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為什麼這麼“甜”?

某日,昆明上空響起一短一長的汽笛聲。

日軍空襲來了,又是一日“跑警報”。

從西南聯大校舍走出的人群中,

一名男同學尤為顯眼。他不與大部隊相合,

而是手提一個大大的白搪瓷漱口缸,

悠悠地來到了燒水的鍋爐邊。

他用缸子裝水放到火口上,而後倒入一包蓮子。

耳邊細微的柴火聲與上空急促的汽笛聲,交相混合,

但這位男同學始終神色淡然,

只關注眼前那缸燴煮著的蓮子,時不時用湯匙攪拌。

他,便是汪曾祺先生筆下一位“不跑警報”的人,

對冰糖蓮子愛得深沉的廣東人鄭同學。

冰糖蓮子雪耳糖水。來源:圖蟲創意

在汪曾祺的記憶裡,“廣東人愛吃甜食”。

那時,在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廣東人開的甜食店,

內有綠豆沙、芝麻糊、番薯糖水等,

惹得廣東同學忍不住說一句:“好嘢!”

這樁關於炸彈、廣東人與冰糖蓮子的抗戰時期軼事,

讓人們對廣東人愛吃甜的印象更深了。

然而,廣東人吃甜

並非如江浙菜一般喜歡在主食菜品上大做文章,

而是更專注於茶餘飯後的“甜品”。

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甚至毫不起眼的食材,

來到廣東人的手裡,經過一番交叉排列組合,

可以做出數百種不一樣的甜品,

除了味道、口感不一,

“功效”不一才是廣東甜品最讓人稱道的地方。

廣州某糖水鋪一角。圖源:圖蟲創意

1.吃甜淵源

廣東人吃“甜”,歷史悠久,淵源頗深。

嶺南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

在栽培甘蔗上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百越人很早就栽培甘蔗用於製糖,

春秋時期中原的糖多來自於嶺南。

交趾,中國古代地名,

先秦時期為百越支下駱越的分部。

漢武帝時期,南越國被滅,設交趾郡。

至東漢,更名為“交州”,

其最大範圍及文化遺蹟位包括瞭如今廣東省至越南北部。

這一片地區蔗糖生意紅火,且質量甚好。

在古代,嶺南地區的蔗糖不僅用作貢品,

也會在市場上銷售。

早早接觸到蔗糖的南方人在菜品中

加入適量蔗糖進行調味,

便能產生鮮甜的味道,

這也是粵菜崇尚清鮮的起源之一。


甘蔗。漢代楊孚的《異物志》記載∶“甘蔗遠近皆有,交趾所產甘蔗醇好,本末無薄厚,其味至均,圍數寸長長餘,頗似竹,斬而食之甚甘,取汁如飴,名之曰糖,益復珍也。”圖源:圖蟲創意


廣州番禺,素有“糖都”之稱,

潭州白蔗更是一直頗負盛名。

在20世紀30年代,

中國內地首家機制糖廠

——廣州市第一蔗糖營造場市頭制煉處,

也坐落於番禺。

除了廣州,潮汕地區在歷史上也是蔗糖的主產區之一。

廣東人與糖,關係匪淺。

糖業在南方的發展

為廣東人用糖、吃糖提供了方便的原料條件。

正如汪曾祺先生所言,

“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只是過去糖難得”,

可見南北方用糖的頻率和習慣受到了糖業發展的影響。

明清時期及其後,廣東人用糖更是普遍,

甜品深入到廣東人的日常消費、

歲時民俗、祭祀等各方面,

在廣東形成了一定的糖文化。


紅豆綠豆糖水。甜過初戀,滋補養生。圖源:圖蟲創意

2.制甜始末

提到廣東甜品,

腦海裡首先浮現的可能是大名鼎鼎的“糖水”。

但按照全面的說法,

廣東甜品應該分為固態和液態兩種,

前者為糕點,如馬蹄糕一類;

後者為糖水,如綠豆沙一類。

廣東人制作甜品的主要原料有

蔗糖、果仁、豆類、薯類、大米、鮮奶和雞蛋等,

時常根據情況,加入百合、海帶、陳皮等材料

進行調味和達到“藥食同源”的效果。

在這一特性上,糖水顯然比糕點更加突出。


綠豆沙,通常習慣加入百合、陳皮等材料。圖源:圖蟲創意

在廣式糖水中,不同原料的製品,

有著不同的養生功效。

豆製品,有紅豆沙和綠豆沙一類,

清甜爽口,多用於消暑解熱。

堅果製品,有芝麻糊、杏仁糊和花生糊等,

香滑味濃,多有烏髮養顏,滋潤解燥之用。


芝麻糊。圖源:圖蟲創意


奶製品,有雙皮奶、姜撞奶、鳳凰奶糊和窩蛋奶等,

香醇爽滑,風味獨特,有暖胃表熱之效。

藥材製品,百合糖水、蓮子糖水和銀耳糖水等,

多潤肺生津、止咳平喘,滋陰補腎。

其他類別,有銀耳燉木瓜、芝麻湯圓、西米露和燉雪蛤等,

生津益身,是飯後甜點佳品。

芋頭西米露糖水。圖源:圖蟲創意

糖水歷史悠久,

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王公貴族在宴會後吃食的甜湯,

當時最主要的功能便是調和氣食,幫助消化。

眾所周知,廣東氣候熱而多雨,溼氣較重,

長久生活在此容易上火,溼邪過盛,

傳統的藥補對廣東人民而言過於燥熱,而食補則溫和得多。

廣東人在飲食方面,

擅長將地域氣候特徵和食物配伍原則相結合,

隨後合理搭配各類食材做出菜品,

從而達到調理身體機能和滋補養生的目的,

廣東的煲湯文化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延伸一下,糖水也是如此發展而來。

廣州老城區一角。圖源:圖蟲創意

“協調”,是廣東糖水一個重要關鍵詞。


用料要協調。廣東糖水用料豐富,常見為各種混搭,

但食材的排列組合並非隨心所欲。

對於食材的形態、色澤、特性和飲食效果等,

搭配起來處處要協調,

要達到相輔相成之效,避免相斥相剋。

如潔淨透明的雪耳糖水配上冰糖或白糖,

總比配上紅糖要協調。

相反,若用冰糖去熬製番薯糖水,

也不及用紅糖熬製顯得濃稠溫暖。

糖水用料沒有最好一說,廣東人看重的是其適配性。

火候要協調。因為原料性能各有差異,

因此,要得到最好的口感和效果,

必須控制好受熱的強度和時間。

煲、煮、滾、燉,各有所長,靈活選用。

雪耳、蓮子、糖水。圖源:圖蟲創意

作為廣東甜品的代表,廣州糖水鋪何時興起?

民國初年,各式糖水鋪在廣州街頭逐漸興起,

關於這一現象,有兩種說法。

一是認為與當時吸食鴉片人數增多有關。

因吸食鴉片後口乾舌燥,

喝一碗糖水可以滋心潤肺,利於排毒。

二是以前的汽車用燒木炭的方式供能,

司機吸入碳灰過多會有礙於健康,

因此司機們煲糖水用來驅散體內毒氣,由此傳開。

現代糖水興起的原因已難以考證,

但廣東人更願意相信:

糖水誕生的初衷,離不開“排毒”。

龜苓膏。圖源:圖蟲創意

在這一時期,甜品用料還不那麼豐富,

最大的功夫在於食材的性質和功效是否搭配得當,

烹飪手法是否講究。

街上的糖水店各有各的看家甜品,

主要為綠豆沙、芝麻糊、龜苓膏、燉奶和番薯糖水,

一般一個店面擅長一種甜品。

十年過後,約莫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期間,

廣州糖水進入了黃金時代,

糖水店愈發興旺,不僅品種變多,

且成品日漸高檔,奶製品尤為出色,

如雙皮奶、姜撞奶、鳳凰奶糊等。

店與店的競爭,門戶相對,各有千秋。

楊枝甘露。圖源:圖蟲創意

改革開放後,廣式甜品除了保留傳統的樣式,

更是廣泛吸收其他地區的甜品和水果做法,

研製出了更多可口、精緻的甜品,

這也體現了廣府人開放包容的性格。

如港式甜品典範楊枝甘露,

便是將西柚和芒果容納於其中,果肉清香,西米軟糯,

用層次豐富的口感去捕獲食客的心靈。

3.膾不厭細

評論粵菜,常有“粗料精做”一說,

即通過極其講究的烹飪手法讓平平無奇的食材大放異彩,

除了主食如此,放眼廣東甜品也適用。

雙皮奶,有“廣東甜品之王”的美譽,

以水牛奶、蛋清和白糖等混合燉制而成,

質感細膩嫩滑,口味甜香清淡,

可熱食也可冷食,老少皆宜。

雙皮奶。圖源:圖蟲創意

《順德美食竹枝詞》如此形容它:

甘香酥滑奶雙皮,玉液凝脂潤雪肌。

何必整容求絕色,醍醐助爾賽西施。

“醍醐”便是指從牛奶中提煉出的精華,

這誇讚的是雙皮奶美容潤膚的功效。

關於其起源,常見的有三種說法。

一為清末,順德一位叫何十三的農家子弟,

在清晨做早餐時無意之間調配而成。

二為某日,有人將賣剩的水牛奶擱置一旁,

冷卻後發現最上方結了一層奶皮,看著覺著有趣,

便繼續在上面再倒一層,從而形成“雙皮奶”。

三為順德大良名店“仁信雙皮奶”創始人之父的說法。

董父在順德大良白石村以養殖水牛及製售鮮奶、牛乳為生。

有一次,董父試著將牛奶煮沸後保存,

卻意外地發現牛奶冷卻後表面會結一層薄衣,

嘗一口,居然無比軟滑香甜。

一試再試,便製成了最初的雙皮奶。


紅豆雙皮奶。圖源:圖蟲創意

雖然幾種起源之說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但在傳承過程中,其製作愈發精細。

原料品質尤為講究,製作過程尤為精細,

這是製作一道新鮮甜品的保證。

奶,必須在清晨到農場擠出最新鮮的水牛奶。

雞蛋,也是選用當地新鮮的土雞蛋。

第一道,控制好火候,加熱水牛奶至剛剛沸騰即可。

若加熱時間過長,就會破壞水牛奶中蛋白質的結構,

導致其不易凝結成奶皮。

煮完第一遍牛奶,靜置一段時間,

隨後把奶倒出,此時碗內留下了一層薄薄的奶皮。

第二道,倒出的牛奶,要跟新鮮的土雞蛋蛋清攪拌到一起,

隨後重新倒入有奶皮的碗裡,放到蒸籠裡,

約莫10分鐘後,細膩香滑的雙皮奶便大功告成。

姜撞奶。圖源:圖蟲創意

姜撞奶,又稱姜埋奶,是廣州沙灣古鎮的傳統甜品。

“埋”是為“凝結”之意,

“撞”則為製作過程中奶與薑汁碰撞之體現。

姜撞奶甜中帶點辣味,風味獨特,

具有很強的暖胃功效,可祛寒活血、養顏美容。

相傳,大約在清光緒年間,

沙灣有一老夫人患病,夜間咳嗽不止。

服侍老夫人的丫鬟從醫書上知曉老夫人應是寒咳,

可以用姜蒜驅寒治療。

但姜蒜辛辣,讓人難以下嚥,

丫鬟想到老夫人平時喜歡喝沙灣本土的水牛奶,

便靈機一動,將老薑擦成薑蓉,

用薄紗布包裹薑蓉榨取薑汁後倒入煮沸的牛奶之中,如此便容易入口。


姜。圖源:攝圖網

某日,丫鬟將已稍微冷卻的水牛奶倒入裝有薑汁的碗中,

端給老夫人飲用。來到房間時,

薑汁奶已經凝結成了豆腐花一般的凝脂狀,

老夫人一見,甚是喜歡,品嚐過後,

覺得奶香撲鼻且異常爽滑,薑辣味微而不嗆,

更加愛不釋手,當即讓丫鬟每天製作供她食用。

不出幾日,老夫人的咳嗽便痊癒了。

此事一傳出,沙灣各家的主婦、僕婢們

紛紛向這個丫鬟請教學習姜埋奶的製作方法,隨後廣為流傳。

姜撞奶從選料到做法,

同樣不能在每一步有任何疏忽。

首先,姜要選用姜味濃郁的靚黃姜,牛奶同樣得是新鮮奶。

其次,秘密在於“撞”,撞的動作要一氣呵成,

撞的過程中要防止空氣進入。

品質最佳的姜撞奶就是當你把瓷勺拿開,

勺子也不會粘上一絲奶漿。

紅豆沙。圖源:圖蟲創意

看上去簡單的綠豆沙、紅豆沙,也有許多講究。

首先,儘管同屬豆類,綠豆和紅豆的性質是不同的,

綠豆寒涼而紅豆性平,

所以綠豆更適合夏季食用,清熱解毒。

但由於廣府人自認體質虛薄,

經受不住過於寒涼的食物,

因此,常常在煲綠豆糖水時加入臭草、陳皮等調和,

煲到起沙才食用。

花生芝麻糊。圖源:圖蟲創意

芝麻糊,必須要先將黑芝麻在炒鍋中炒至香氣微微溢出,

隨後與浸泡透的大米一起,和入清水磨成細漿。

隨後,還要把生豬油煉成熟豬油,

加清水煮沸,再加白糖煮至溶解。

最後將芝麻細漿徐徐衝入,邊衝邊攪,

隨後,一晚烏亮油滑的芝麻糊便做成了,

對於便秘、防止頭髮變白都有效果。

4.山海之味

有人打趣說,廣東就像三個省。

廣府、潮汕、客家,在大雞腿省三足鼎立。

除了以省會廣州為中心的廣府地區,

省內還有分佈廣泛的客家人,

以及居住於潮汕三市的潮汕人。

三者不僅方言不同,各地習俗也是天差地別,

他們共同支撐起了常年領跑全國的第一經濟大省。

廣東甜品若按照地區劃分,

除廣式甜品獨佔鰲頭,

潮汕甜品、客家甜品也不容忽視。

廣濟橋夕照。圖源:圖蟲創意

 

潮汕曾經因糖而興,

其製糖業在歷史上有過一段輝煌史。

明清時,“潮糖”是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

有一句形容好吃懶做的趣味俗語,

“燒(相)輔無半釐,拗蔗浣糖枝”,

就起源於潮汕古時的製糖業。

在重要的宴席上,潮汕菜還有“頭甜尾甜”的講究,

即第一道菜與最後一道菜都是甜品,寓意為“從頭甜到尾”,

如此一桌下來,就至少有兩道甜品。

只要去過潮汕地區,絕對忘不了潮汕人做甜品的花樣。

海石花,一種海藻熬成的涼粉狀食品,

在潮汕地區才較為常見,因其原料靠海而生得名。

清朝康熙年間,聶璜的《海錯圖》已對此有所記載。


海石花。圖源:圖蟲創意

野生的石花草往往混雜砂石和貝殼碎片,

需要反覆沖洗沉澱砂石,

瀝乾後再裝入紗布或者滷料包中,再加水入鍋煮。

煮好之後,放在容器之中,冷卻一會便凝結成形,

淋上蜂蜜或糖油便可食用。

吃起來冰涼脆爽,

現在更是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上紅豆、薏米、椰汁等各種配料,

給視覺上帶來豐富的體驗。

海石花入口後,淡淡的海腥味把人帶到了海邊,

感受一番海邊人家的活力與生猛。

這一甜品,除清涼解渴,

還有潤膚美容、滋陰潤肺之效。

反沙芋。圖源:圖蟲創意

縐沙(紗)芋泥

一道頗費功夫的甜品,

從中可見潮汕廚師的技藝。

先談談芋泥,芋頭削皮後切去兩頭只取中間,

蒸熟後壓得出泥方為過關,否則就過濾掉。

趁熱放在砧板上用菜刀碾壓成泥,

加入白砂糖,攪拌均勻,燒紅鐵鍋後,

邊鏟芋泥邊下蔥粒熱豬油,

直到芋泥不粘手後用碗盛起。

“縐沙”實際上是五花肉,需要挑揀肥瘦均勻的肉,

用清水煮至八成爛熟,撈出後用竹針在主披上均勻打孔,

打透之後再用乾布吸乾,塗抹老抽,

隨後放到160℃的油中炸到豬皮表面佈滿氣泡,

此時可以撈出,用糖水煮10分鐘。

之後,取出來把肉壓到芋泥堆裡,

再上蒸籠蒸個20分鐘,這道甜品方為完成。


番薯芋頭糖水。圖源:圖蟲創意

在潮汕,據說存在大約100種料理芋頭的方法,

還有翻沙芋頭、炸香芋片、芋頭甜湯等,樣樣香甜。

糖在潮汕人手中,有了五花八門的甜。

各式各樣的潮汕甜點成為甜食黨的福音,

糖蔥薄餅、膠羅錢、鴨母捻、酥糖、

南糖、酥餃、甘草水果、糕燒番薯等,

在美食的孤島上,保留著復古的傳統甜味。

這也難怪美食家蔡瀾說,“食在廣州,味在潮汕。”


鴨母捻。圖源:圖蟲創意


與潮汕人相比,

客家人可謂無釀不生活,萬物皆可釀,

尤其喜歡取之山野,就地取材。

但是,客家人並非只有客家釀菜這一絕活,

做起甜品來,他們也毫不遜色。

鴨松羹,一種客家傳統甜品,

在家庭聚會中少不了它的身影。

鴨松羹裡沒有鴨肉,

原料為澱粉、紅糖、豬油、生薑及陳皮碎末等。

很早以前,中國人就學會用類似原料做成“甜羹”。

“吃貨”詩人陸游也是個甜羹高手,曾有詩云:

“老住湖邊一把茅,時話村酒具山餚。

年來傳得甜羹法,更為吳酸作解嘲。”

鴨松羹口感類似果凍,鬆軟糯香,

因加入了生薑,又微辣香甜,

讓人吃了有耳目一新、豁然開朗的感覺。

相傳,這是古時候一名孝子,

根據老父親鍾愛的口味製作出來的一道小吃。

一直以來,它都被認為是孝敬老人的名點。

鴨松羹也同樣有著養生使命——排毒養顏、驅邪祛暑。

純糯米做成的客家湯圓,也頗有特色。

客家湯圓一般是將糯米丸子放入由紅糖和生薑熬成的湯底中製成。

精髓就在這鍋糖漿,最好用梅州五華的“秦糖”,

煮時在糖漿裡面放些姜,湯圓裝碗後再加一點點糖。

如此煮出的湯圓,又香又韌,顏色越金黃越好,

加上幾片姜的搭配,還有健脾溫胃、發散風寒的藥性。

廣東梅州客家土樓花萼樓。圖源:圖蟲創意

 

在客家地區,有一類食物被統稱為“粄”,

而在客家人納涼消暑的童年記憶中,

有一種“仙人粄”,代表著最接地氣的甜味。

仙人粄是由仙人草熬成的汁液與澱粉、

大米粉混合凝成黑色膠凍狀的粄,

加入糖膠或白砂糖後,成為一道甘香爽滑、清涼降火的甜品。

老一輩的人說,吃了它,整個盛夏都不會長痱子。

這種甜品為潮汕與客家共有,潮汕人管它叫草粿。

潮汕地區沿街叫賣的草粿攤上,有時還有豆花等甜品,

價錢便宜,經久不衰。

絲絲甜蜜流淌在盛夏光年,這便是雋永的風味。

味酵粄。圖源:圖蟲創意

 

廣東甜品,種類繁多,

三言兩語實在是說不完。

它們的製作,處處體現著廣東人藥食同源的養生智慧,

以及膾不厭細的手藝追求。

如今,甜品常常是現代人治癒自己的一劑良藥。

不管眼前面對何種境況,生活中帶點“甜”,

總讓人覺得生活還沒有這麼糟糕。

也許,這也是務實進取朝前看的廣東人如此熱愛甜食的原因。


木瓜燉桃膠。圖源:圖蟲創意

參考文獻
汪曾祺:《山河入夢》,寧波出版社,2019年
周正慶:《中國糖業的發展與社會生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曉玲主編:《食在廣州:嶺南飲食文化經典》,廣東旅遊出版社,2006年
文春梅:《廣府味道》,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
饒原生:《靠山吃山:大山窖藏的客家味道》,廣東科技出版社,2014年
郭婉華:《靠海吃海:江洋湖海打造的潮汕味道》,廣東科技出版社,2015年
廣州市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編:《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志》,方誌出版社,2015年
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志編委會:《中國名鎮志叢書:北京街道志》,方誌出版社,2018年
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編:《廣府和味》,廣州出版社,2019年
高憲楓:《廣東糖水的研究》,《試驗報告與理論研究》2009年第6期
李輝斐:《食在民間·糖水》,《南方都市報》,2007年3月19日
《老廣的味道》系列紀錄片

創作團隊

撰文:軟癟癟的喵

圖片:圖蟲創意、攝圖網授權

視頻素材:圖蟲創意、攝圖網授權

…   完   …

艾公子  講歷史上16個懸疑大案,重磅更新中
上騰訊視頻搜“疑案裡的中國史”,收看完整版
👇

最愛歷史新書今日特惠價

每滿100減50,點擊入手

👇

       
Scroll to Top