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睡眠質量?知識點都在這裡,快來學!

如何提高睡眠質量?知識點都在這裡,快來學!

“明天上班要彙報,

今天我要提前睡覺!”

“啊啊啊,睡不著覺,

一夜無眠怎麼辦?”

“胡說,我都聽見你打呼嚕了,

睡得真香!”

……

你的睡眠還好嗎

睡眠是人類非常重要的一項生理活動,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人們通過睡眠恢復自身的狀態,從而應對平時的工作和生活。

如何精力滿滿地開啟新的一天呢?首先要了解常見的睡眠問題。

1.失眠: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夜間容易醒、多夢、早睡、醒後感覺乏力或白天犯困等。

2.嗜睡:通常表現為睡眠時間變長或發作性睡眠。睡眠時間延長,一般指夜間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但白天仍然犯困。發作性睡病是在需要十分清醒的場合下突然入睡,個人無法控制。

3.睡眠覺醒節律障礙:反覆出現睡眠時間長短不恆定,比如之前固定時間入睡,但最近出現入睡時間提前或延遲。

4.異態睡眠:一般表現為夢遊、夜驚、夢魘等,部分還可伴有打鼾、磨牙、多汗、講夢話等。

睡眠誤區不要闖

為了擁有更好的睡眠,很多朋友各處尋找“神藥”“偏方”,沒想到卻是越努力入睡,越容易失眠。提醒您,平時要避免陷入以下睡眠誤區。

1.提前“醞釀”:有些人認為要睡個好覺,就需要比平時更早睡。實際上這更容易導致失眠。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入睡,你就會開始胡思亂想,大腦越發興奮,繼而影響睡眠。

2.“喝酒”助眠:人喝酒後可出現促進入睡的假象,但通常是淺睡眠。喝酒睡著後,酒精容易抑制呼吸,導致睡不安穩,擾亂睡眠結構,使人第二天醒來後頭重腳輕。

3.睡前“準備活動”:很多人每天晚飯後會適當運動,但長期失眠的人不能過度運動,因為運動會讓原本已經疲倦的肌肉更加緊張,大腦更加清醒。有的人會在睡前看書,睡前看書也要選擇合適的書。如果睡前看情節緊張的小說,會讓大腦更興奮。

4.“過度”追求睡眠時間:每個人的睡眠時間都不一樣,偶爾睡眠時間減少,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不要恐懼睡不夠8小時會影響生活,精神緊張同樣會影響睡眠。

5.白天或週末“補覺”:人們常認為熬夜沒睡好,第二天可以多睡一會兒補回來。但延遲起床時間補償睡眠,會形成習慣性晚睡晚起的惡性循環。休息日睡懶覺,會打破平時形成的睡眠節律,不利於提高睡眠質量。

睡好覺,也不難

目前,治療失眠的主要方法有認知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這裡主要介紹一下認知行為療法。

1.睡眠限制:通過減少花在床上覺醒的時間,來改善睡眠質量。

2.刺激控制:減少睡眠環境中與睡眠不相符的刺激,即在床上只做與睡眠相關的事情,幫助失眠患者重新建立睡眠與床、臥室之間正確的連結。

3.放鬆訓練:又叫鬆弛療法。通過放鬆,幫助更好地入睡。常見的放鬆訓練方式有腹式呼吸法、肌肉放鬆法、意向放鬆法。

4.睡眠衛生教育:保持臥室環境安靜、舒適以及適宜的光線和溫度;睡前避免攝入過多液體和食物,避免進行引起興奮的活動;選擇適合的鍛鍊方式,堅持規律運動。

5.認知療法:幫助患者學習正確的睡眠知識,糾正其對睡眠的誤解。

常見的不合理認知有:

非黑即白:看待事情只有對和錯。例如,患者認為每晚必須要睡夠8小時才能感到精力充沛,如果睡不夠8小時等於一晚上沒睡。

以偏概全:用少數或單一的負面狀況來概括整體。醒來的時候狀態不太好,而昨晚剛好沒睡好,就把狀態不好歸咎於此。

災難化:把一件小事無限放大,將事情的後果嚴重化。這在失眠的人身上很常見,他們常常擔心失眠一小時對第二天的表現會有影響,從而產生焦慮情緒。

選擇性注意:只關注某一方面的情況或證據,只看到不好的一面。有的人可能平時睡眠都還好,就一天沒睡好,他們就只關注沒睡好的那一天,認為自己的睡眠出了問題。

提高睡眠質量的小建議

1.“生物鐘”很重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建立正常的生物鐘,是改善睡眠質量的第一步。

2.“興奮劑”要不得。睡前避免使用讓大腦興奮的物質,比如濃茶、咖啡、菸草等。

3.“病”一定要治。如果是某種疾病影響睡眠,一定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尤其是干擾生物鐘的重大疾病。

4.睡前適當運動。適當鍛鍊身體,如練氣功、打太極拳、練瑜伽等,避免睡前劇烈運動。

5.良好的生活習慣。睡前泡腳或洗個熱水澡,能使身心都得到放鬆。

6.“白日興奮”。白天儘量忙起來,適當午休,時間不要太長。

來源:《大眾健康》雜誌
作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精神科 林錚 王秋棠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 王紹禮

策劃:吳衛紅 餘運西

編輯:李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