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的隱私保護功能,為何效果卻打了折扣

手機上的隱私保護功能,為何效果卻打了折扣

隨著如今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儼然被越來越多的廣告商視為了新的“金礦”。

於是,許多APP開始內置廣告追蹤程序,收集用戶的瀏覽歷史、記錄搜索喜好、統計電商平臺購買記錄,或是定位我們所處的位置,甚至通過攝像頭、麥克風對用戶進行“窺探”,而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推送更多、更精確的廣告,從而提升這些“轉化率”、得到更多的收益。

面對這種情況,被窺探、被利用了的消費者當然是不太樂意的。而蘋果、谷歌,以及更多的手機廠商也很快意識到了“限制相關應用的追蹤行為”,有利於他們自己的產品營銷。於是我們便看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嚴厲的用戶隱私保護技術,陸續出現在各大品牌的智能手機上。

然而這些隱私保護技術,真的顯著限制了相關APP的廣告追蹤和隱私窺探行為嗎?至少從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來看,效果似乎並不那麼理想。

近日,巴斯大學管理學院發佈了一份關於APP追蹤保護的研究報告。其中指出,有43%的手機用戶“對應用追蹤不瞭解”,部分消費者甚至產生了一些錯誤的認知,比如認為允許“追蹤”可以提高應用在使用過程中的流暢度。

為什麼會這樣?從這份報告中所提供的信息來看,問題的答案似乎略顯諷刺。因為它很可能並非一個“技術問題”,而更像是源自消費者對於技術文本的誤解。

打個簡單的比方,可能大家都知道,如果我們禁止一款地圖軟件、一個外賣軟件,或是一個快遞平臺的“定位”權限,那麼它們可能會因為無法準確獲取當前的位置,而變得不能正常工作。

但如果手機上提示“是否要禁止該APP的追蹤行為”呢?你是否會因為無法直觀地理解“追蹤”(在這裡指的是對用戶行為數據的收集)這個概念,而將其與“定位”混淆,進而想當然地以為“這個應用如果被禁止追蹤,它就無法正常工作了”,從而錯誤地點擊了允許、其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權限和行為呢。

事實上,這也正是這份報告所發現的、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個現象。在這個過程中,相關的手機操作系統在功能上並沒有出任何差錯,涉事的APP並未突破或破壞權限管理機制,它們甚至可能都沒有故意去誤導用戶“禁止追蹤會導致軟件功能不全”。然而導致手機隱私保護失效的原因,僅僅是因為用戶自己想當然的錯誤理解了“追蹤”這個詞,在消費電子(或者說互聯網廣告)行業的特定意思,從而開啟了不該(或者說不需要)打開的選項。

然而能夠因此去苛責消費者嗎?顯然不能,因為畢竟不能默認所有用戶都對技術有足夠的瞭解。因此就只能責怪相應廠商在“限制追蹤、保護隱私”這個功能的開關上,依然說明得不夠詳細和易於理解,哪怕這種責怪可能顯得有些吹毛求疵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用理性思維做感性手機,小米Civi3就是這麼任性

不講故事!小米選擇了用“科學的方法”來打造小米Civi3。

視頻|調校還得看藍廠!天璣9200+性能專項測試 

天璣9200+的實際表現究竟如何,看完你就知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