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大軍攻入社交網絡,有人跟風有人大罵“電子蟑螂”

momo大軍攻入社交網絡,有人跟風有人大罵“電子蟑螂”

如果你時常上網衝浪,一定會發現隨處可見一個暱稱為momo的粉色小恐龍頭像,它們都有著一張大圓臉,臉上帶著一團腮紅,且捏著小爪子,看似“人畜無害”。

分別為小紅書、豆瓣平臺截圖

頭像整齊、暱稱統一,這些momo們充斥著每一個社交平臺,活躍在不同的帖子和筆記的評論區。

網友如此評價:如今的互聯網海域,隨便丟塊石頭,都能砸中好幾個momo。可見momo這個群體異常龐大。

近日來關於#momo究竟是誰#的話題被網友熱議,不少人對“momo”的身份感到好奇。


“momo”是誰

雖說用著統一的頭像和網名,但“momo”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當然也不是什麼“神秘組織”。

momo的原名為“麼麼龍momo”,它屬於微信原創表情包系列之一,本身就是一隻粉紅色恐龍的卡通形象。

圖源微信表情開放平臺

原本是活躍在表情裡的momo,之所以能走出微信、“征戰”網絡,靠的是微信平臺的授權登錄機制。

當微信用戶登錄小程序或者豆瓣、知乎等外部APP時,除了可以使用自己原本的頭像暱稱外,還可以另外新建賬戶頭像暱稱,而momo就是系統提供的隨機選項之一。

於是,一部分懶得修改ID或者不願意暴露自己微信頭像暱稱的用戶就成了初代的“momo”,頂著這樣一個粉紅色恐龍的頭像在互聯網上歡樂衝浪。

而搞不清來源的網友總是遇到不解的情況:

某天和momo在一個帖子下聊得很開心,隔天再見卻遭遇對方冷淡的態度;自上網衝浪顯示位置IP後,momo一會在山東一會在山西,沒過幾分鐘又跑去了重慶;一momo上一秒還在評論區和樓主吵架,下一秒就給這個樓主點贊…

這就帶來一種結果。有了momo這層掩護的身份,網友的網絡表達欲和分享欲更多了,也大大減輕了他們的社交壓力。


於是,momo逐漸演變成了互聯網的“馬甲”,由於人數眾多,便於隱藏身份,這個團體日益壯大。現在的momo群體體量龐大、活躍度高、成員豐富,即使在統一的身份下,也是以獨立的個體在網絡輸出豐富多彩的信息,有著強大的輿論影響力。

隨著momo群體的成名和壯大,還激發了大家玩梗的樂趣,衍生出了“momo市居民”“mo家人”“mo門”等具有集體歸屬感的社群。

當然,有人喜歡就有人厭惡。

部分網友表示,這種統一性會感覺很像水軍入侵,對社區氛圍的營造反而有弊端。更有網友將他們稱為“電子蟑螂”。


momo橫行背後,展現了年輕人對網絡隱私的態度

頭像和暱稱,顯示了一個人的個性和特點,也是在這片茫茫互聯網海域中用來與他人區分開來最重要的標籤。而這群“momo”卻放棄了個性的頭像和ID,換上統一“裝束”,隱藏在龐大的群體中成為不易分辨的個體。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防搜”。

一方面,不想信息洩露,擔心遭遇網絡警察的“挖墳”甚至是網絡暴力。

因為互聯網是有記憶的,獨一無二的名字一經搜索,過往的“網絡痕跡”便能輕易扒出。要知道,這是一個熱衷於“考古、挖墳”的互聯網時代,在網友們顯微鏡式的“挖墳”下,你在網上的蛛絲馬跡都可能在將來某一天成為眾人唾棄的道德汙點。

曾幾何時,社交產品為搶奪用戶爭先打著“讓用戶表達自我”的旗號,用戶在這裡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但隨著網絡“警察”和“挖墳黨”們的壯大,無論是公眾人物還是普通用戶,出於自我保護,在網上發表任何動態要反覆斟酌字句,或者下意識地清除以前留下的上網痕跡,社交壓力也由此而來。

更可怕的是,如今人肉搜索也已成為獨特的網絡現象,你在網上留下的數字足跡,為人肉搜索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另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衝浪足跡被熟人發現。

如今APP們想盡辦法獲取用戶的隱私和權限,就是為了把用戶捆綁在自家的APP上。這其中,和用戶的社交圈緊密相關的通訊錄權限,已經成為了最為普遍的權限之一。

以抖音為例,很多用戶曾糟心地發現,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自己的通訊錄依舊被抖音讀取。比如,關閉推薦後,還是在可能認識的人裡面發現了前同事;再比如將前任手機號、微博、微信都刪了,抖音通訊錄也設置了禁止訪問,後來仍在推薦的可能認識的人裡發現了前任。

不僅是抖音,各大APP都執著於訪問用戶的通訊錄,同時也相繼推出了“可能認識的人”功能。

一條微博吐槽,一個社區問答,乃至評論過的帖子、點贊過的視頻,都可能被即時推送給親友、同事、同學等現實中的熟人。


然而,用網友的話來講:明明可能是認識的人,但卻長時間一直都沒有互關、互加,猜猜看是為什麼?

很多人從QQ空間逃到朋友圈,從朋友圈逃到微博,從微博大號逃到微博小號,不就是想找個沒人認識的地方說說心裡話嗎?

在今日引發熱議的#大數據不要給我推薦可能認識的人了#話題下,不少網友呼籲:

互聯網相遇莫相認,彼此留一線,現實好相見。

大數據不要事事都關心,事事都過問。

能不能留條活路啊,真不想在哪個平臺都帶著面具做人

……

從這個角度來看,網友“更名換姓”,披上“momo”馬甲,無非是希望上網衝浪時不被同事朋友發現,能躲開日常的社交、熟人的打量,在社交平臺上做個“自由人”。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momo也並非法外狂徒

變成momo之後,大家的表達更大膽了。不認同我的觀點?沒關係,反正你也不知道我是哪個momo。momo帶給了網友足夠的社交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又帶動了更多社恐患者的社交。

然而,隨著“momo”大軍的壯大,也有不少網友感受到了困擾和麻煩,一個發表不良言論的momo,可能會讓其他momo背鍋,甚至讓整個集體承受“鍵盤俠”的罵名。

畢竟有了這層馬甲,網絡發聲容易變得隨性隨意,不乏個別momo在網上肆意妄為地評價甚至網暴他人。

目前已有momo因不當言論被追責。

此前,某位男明星工作室在律師函中表示將起訴豆瓣用戶“momo”侵犯名譽權,卻不知他面對的是名為“momo”的汪洋大海。momo們紛紛調侃詢問誰去開庭,於是誕生了“一mo做事億mo當”“壞mo做事好mo當”“一個momo被告,所有momo 跟著上熱搜”的名場面。


儘管momo們自我調侃是“法外狂徒”,但不要天真地以為,使用這個賬號和頭像就可以逃避很多後續追責問題。其實每個網絡用戶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UID(用戶註冊時系統直接分配的數字的ID號碼),批量複製的頭像和暱稱,並不能讓一個人真正隱匿起來,逃脫法律的制裁。

對此現象,部分官方媒體也給出評論——

人民日報: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momo也不是包庇縱容違法言論的保護傘。momo營造出的氛圍有賴每一個momo共同守護。

澎湃新聞:人們應該明白,之所以出現momo,部分原因正是人們對網暴的反感。人們不能助長這種風氣,把momo用來當網暴的遮掩,凝視深淵卻被深淵所凝視,這無疑是最遺憾的局面。

央視新聞:momo這個名字和頭像,既不是護身符,也不享受法外特權。如果表達亂了分寸,觸碰了底線,哪怕匿於隱秘角落也會被找到。momo一族的興起,對相關平臺來說,是檢驗也是考驗。具體來說,既要保障他們的正當選擇,也要防止有人攪渾水;既要讓空間有彈性,也要維持好秩序。

那麼你如何看待momo集體馬甲行為?

編輯:CC


重要提醒

電腦報的讀者朋友們,有沒有發現從不斷更的電腦報最近好像很難刷到了,這是因為,微信公眾號推薦機制又雙叒調整了!想要不錯過我們準備的內容,請一定要星標“電腦報”公眾號~


歡迎訂閱電腦報電子版,優惠活動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