘍、食管炎的人,要謹慎吃辣,不然辣素會刺激胃腸黏膜,加重炎症。
⑤有心血管問題的人:此類人群建議及時戒辣,因為辣素會促進血液循環,導致心跳加快、心動過速,增加心臟負荷。
①每個人對辣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食用量也不同。不過,總的來說,新鮮的辣椒每次100克以下,幹辣椒每次10克以下,生薑每次不要超過15克。
②不宜疊加過量食用。簡單來說,加了新鮮的辣椒,就要減少或是不用花椒、胡椒等調味品,以免“辣上加辣”,不利於健康。
③吃辣的同時,避免油膩、高鹽、高糖等重口味,因為這些都容易加重人體的炎症反應,常引起“上火”。
④搭配涼性食物以達到清熱去火的作用,如蓮藕、苦瓜、萵筍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⑤吃辣菜,主食最好選粗糧,因為其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可預防由腸胃燥熱引起的便秘。玉米或白薯就是不錯的選擇。
⑥飯後吃點酸味水果,如橙子、柚子等,它們含鞣酸,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同時也可以減輕辣味,滋陰潤燥。
總的來說,吃辣利弊兼備,雖然辣椒與壽命延長有關,但如果吃辣“剎不住車”,或者不適合吃辣的人“強行吃辣”,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點擊下方預約 直播開始前將提醒你↓↓↓
《養生大國醫》
婦女節科普盛宴來襲!
週五
這場直播別錯過!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