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問:“┄┄的背景”或“出現┄┄的原因”
該設問,就是讓你答“XX事發生前社會上存在的XX現象導致了此事的發生”,不要答成“為了XX”(目的),也不要答成“有利於XX”(影響)。具體角度和答題專業術語參考如下:
①政治角度
【專業術語舉例】國家:統一或分裂;社會:穩定或動盪;民族:對立與融合、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危機嚴重;階級矛盾:激化或緩和;外交:保守或開發; 政府:態度重視或不作為;環境:內憂外患
②階級角度
【專業術語舉例】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壯大;新興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或薄弱;無產階級階級力量的壯大;頑固保守力量的強大;中外反動勢力的強大
③經濟角度
【專業術語舉例】小農經濟:根深蒂固或走向解體;商品經濟: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工業革命:進行
④思想文化角度
【專業術語舉例】XX思想的根深蒂固;XX思想的廣泛傳播;XX意識的提高;借鑑西方的XX思想;XX科技的發展;大眾傳媒的發展;XX教育思想的推動】
⑤其他角度
【專業術語舉例】XX運動或革命的推動;XX先進人士的推動
注:如果設問問“改革背景”,也許要答“先前XX體制的弊端”或“先前XX人或事打下的基礎”;如果設問問“中國近代史XX現象的變遷”的原因,也許要答“繼承了XX的傳統文化(儒家思想)”。
(2)設問:“XX人物取得歷史貢獻的原因”
該設問,具體角度和答題專業術語參考如下:
①傳統背景
【專業術語舉例】繼承了優秀傳統文化
②時代背景
【專業術語舉例】民族危機嚴重;經濟狀況堪憂;國家政策的鼓勵支持;XX社會思潮的推動
③家庭背景
【專業術語舉例】家庭環境的薰陶
④教育背景
【專業術語舉例】得到XX名師的指引、指導
⑤經歷背景
【專業術語舉例】經過XX運動的洗禮
⑥個人背景
【專業術語舉例】離不開XX的個人奮鬥;某某具有XX的精神品質
(3)設問:“對同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有不同的歷史評價的原因”
該設問,具體角度和答題專業術語參考如下:
①受時代的影響
【專業術語舉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②研究者立場的不同
【專業術語舉例】政治立場;國家立場;階級屬性
③評價角度的不同
【專業術語舉例】史觀的不同
④個人因素的影響
【專業術語舉例】個人學識的深淺;史料、素材豐富程度;對史料的選取和辨別不同;是否是當事人;個人主觀色彩或傾向性
(4)設問:“XX改革成敗的原因”
該設問,具體角度和答題專業術語參考如下:
①根本原因
【專業術語舉例】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與時俱進,適時創新
②力量對比
【專業術語舉例】損害了XX階級的利益;遭到了頑固保守勢力的反對阻撓或絞殺;XX的力量過於強大;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打擊面廣,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③改革者個人
【專業術語舉例】某某具有XX的精神或毅力或政治魄力
④改革措施
【專業術語舉例】XX採取了符合實際或國情的措施;措施行之有效;急於求成、操之過急;不講究策略;調動了人民XX的積極性
⑤內外環境
【專業術語舉例】是否有良好寬鬆的內外環境
⑥用人方面
【專業術語舉例】是否用人失當
(1)設問:“說明┄┄作用,或簡析┄┄影響”
首先要考慮一分為二作答(積極與消極、利與弊、肯定與侷限性),設問“意義”的除外。一般答題句式結構為“一方面┄┄,另一方面”。其次要考慮多角度作答(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一般以動詞作開頭作答。該設問,具體答題專業術語參考如下:
【專業術語舉例1】緩和了階級矛盾;穩定了XX社會秩序;促進了XX經濟的發展;推動了XX事件的發生;為XX運動打下基礎;為XX人或XX事提供借鑑;有利於XX思想意識的萌發或覺醒;推動了某國的XX近代化歷程;推動了XX民族或XX地區的獨立運動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XX積極性;XX精神或原則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為XX提供國際法依據;有利於加強XX社會治理;維護XX階級的根本利益;促進民族融合;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發展;推動了少數民族地區的封建化或漢化;加強了各地之間的聯繫,有利於促進經濟文化的交流;提高XX文化素質;提高行政效率;促進XX事業的發展;促進民主法制的不斷發展完善;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專業術語舉例2】產生XX的消極作用;產生XX的弊端;體現了XX階級的侷限性;具有XX的不足之處;並未從根本上解決XX危機(問題);由於社會XX導致政策沒有落到實處,成效有限;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激化了階級矛盾;保留XX殘餘
(2)設問:“對┄┄予以簡要評價”
該設問首先要對該人或事件定性。具體答題專業術語參考如下:
某某是XX時期XX家;是一場XX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運動;是一次XX階級領導的思想解放運動
其次,請參考(1)設問
該設問答題思路一般分為“益”和“害”兩方面:認識類問題側重從“是什麼”、“反映了什麼”的角度回答;啟示類問題一般從經驗、教訓方面思考,側重從“要怎麼樣”、“不要怎麼樣”兩方面回答。具體答題專業術語參考如下:
(1)世界各國改革的啟示
①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②改革是促進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動歷史前進的主要動力之一
③改革要有遠見卓識,要堅決徹底
④改革措施要符合國情,符合客觀實際、行之有效
⑤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是改革成敗的重要因素
⑥改革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必將遭到守舊勢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存在著尖銳的矛盾甚至是血腥的鬥爭
⑦改革要講究策略,不能急於求成
(2)歷史上的人才選拔制度給我們的經驗或啟示
①人才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②完善考試製度,有利於人才選拔
③要用德才兼備敢言直諫者
④任人唯親、姑息養奸危害嚴重
⑤應樹立尊重知識和人才的正確觀念
(3)關於海權問題的認識
①海權即憑藉海洋使一個民族變得偉大的所有因素,海權支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
②面海而興,背海而衰;我國要主動走向海洋,高度重視海權
③反對海上霸權,維護海上主權
該設問,答案要具有高度提煉性,在一定程度上允許言簡意賅。具體答題專業術語參考如下:
(1)改革的特點
包括政治、經濟、思想、教育等多方面,措施比較全面;頒佈法律、法令;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進行的;兼顧各階層利益;覆蓋面廣;操之過急、循序漸進;確立早、歷史悠久;崇尚、重視、缺乏;工業文明、外國侵略的衝擊下進行的;保留較多的封建殘餘,改革不徹底;側重於制度的重建;接受漢化的過程;漢化政策的體現;缺乏群眾基礎等。
(2)民主法治類的特點
民主範圍逐漸擴大;享有民主權利的人逐漸增多;民主法治日益完善:人民主權輪番而至;小國寡民下的直接民主制,少數人的民主,男性公民的民主;資產階級的民主;突破了直接民主制的侷限,確立代議制;取消了財產資格的限制;人民群眾享有民主權力的廣泛性和真實、性,民主權利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民主制的確立完善是漫長的、曲折的等等。古代法律;受儒家思想(宗法觀念)影響,減輕刑罰,兼收幷蓄,擇善而從。
(3)趨勢用語
從血緣政治到官僚政治;從自由放任到國家大力干預經濟;從閉關鎖國到對外開放;從禁止到允許;從非法到合法;從經濟領域到政治、思想方面;從學習西方科技到學習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思想文化;從政府到民間;從中央到地方;從地方到中央;從官營到私營;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從農村到城市;從原工業化到工業化;從輕工業到重工業;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從東南沿海到內陸;政府職能從管理型到服務型;從任命到選舉。民主法治逐漸完善;皇權逐漸加強,相權逐漸消弱;地方權力削弱,中央集權制加強;選官制度逐漸西方近代科技注重實驗科學,有科學理論作指導,注重理性;市場經濟體制逐漸確立;兩極對峙格局受到衝擊,多極化趨勢加強;密切世界各地聯繫,全球化趨勢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