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石窟

中國四大石窟

1900年,一個小人物不經意間打開了通往歷史的隧道。

 

此時,中華大地正處於動盪不安的年代,敦煌道士王圓籙已在莫高窟中定居多年。

 

他對這座荒廢多年的佛教石窟寺進行清理,偶然間發現一段甬道的牆上有條裂縫,從縫隙中望進去,竟是滿室的經卷文物。王道士發現的這個洞窟,是莫高窟第17窟——藏經洞

 

從藏經洞文書中最晚的題年可知,這裡重見天日前,已經封閉了900年。


圖片|王圓籙(1849-1931),他改變了莫高窟的歷史 · 攝圖網 ©

 

王道士只是一介矇昧百姓,沒有保護文物的觀念,他將一部分文物獻給當地的達官顯貴,但並沒有引起重視。


此後,藏經洞的消息沸沸揚揚地傳遍世界,官紳、洋人、亂兵先後來到莫高窟,文物遭受破壞,四散飄零。

 

藏經洞的發現,開啟敦煌的一段痛史,也引起了海內外學者對中國石窟的關注。


圖片|雪後敦煌莫高窟 · 圖蟲創意 ©


佛教石窟,開鑿于山崖之間,起源於古印度,隨著佛教東傳,在中國這塊廣袤的沃土上生根發芽,逐漸形成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石窟藝術。

 

其中,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三大石窟”,後加天水麥積山石窟,合稱“四大石窟”


 

莫高靈光

 

東漢明帝時期,白馬馱經到洛陽,將佛教傳入中國。

 

到魏晉南北朝,社會長期動亂,佛教得到一部分統治者的扶持。與此同時,掙扎於苦難深淵之中的民眾為祈求安寧,也從宗教中尋求慰藉。中國佛教由此興起

 

公元4世紀後期至5世紀,從印度傳來的石窟藝術從西域進一步向東傳播。狹長的河西走廊上,分佈著許多早期的中國石窟群,如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須彌山石窟、炳靈寺石窟等,僅甘肅省就建有石窟寺20餘座


圖片|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 攝圖網 ©


敦煌,這座迄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的古城,坐落於河西走廊西端,自漢武帝經略西域以來,成為絲綢之路南北兩道的重鎮。

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敦煌也是佛教文化的中轉站。城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莫高窟坐西朝東,東對三危山,前臨大泉河,彷彿綠洲中的佛國仙境。

 

“莫高”二字,在佛教典籍中可形容佛教的高僧大德,而在歷史上,莫高窟的開鑿充滿神秘色彩。


圖片|敦煌莫高窟 · 攝圖網 © 


史載,公元366年,十六國前秦時的樂僔和尚手持錫杖,雲遊四方,一路來到敦煌。

 

一日,夕陽西下,疲憊的樂僔在鳴沙山崖下大泉河邊取水飲用。他捧起河水,一飲而下,精神大振,一抬頭,只見晚霞照在對面三危山上,如同萬道金光,亦如千佛顯現,氣象非凡。

 

因常年雨水沖刷,鳴沙山東麓被切割成高數十米的斷崖,正好是開鑿石窟的絕佳場所。樂僔心有所感,決心留在佛光照耀的山水之間修行,並在峭壁上開鑿石窟,經過幾年努力,終於鑿成敦煌第一個窟龕。後來,一位叫法良的禪師來到敦煌,看到樂僔開鑿的石窟,也認為這是塊聖地,就在樂僔開的石窟旁邊開鑿了第二窟。

 

莫高窟的開鑿,濫觴於這兩位高僧。


圖片|敦煌莫高窟飛天壁畫 · 圖蟲創意 ©

 

此後,前來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人們紛紛在這裡開窟、造象、建寺,經過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諸代相繼開鑿,形成了現存規模宏大的石窟群。

 

僧侶信徒開鑿石窟,一是為了雕塑佛像,繪製壁畫,瞻仰膜拜,尤其是在十六國與北朝時期,印度佛教的末法思想也流傳到中國,相傳,佛教進入黑暗的末法時期後,寺塔盡毀,比丘蒙難,開鑿石窟便是為更好地保護經像

二是將其作為起居、禪修的場所,開鑿地點一般選在遠離城鎮喧囂、依山傍水的幽靜環境。

 

如今的敦煌莫高窟,有洞窟735個,大體劃分為南區石窟和北區石窟。

 

由於北區石窟研究較晚,很少有遊客去留意第1窟以北,那兩百多個狀如蜂窩的洞窟。近年,學者在莫高窟北區發現了禪窟、僧房窟和禮佛窟等洞窟,從而證明,北區洞窟主要是為僧人修行、工匠居住與瘞埋遺骨所用。

 

到莫高窟參觀的人,一般都是到保存著大量塑像和壁畫的南區,這裡是集建築、雕塑、壁畫三位一體的中華藝術寶庫。


圖片|敦煌莫高窟壁畫 · 圖蟲創意 ©

 

莫高窟已發現壁畫4.5萬多平方米,分為佛像畫、經變畫、佛教事蹟畫、故事畫、神怪畫、肖像畫與裝飾圖案等七大類,反映了一千多年來中國宗教文化、歷史、藝術、風情等等變化。

 

佛經故事一般是用來教化弟子與信徒,莫高窟壁畫中的故事有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屍毗王割肉喂鷹九色鹿捨己救人等耳熟能詳的傳說,大多為橫卷式的連環畫,色彩絢麗,雄偉大氣。


圖片|敦煌莫高窟壁畫 · 圖蟲創意 ©

 

莫高窟的開鑿到隋唐時期達到鼎盛。這一時期開鑿石窟達300多個,且採用流行的“三壁一龕”窟形,塑像一般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再加上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組合。

 

隋唐的佛像盡顯盛世氣象,如著名的北大像窟(96窟)與南大像窟(130窟)中的彌勒像高達二三十米。

 

史載,唐代和尚懷義、法朗為了贏得武則天的信任,在一部名為《大雲經疏》的經書中聲稱武則天是彌勒下生,這也是為武則天稱帝宣傳造勢。因此,武則天十分相信彌勒佛的傳說,當上女皇后多次籌集資金,在各地修造彌勒大像。


莫高窟的“北大佛像”高度僅次於樂山大佛,而在泥塑造像中,高度位居全國之首。


圖片|敦煌莫高窟第45窟,盛唐時期佛像 · 攝圖網 ©


安史之亂後,唐朝邊防虛弱,河西諸州一度陷落。後來,沙州豪族張議潮率領的歸義軍收復河西諸州,歸順唐朝,但到唐朝滅亡前後,河西再次陷入動亂。

 

五代十國時期,張議潮外孫女婿曹議金執掌敦煌歸義軍政權。直到西夏統治河西為止,曹氏佔據敦煌100多年,幾代子孫皆提倡佛教,大造寺窟,還在敦煌仿照中原設立畫院,培養藝術人才。

 

莫高窟第98窟曹議金父子、于闐國王、王后等人物以及第100窟的曹議金與回鶻公主出行圖,都是描繪這一時期的歷史事件。據說,曹議金生前曾娶西北的回鶻可汗之女為妻,他們的女兒一個嫁到回鶻,一個嫁於闐國王。


莫高窟絕無僅有的藝術造詣為世人驚歎,也無聲地訴說著這個邊遠小城的歷史滄桑,從東晉十六國到元代,敦煌不斷開窟造像,前後延續一千多年。

 

不過,當年樂僔、法良最早開鑿的石窟如今已難尋蹤跡。


圖片|敦煌莫高窟佛陀涅槃像 · 圖蟲創意 ©

 

麥積崖閣

 

大約在莫高窟開始修鑿的三四十年後,河西走廊東邊的另一座古城天水,也有一個傳奇石窟群問世。


那就是,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位於天水市東南,其所在的秦嶺餘脈為長江與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由於地處山嶺北側,麥積山一帶具有南北過渡地帶的特點,氣候宜人,擁有被譽為古秦地八景之一的“麥積煙雨”,雖地處西北一隅,卻特別適合僧人坐禪修行。

 

關於麥積山一名的來源,據說是因為遠遠地看,麥積山像是農家豐收之後在廣場上堆起的麥垛。


圖片|天水麥積山石窟 · 攝圖網 ©

 

根據第4窟階梯入口處的宋代題刻,“麥積山勝蹟,始建於姚秦,成於元魏”,可推測麥積山石窟始鑿於十六國時期

 

公元4世紀,十六國中的後秦(也稱姚秦)統治者非常崇信佛教,他們在關中建立政權,翻譯佛經,修建塔廟,使長安成為當時中國的佛教中心之一。

 

這一時期,北方群雄割據一方,戰亂不休。據《高僧傳》記載,高僧玄高為避戰亂,來到麥積山崖下隱居,收弟子百餘人,傳授佛經。


圖片|麥積山石窟第4窟前廊天龍八部像 · 攝圖網 ©

但麥積山石窟的大規模開鑿,還要等到北魏。如今位居西崖東部顯要位置的第74、78石窟,都是麥積山早期石窟的代表,一說開鑿於北魏文成帝復法之後。

 

根據考證,麥積山石窟大興於北魏,西魏再修崖閣,北周時造七佛閣,隋朝塑摩崖大佛,後經歷代修建,遂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圖片|麥積山石窟佛像 · 攝圖網 ©

 

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後,西魏政權定都長安,為了與東魏抗衡,又擔憂北邊的遊牧民族柔然南侵,西魏文帝元寶炬被迫娶柔然可汗的女兒鬱久閭氏為皇后,以通婚的方式求得北境安寧。

 

此前,元寶炬已經有一個皇后,即史書中記載的乙弗皇后,她生性節儉,為人仁慈,與元寶炬十分恩愛。可是,在朝中權臣與北方強敵的雙重壓迫下,元寶炬只好廢黜乙弗氏,命她出家為尼,並將他們的孩子分封到外地。

 

後來,柔然出爾反爾,南下侵略西魏,元寶炬無奈之下,只能派人將已經出家的乙弗氏賜死。乙弗氏得到詔書後,毅然走進室內自盡,臨死前說:“願皇上活千萬歲,天下得以平安,如果這一切都能實現,我死了也沒有什麼怨恨。”

 

乙弗氏的兒子元欽即位後,將乙弗氏與元寶炬合葬於永陵,為了紀念乙弗皇后,人們在麥積山鑿龕塑像。傳說中,麥積山石窟其中一尊佛像,就是根據乙弗皇后的容顏所塑造。


圖片|麥積山石窟第147窟佛像 · 圖蟲創意 ©

 

麥積山石窟經過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各代不斷營造,石窟最多時達200多個。


與敦煌莫高窟相同,麥積山石窟主要以壁畫和塑像為主,可如果說敦煌更像一個大壁畫館的話,那麼,麥積山則是一座“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史學家范文瀾評價)。

 

石窟中7000餘尊雕塑像,絕大多數為泥塑與石態泥塑造型,神形兼備,栩栩如生,也正是自麥積山石窟開始,中國的佛菩薩造像由原來濃厚的西域色彩向中原風格轉變,西域石窟造像藝術在此停留之後,向東流向內地。


視頻|麥積山石窟航拍 · 攝圖網 ©


麥積山石窟的另一大特色是開鑿於懸崖峭壁之上。直到今日,登洞窟參觀還要依靠凌空棧道。


在古代,這些外露棧道非常驚險,且多次燒燬或坍塌,很少有人上得去,正因如此,麥積山石窟在漫長的歷史中多次躲過了戰亂等禍害,大部分文物古蹟才能原式原樣地保存至今。


圖片|麥積山石窟第13窟隋代摩崖大像 · 攝圖網 ©

 


帝王化身

 

麥積山石窟大規模開鑿之前,佛教在北魏時曾經遭遇一次慘痛打擊。

 

北魏王朝的開創者道武帝拓跋珪是一名佛教徒。這位驍勇善戰的皇帝之所以推崇佛教,一方面也是出於統治的需要,他既是世俗世界的領袖,也想當佛國世界的化身。

 

深受道武帝器重的高僧法果意味深長地說:“能鴻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是禮佛耳。”

 

法果這是說,我拜見天子,也是在向佛致禮。僧人們稱讚道武帝明睿好道,是佛的化身,目的當然也是希望得到皇帝的支持,為弘揚佛法創造環境。


圖片|大同雲岡石窟 · 圖蟲創意 ©


太延五年(439年),道武帝的孫子北魏太武帝滅北涼,將涼州的大批僧人、工匠遷往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


涼州是西北的佛教勝地,開窟造像之風盛行,這些北涼僧徒到達平城後,進一步推動了中原佛教的發展,可緊接著就迎來一場風暴。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早年也信佛,後來改奉道教。在平定蓋吳叛亂後,太武帝看到有些寺院私藏大量兵器與財物,決定打壓多年來迅速膨脹的佛教,以懷疑僧侶同謀造反為由,下令禁燬佛像,誅殺沙門。


史載,此後數年內,“土木宮塔,聲教所及,莫不畢毀矣”


圖片|雲岡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 · 攝圖網 ©

 

經歷北涼滅亡和太武帝滅佛事件後,河西僧眾對末法思想更加深信不疑,這兩次災難也為雲岡石窟的開鑿提供了契機。

 

興安元年(452年),北魏文成帝即位後,下令恢復佛法,並再次用佛教來強化統治,命工匠雕鑿“如帝身”佛像。這尊佛像完工後,顏面與足下都有黑石,與皇帝身上的黑痣一模一樣,如此一來,皇帝又成佛陀的化身了。

 

此後,文成帝下令為道武帝以下武帝鑄釋迦立像五身,進一步將皇帝與佛像合二為一,並尊奉高僧曇曜為師,採納其建議,為北魏皇帝像開鑿五座大窟。

 

從文成帝復法開始,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北魏皇室在平城西郊武周山南麓,依武州川北岸崖壁開鑿多座石窟,此即中國歷史上最早為皇家營造的石窟——雲岡石窟


圖片|雲岡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 · 圖蟲創意 ©


太武帝毀佛時,仍有高僧師賢隱身改業、曇曜“死守不還”,保留佛教傳播的火種。其中,曇曜本是北涼的國師,在北魏滅北涼後,與大批涼州人一同被遷往中原,在太武滅佛時仍身著袈裟,片刻不離,冒著被殺頭的風險四處避難。

 

曇曜與文成帝相識還有一段小故事,相傳曇曜漂泊到平城後,他的袈裟被文成帝的馬咬住。文成帝認為,這是“馬識善人”,便對曇曜以師禮待之。

 

雲岡石窟的第一期工程“曇曜五窟”,即現在的第16至20窟,就是由這位高僧主持開鑿。據說,他此開鑿窟龕五所,造像皆為仿造北魏皇帝相貌。

 

曇曜五窟中的第20窟佛像,為依照北魏道武帝形象鑿刻的釋迦牟尼像,至今已歷經1500多年的風霜雨雪,前壁因某次地震崩塌,致使整個洞窟顯露在外,成為露天大佛後更加氣勢輝煌,是雲岡石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第18窟佛像所披的“千佛袈裟”,代表著佛教的“往生”觀念。有學者推測,這尊佛像的原型可能是北魏太武帝,這一別出心裁的設計是因為太武帝當初屠戮佛門弟子。

 

曇曜認為,弟子殉道,往生極樂淨土,而把象徵千百蒙難而成正果的形象附在太武帝身上,也算是一種懲罰。


圖片|雲岡石窟第18窟主尊立佛上身 · 圖蟲創意 ©


佛國與人間,因為政治而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也為藝術創作提供了獨特的意義。

時至今日,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歷經1500年,有5萬餘尊大小佛像、252個窟龕。


雲岡石窟是中國少有的基本上完成於一個朝代、一個民族意識形態下的產物,集中體現了北魏王朝的精神,而四大石窟中的第四座瑰寶,表現的是另一番帝國氣象。


圖片|雲岡石窟第3窟,相傳原為曇曜譯經樓,中間坐佛像高10米,兩側菩薩立像高6.2米 · 圖蟲創意 ©

盛唐氣象

 

前文說到,武則天執政時,懷義、法朗為了討好她,預言她是彌勒在人間的化身,將會當上皇帝。其實早在武則天還是皇后時,丈夫唐高宗就以她的形象造了一尊佛像,武后還為此捐助了兩萬貫胭脂錢。

 

這尊佛像高達17.14米,臉龐圓潤,慈眉善目,帶著神秘微笑,據說是武則天四十多歲時容貌的再現,一些外國遊客常將其稱為“東方的蒙娜麗莎”


站在佛像前仰望,彷彿可以感覺到他慈祥的目光穿越千年,正凝神注視蒼生,聽著人們的訴說。


圖片|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 攝圖網 ©

 

這尊大佛就是洛陽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

 

佛像兩側依次雕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像,左側迦葉像已殘破,右側阿難像保存完好,一副謙恭模樣。


整組群雕佈局嚴謹,氣勢磅礴,集輝煌、莊嚴、優雅於一體,成為洛陽龍門石窟最著名的象徵


圖片|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 攝圖網 ©


洛陽,作為中國最負盛名的古都之一,依山傍水,形勢險要。

 

城南為龍門峽谷的入口處,自古稱為龍門口,谷口東西兩山呈對峙之勢,伊水穿流而過,形成天然的門闕關隘,是古代洛陽城南的唯一通道,故有“伊闕”之稱,龍門石窟就開鑿在東西兩山之上,所以也稱“伊闕石窟”

 

龍門石窟的大規模開鑿活動,始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亦為皇室經營,歷經北齊、北周的爭霸與隋朝的統一,到唐代已形成橫跨東西兩山、南北長達1公里的石窟群。


圖片|龍門石窟全景圖 · 攝圖網 ©

 

史料記載,最早在龍門石窟開窟造像的皇室成員為唐太宗之子魏王李泰,他為紀念生母長孫皇后,在龍門賓陽南洞雕鑿大像。


此後,唐代皇室與臣僚在龍門石窟掀起一陣造像的高潮,不僅雕鑿了眾多石像,還留下許多碑刻銘文,一座龍門石窟,也是“半部唐朝史”。唐玄宗天寶年間以後,洛陽為亂軍所佔,石窟開鑿基本中止。

 

龍門石窟現存窟龕2300多個,造像多達11萬餘尊,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


圖片|龍門石窟中的天王像與力士像 · 攝圖網 ©

 


千年一嘆

 

在隋唐盛世的群星璀璨之後,石窟藝術隨佛教一樣步入了緩慢的發展階段,也更加“中國化”。

 

宋元之際的石窟藝術,造像形象更為寫實、市井化,工匠雕刻出了世俗的“神”,即人的形象。這一時期的造像中,釋迦牟尼可以是清貧瘦弱的樵夫像,白衣觀音平凡樸素如農家婦女,十八羅漢苦惱落寞宛如化緣乞食的行者。

圖片|向左滑動查看圖片,重慶大足石刻:1.大足寶頂山第5龕華嚴三聖像;2.第14龕毗盧舍那佛說法像;3.第11龕釋迦牟尼涅槃像。大足石刻分佈於重慶大足區,多達40餘處,造像5萬餘尊,是唐宋石刻造像的代表作 · 攝圖網 ©
 

事實上,每一個時期的石窟,都是時代的縮影。


北朝石窟造像莊嚴雄偉,象徵鮮卑貴族的至高皇權;唐代的菩薩佛像有一種雍容華貴的盛世氣象,是當時上層女性“貴而美”形象的顯現;宋代的石窟平淡樸素,那是一個文治帝國特有的“夸麗之容”。

 

及至明清,佛寺依然屹立於中國大地上,但中國古代石窟藝術已經歸於沉寂,當它再一次走進人們的視野,竟是一段痛史。


圖片|甘肅炳靈寺石窟唐代彌勒大佛 · 攝圖網 ©


史學家陳寅恪說:“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敦煌莫高窟在近代以後多次遭劫。王道士發現藏經洞後,英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美國人華爾納等外國探險家先後來到莫高窟,用誘騙甚至是強搶的手段,盜取了莫高窟的大批珍貴文物。

 

當地官員也不重視對莫高窟的保護,甚至加入到破壞文物的行列。1924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華爾納來到莫高窟考察,給朋友寫了一封信,說:“所有的文本和絹畫、紙畫,看來很久以前就被瓜分完畢了。斯坦因、伯希和、北京、甘肅總督和日本人未能獲得的東西,又被縣長知事們一件一件得到……”

 

在莫高窟中,華爾納還在寫給妻子的第一封信中寫道:“不用說,我也要誓死帶回一些壁畫。”回美國前,華爾納從320、323、329等窟粘揭壁畫26塊,還盜去了一尊唐代菩薩像。


次年,他第二次來敦煌,受到憤怒的民眾抵制,只購得一本隋代佛經,並拍了多張照片,悻悻然地歸國。


圖片|伯希和在莫高窟藏經洞 · 網絡

 

據統計,莫高窟藏經洞文物經過外國人的多次騙買與國內的四散流失,現藏數量僅剩總數的不到五分之一。敦煌文書分藏在世界各地,至今破鏡難圓。

 

國寶危矣!


百廢待興之際,中國知識分子義無反顧地接過保護石窟的重擔,這其中有在歐洲訪求敦煌經卷的向達、“敦煌守護神”常書鴻、一生臨摹敦煌壁畫的段文傑、堅守大漠半個多世紀的“敦煌女兒”樊錦詩,還有無數默默奉獻的學者、藝術家與當地居民。

 

常書鴻年輕時到法國留學,學習美術。有一次,在巴黎塞納河畔的舊書攤上,他偶然看到了法國人伯希和編輯的《敦煌畫錄》。常書鴻後來回憶說,那些來自敦煌莫高窟的藝術作品,“使我為之傾倒”,可當想到祖國古代如此輝煌燦爛的藝術瑰寶受到外人掠奪,他又感到萬分痛苦。

 

正是在這一天,常書鴻萌生了去敦煌的想法。


圖片|常書鴻與家人在莫高窟 · 網絡

 

1944年,“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成立,已在莫高窟研究一年的常書鴻成為首任所長。

 

常書鴻把莫高窟當成了家,此後餘生都與石窟作伴。


來到敦煌後,他經歷了家庭變故的悲傷,妻子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從敦煌離家出走。他也經歷了經費停止的難關與時代的衝擊,卻仍然與同事們在艱苦的條件下臨摹壁畫、研究文書,為捍衛莫高窟而矢志不渝。


圖片|常書鴻在莫高窟臨摹壁畫 · 網絡


不僅如此,常書鴻還帶領全體職工清理莫高窟內的積沙、修路植樹,甚至在洞窟對面修築了一道擋沙牆。莫高窟如今能面向大眾開放,這一輩學者功不可沒。


日本學者池田大作曾問常書鴻:“如果有來生,您會選擇什麼職業?

 

常書鴻答道:“我不是佛教徒,我不相信‘轉生’,但如果真的再一次來到這個世界,我將還是常書鴻,要去完成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


圖片|敦煌莫高窟 · 攝圖網 ©


近幾十年來,其他石窟的保護工作也得到重視。從上世紀50年代,以環境整治、日常維護和應急除險等保護工作為主,到如今,已經進入修復保護工程、世界遺產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數字化等工作,國內各大高校、科研機構也培養了幾代專業人才。

 

全國100多處石窟寺都得到有效治理,數據顯示,2012年-2020年,我國文物保護專項資金中,支持石窟寺保護資金超過10.4億元

 

而今,石窟尚在,中華文脈不絕。


圖片|新疆阿克蘇克孜爾石窟 · 圖蟲創意 ©


…   完   …

參考文獻:

李裕群:《山野佛光:中國石窟寺藝術》,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樊錦詩:《莫高窟史話》,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

天水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天水石窟文化》,甘肅文化出版社,2014

趙聲良:《敦煌石窟藝術簡史》,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

宿白:《中國石窟寺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


文字為錦繡人文地理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艾公子  講歷史上16個懸疑大案,順利收官

上騰訊視頻搜“疑案裡的中國史”,看完整版

👇



最愛歷史新書《疑案裡的中國史》1+2全套
抽絲剝繭求真相, 今日特惠4折,歡迎入手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